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2019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提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力爭用5—10年時間,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值佔縣域生產總值的比重實現較大幅度提高,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工作成效。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對實現以上兩個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等重磅文件的出臺,鄉村產業究竟哪些領域需重點關注?這10個關鍵詞您收好!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特色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特色產業,尤其是發掘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景觀優勢和文化底蘊,開發有獨特優勢的特色產品。可以推動產業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到支持各地聚焦優勢特色主導品種,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培育一批產值超百億元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放到鄉村產業的具體工作中來看,即有序開發特色資源;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培育鄉土特色品牌。提升優勢特色產業的質量效益水平。

 

關鍵詞二:加工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可有效提升鄉村產業“附加值”。

積極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餚、果變汁等初級加工產品,提升農產品品質,滿足鄉鎮居民消費需要,可以把就業崗位更多留在鄉村,把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則將在產能佈局、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加工深度上做優化。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則重點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引導地方建設一批區域性農產品加工園,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農產品加工園體系,構築鄉村產業“新高地”。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三:融合

 

《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中提到,將加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鄉村產業層次水平。這其中包含主體、業態、產業融合三方面。  

主體融合,將支持發展行政區域範圍內“政產學研推用銀”多主體參與、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大型產業化聯合體,構建政府引導、農民主體、企業引領、科研協同、金融助力的發展格局。

業態融合,將跨界配置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引導各地發展中央廚房、直供直銷、會員農業等業態,促進農業與文化、旅遊、教育、康養、服務等現代產業高位嫁接、交叉重組、滲透融合,積極發展創意農業、親子體驗、功能農業等業態。培育“互聯網+創新創業”“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新業態。

產業融合,將以資源集聚區和物流節點為重點,促進產業前延後伸、橫向配套、上承市場、下接要素,構建緊密關聯、高度依存的全產業鏈,培育生產、加工、流通、物流、體驗、品牌、電商於一體的產業集群,打造鄉村產業發展高地。推進特色農產品“產加銷服”“科工貿旅”一體化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和產村產鎮融合,促進全產業鏈首尾相連、上下銜接、前後呼應,實現串珠呈線、塊狀成帶、集群成鏈。

 

關鍵詞四:精品

 

積極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可增添鄉村產業發展亮點。今年鄉村產業將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鄉村民宿、農耕體驗、農事研學、康養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

同時,運用網絡直播、圖文直播等新媒體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宣傳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閒旅遊精品線路。開展“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活動,融入休閒農業產品發佈、美食活動評選等元素,做到視覺美麗、體驗美妙、內涵美好,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閒度假、旅遊旅居的好去處。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五:土地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破解鄉村發展用地難題。尤其要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  

其中提到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發展鄉村產業項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於發展鄉村產業。農業設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審批進行全面梳理,簡化審批審核程序,下放審批權限。推進鄉村建設審批“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抓緊出臺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政策意見。


關鍵詞六:人才


《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將加快建設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著力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突出產業導向開展分層分類培訓。並推動出臺加強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完善農業農村人才發現、培養、評價、激勵機制。  

人才資源是產業振興的關鍵。鄉村產業在創新創業群體培育方面也將搭建要素聚鄉、產業下鄉、人才返鄉和能人留鄉平臺,支持本地農民興業創業,引導農民工在青壯年時返鄉創業,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制定促進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指引目錄。同時吸引一批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軍人返鄉創業,引進一批科技人員和社會資本入鄉創業,發掘一批“田秀才”“土專家”和“能工巧匠”。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七:數字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三農”工作“數字化”的要求,提到將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並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  

農業農村部圍繞這一要求,在實施意見中指出將建設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創新中心,開展數字農業試點,加快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集成應用。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強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分析,健全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監測預警制度。在此背景下,鄉村產業將以信息技術帶動業態融合,促進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融合,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信任農業、認養農業、可視農業等業態。

  

關鍵詞八:利益共聯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  

為此,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中鼓勵發展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採取訂單生產、股份合作的小型產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與小農戶建立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僱用+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九:產業扶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強化產業扶貧。為此農業農村部意見指出,貧困地區應將扶貧資金更多用於產業扶貧,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扶貧項目,防範產業扶貧風險,提升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培育貧困地區新型經營主體和脫貧帶頭人,完善聯貧帶貧減貧機制。建立產銷對接長效機制,推動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和電商平臺與貧困地區形成穩定產銷關係,積極推進消費扶貧。繼續在貧困縣實施農技推廣特聘計劃,加強產業發展指導員隊伍建設,提高產業技術專家幫扶成效。


關鍵詞十:綠色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追溯體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為此,農業農村部在實施意見中指出將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高農業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水平,在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方面持續推進,並連片開展綠色種養技術應用試驗。《2020年鄉村產業工作要點》中也提到,將創新發展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建設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推行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環的綠色生產方式,推進“生產-加工-產品-資源”循環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與貧困地區合作創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原料標準化基地。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2020年,鄉村產業的十大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