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春耕防疫兩不誤 滿眼綠色在鄉村

 社會掠影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被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近兩個月的南陽市宛城大地又漸漸恢復生機,農田裡,滿眼綠色,農民們正在給麥田打藥、防治病蟲;蔬菜基地裡,工人們正在收種蔬菜,一捆捆綠油油的蔬菜已捆綁裝車,等待外運;扶貧車間裡,機器轟鳴,不時傳來務工群眾的歡聲笑語;高廟、金華、瓦店等鄉鎮有序恢復生產,道路開始暢通,返工務工的群眾逐漸增多,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春耕生產景象。

  疫情防控時期,也是春耕時節。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完全結束之前,我們絲毫不能放鬆抓好疫情防控這個頭等大事,同時我們也要全力抓好農業農村工作,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創品牌,進一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確保春耕防疫兩不誤。”

南陽市宛城區:春耕防疫兩不誤 滿眼綠色在鄉村

  在宛城區高廟鄉王良莊村文景園農業基地,五六臺無人機正在高空作業,噴灑農藥。該基地負責人田凱告訴記者,現在主要是防治小麥紅蜘蛛和綠蚜蟲。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是區裡給發了車輛通行C證,生產物資都能保障到位,對春耕生產影響不大,而且今年墒情不錯,估計夏糧的產量不會低。為加強小麥春季麥田管理,該區發佈了《麥田春季管理措施》、《加強小麥條鏽病的監測防控》等措施,指導農民群眾根據苗情因地制宜科學管理,確保夏糧豐收。目前全區54萬畝小麥陸續返青起身,土壤墒情適宜,長勢較好,截至3月初,全區已追肥4.2萬畝,化除35萬畝。同時,為進一步保障群眾的 “菜籃子”供應,該區利用春耕調茬和在家勞動力較為充裕的有利時機,適當擴大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既滿足市場需求,又增加農民收入,現全區蔬菜在田面積3.8萬畝,預計可收穫產量3200噸。另外,該區生豬存欄已達10萬頭、肉蛋雞存欄270萬隻;已組織40餘家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種養大戶與超市、住宅小區搞好對接,確保蔬菜、豬肉、禽蛋等重要農產品市場供應種類齊全、產量充足。

在金華鎮徐堂村翔雁製衣廠生產車間內,幾十臺小操作檯整齊擺放,工人們正埋頭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該廠負責人徐金峰告訴記者:“我們從2月29日都開始復工,每個工人都經過嚴格的健康檢查,現在陸陸續續已經回來四五十人了。”做好健康檢查,保障務工人員健康安全,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宛城區強化區、鄉、村三級聯動機制,特別是發揮村委會、社區、村民小組的能動作用性,全面澄清底子,精確掌握轄區內勞動力的就業意願、健康狀況,建立勞務轉移輸出實名制臺賬,做到“一人一檔”登記造冊,納入健康監管。同時大力促進企業開工復工,以“全力防控、保障民生、恢復運行”為原則,嚴格實行企業復工、防疫責任雙落實,嚴格事前審核、事中監管、事後檢查,同步開展安全生產驗收,促進企業有序復工經營,至目前,該區大型超市16家已全部恢復營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30家,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南陽市宛城區:春耕防疫兩不誤 滿眼綠色在鄉村

  在瓦店鎮古樁月季園內,家住附近的貧困戶李雲長正在給花卉澆水施肥。“我從村大隊衛生院做了身體檢查,開了健康證明才回來幹活,這都幹了有三四天了,基地每天還給我們發口罩,還是挺安全的。”李雲長說。疫情防控期間,宛城區絲毫沒有放鬆對貧困群眾的幫扶和關愛,除了落實好貧困戶動態管理、保障貧困戶米、面、油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時,還積極幫助貧困戶返工務工,通過區政府網站等渠道,向全社會發布用工崗位信息8035個,在嚴格把關、確保健康,並與企業做好對接的基礎上,區“三有一可”工作專班通過多種方式,先後多批次組織務工人員赴企業返崗就業,至目前,全區已累計輸出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45人、本地公益崗位安置務工1849人,確保特殊時期貧困戶收入不降,穩定增收。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春風習習,漫步在宛城鄉村,平疇沃野,碧波千傾,正如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所說:“宛城要富強,農村必須要振興”。疫情終將過去,宛城人正奮力拼搏共克時堅,經過風雨洗禮的鄉村也會愈發美麗、生機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