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說起王朔,他真的可以算是京圈的領軍人物了,我們現在熟悉的華誼兄弟、導演馮小剛甚至四大花旦之一的徐靜蕾,都與他關係頗深。

來來來,墊完話,我們說正題。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早期的王朔,還只是個小小的作家,沒有那麼知名,他身邊的朋友,大多比他身世好。

甚至還沒姜文成名早(畢竟是跟劉曉慶拍過《芙蓉鎮》的人,怎麼會不紅呢)。

所以當時在那樣的大院子弟圈裡,王朔是最籍籍無名的一個。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後來在鄭曉龍劇組做美工的馮小剛,通過鄭曉龍的關係,認識了王朔。

雖然是個小美工,但人嘴皮子溜啊,按飯圈用語來說就是吹彩虹屁的功夫一流~

據說馮小剛第一次見到王朔時,把他誇到“臉一陣白一陣紅”的地步~

看出來了吧,想做大佬想出頭,就得能屈能伸~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80年代末,王朔的《動物兇猛》等作品被搬上熒幕,成了圈內的知名編劇。

然後馮小剛在王朔的引薦下,成了《編輯部的故事》編劇之一。

順利走進京圈兒大佬們的視線~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1993年,國內影視行業的大背景是這樣的:

張藝謀和鞏俐搭檔,拍出《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秋菊打官司》這些享譽國際的影片。

陳凱歌則憑藉《霸王別姬》拿到了無數獎項。

此時的馮小剛,才剛在王朔的帶領下,成了”好夢電影公司“。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公司一開,以王朔的名氣,自然是不用發愁投資的。

不過錢一到手,王朔反而對後期的電影拍攝和製作不太上心了,全權交給了馮小剛負責。

像早期的《永失我愛》、《情殤》和《一地雞毛》都是馮小剛的“練手作品”。

但電影反響不大,票房也一般。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後來王朔的作品因為宣揚“灰色人身觀”被封sha,王朔不想連累馮小剛,就一個人去美國了。

可他的影響力卻一直在。

那時候馮小剛與正要進軍影視圈的王中軍王中磊一拍即合,將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成了《甲方乙方》。

為了過審,才沒在編劇裡提王朔的名字。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接著《甲方乙方》大爆。

王朔作品裡那種夾槍帶棒的調侃,自嗨似的口腔快感贏得了不少觀眾的讚賞。

而這部片子呢,不僅成就了馮小剛葛優,也成就了華誼兄弟的王中磊和王中軍。

你說說,王朔牛不牛~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話說,能寫出《動物兇猛》《一聲嘆息》這種作品的人,怎麼可能為名利所累呢。

如果可能,估計只有一個理由:姑娘~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比如眾所周知的徐靜蕾。

她遇到王朔的時候只有19歲,清新文藝,氣質獨特。

然後王朔將她推薦給趙寶剛,憑藉《將愛情進行到底》一炮而紅。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走紅後徐靜蕾出書、做導演,很快就走到“四大花旦”的位置。

接著她想轉型當導演,王朔更是拉上了自己的好友葉大鷹、姜文、趙寶剛、張元等來幫她的忙。

《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些被國際認可的作品,都有王朔的人脈資源在。

(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就算王朔肯幫,徐靜蕾的文化素養也得非常豐富才成呀~)

如果沒他,就沒馮小剛徐靜蕾了吧,果真承載三分之二娛樂圈的男人

想想看,以王朔本人和作品延伸出去的線,幾乎承載了三分之二娛樂圈的主流力量。而且現在他雖深藏功與名,但江湖總有他的傳說,有才華的男人,就是這麼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