“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近年來,老牌綜藝扎堆,新興綜藝不斷崛起。有許多綜藝節目經歷前兩季的爆火後,往往後幾季口碑和收視率下滑,不復往日盛況。“綜藝節目昔日火爆,後幾季反響平平”在各大衛視好像已成常態。而且從一致好評到槽點滿滿也就是一兩年的事!

有人說:不會啊,你看《快樂大本營》都已經播出那麼多年了,不還是佔著週六黃金檔!這個節目確實相當高齡,也承載了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從1997年開播,到今年2020年已經有23個年頭了!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但是這個節目的形式已經不是前期的內容了,也做了很多的革新,主持人從“何炅和李湘”兩個人,後來加上維嘉,再後來加上海濤和吳昕還有謝娜,節目內容也做了很多的改變嘗試。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所以其實就是換了湯換了藥,但是沒換名字而已!

即使如此與時俱進,在如今綜藝頻出競爭激烈的市場,收視仍然是備具挑戰!整個節目到現在也都還是圍繞以何炅為核心的主持團隊活躍氣氛,遊戲爆點比較分散,整個節目主體並不是很明顯,看完之後除了隨便笑笑之外,就沒有然後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綜藝”嘛,能讓我們笑笑已經不錯了,還要什麼昇華?那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但隨著觀眾的品味逐漸升高,精神層級逐漸升級,市場對節目的要求顯然也不是從前了。

來回顧一下曾經我們每期必追,後來懶得再瞧上一眼的幾個節目:

1.《奔跑吧》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衛視引進韓國SBS電視臺綜藝節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第一季由浙江衛視和韓國SBS聯合制作,於2014年首播。第二、三、四季由浙江衛視節目中心製作。第五季起更名為《奔跑吧》,由浙江衛視節目中心獨立製作,到去年2019年已到了第三季。

這檔節目從前到後相當於經歷了6個年頭,剛播出的時候收視狂漲,口碑爆棚!當時沒有太多這種很多明星在一起搞戶外追逐遊戲的節目,大家覺得很新鮮,前三季老少皆宜,小學生的課間遊戲都變成了撕名牌!

但是最新的一季走了老成員,來了新成員,口碑大

不如前。事實上,從第四季開始,就有點苦苦死撐的感覺了。


2.《極限挑戰》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這檔節目出在跑男之後,其實有點模仿跑男的節目形式,但這個節目最大的成功就在於請的這幾個明星之間的化學反應太有點了!黃渤和黃磊的高智商和強聯動霸佔節目全程,孫紅雷和王迅的綜藝觸角也完全打開,張藝興本來就自帶人氣,羅志祥就更不用說了,唱跳搞笑樣樣精通!

從2015年首播開始到去年已經經歷了5季!首播的時候還被評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綜藝節目”!去年結束的最新一季也是進行了成員換血,但也沒有扭轉口碑下滑!


3.《歌手》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最初是由湖南衛視從韓國MBC引進推出的音樂競技類節目。剛播出的時候也是家喻戶曉萬人空巷的級別,已經成名的歌手現場比賽排名,在當時的綜藝裡前所未有,就連當年的人民日報都專門評論歌手節目良心製作!一開始叫《我是歌手》,並於2013年首播,後來更名《歌手》。最新一期有更名叫《歌手·當打之年》,正在熱播當中。節目的存在感還是很強的,一經播出,各大論壇就開始熱議了,不過網上有很多的聲音表示對這個節目越來越不能理解,節目的意義是什麼?尤其本期有那麼多“回鍋肉”,而且曾經一直宣稱不讓打歌並以此為傲的《歌手》,最後還是淪為了一臺大型打歌現場!


4.《爸爸去哪兒》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2013年首播,播出了六季。湖南衛視從韓國MBC電視臺引進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當時國內沒有這種明星帶孩子一起在鏡頭面前錄真人秀的節目,所以可想而知,又是火得一塌糊塗!還開創了綜藝節目搬上春節檔大熒幕的先例!反正就我自己來說,就記住了前面兩季的小可愛,後面的都沒追了。


5.《中國好聲音》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2012年首播,已經有8個年頭。由浙江衛視引進的國外爆紅的《The Voice of Holland》節目。其實不用看別的,就看活躍在當今華語樂壇的歌手們,都是前面兩季的產物。後面出來的即使是冠軍,現在也沒什麼水花了。


6.《最強大腦》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是江蘇衛視引進德國節目《Super Brain》而推出的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2014年首播,已經歷經6季。


7.《歡樂喜劇人》

2015年首播,已播五季,最新的第六季也正在東方衛視熱播中。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沈騰拿冠軍的第一季,也有很多人記得岳雲鵬拿冠軍的第二季,往後的節目恐怕就很難再回憶起來了。也有人說如今這個節目可以改名為《歡樂德雲社》了,郭德綱和徒弟們頻繁站在舞臺的時候,還在喜劇裡掙扎的各路小魚小蝦一定會感嘆,手抱大樹果然好乘涼啊!

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臺上的作品本身相對於第一季和第二季來說,不管是作品立意還是包袱設置,都明顯乏力,甚至有的時候坐在電視機前,會覺得有如坐針氈的尷尬溢出屏幕……笑吧,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不笑吧,你看人家都那麼賣力了!(捂臉)

“虎頭蛇尾”的國內綜藝:都逃不開從好評如潮到被詬病吐槽的命運

……

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其實還有很多節目都是如此這般“虎頭蛇尾”,究其原因其實都大同小異:

1.節目創造力疲弱。

近幾年很多爆紅的節目都是在海外已經做出了成績,然後照搬到國內進行改裝而成。單單看我在上面列舉的節目就幾乎都是。泱泱大國,優秀的節目製作人相信也夠數,怎麼高質量原創的節目還整不出來嗎?

2.節目內容創新力差

前面播出的節目之所以引起大家關注熱潮,就是因為觀眾沒有看過,圖個新鮮,後來隨著節目一季一季播出,節目內容還是老一套,就無法再刺激觀眾的觀感了。

3.節目輸出價值小

很多綜藝節目僅僅是以搞笑為主,就算想要結合當下的熱點或社會現象,都是淺嘗輒止。看完節目,關掉電視,不會再有任何回味。

4.過度消費明星

現在各大真人秀節目,為了收視率也是拼了!節目環節規則牽強,毫無意義,節目形式過於偏向惡搞,就是為了讓明星出醜。甚至有某檔節目中,明星過度運動,倒地身亡。

結語:

當電視節目沒有持續的創新力,受眾不斷消失,難以找到新的贊助商時,這檔節目就要面臨淘汰。而這樣的過程要正確看待,節目也是產品,是產品就一定有其生命週期!只不過就目前國內娛樂節目來說,這個生命週期顯得比較短,沒兩年就疲態盡顯。所以各大節目製作團隊,還是要在節目內容上多花心思,自己多研究,多創新,別老想著抄國外,拿現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