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瀟賀古道

瀟賀古道位於湘桂之間,連瀟水、順賀江、下西江、達廣州,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海陸對接通道,是中原溝通嶺南最主要的大通道之一。2017年,瀟賀古道入選中國十大古道。

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五嶺之說,舊以為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嶺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入廣東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入南雄,二也;自湖廣之郴入連,三也;自道州入廣西之賀縣,四也;自全入靜江,五也。”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說明堯舜時期這條古道已經開通。公元前391年,楚悼王派名將吳起南平百越,設立了洞庭蒼梧兩郡。《後漢書·南蠻傳》記載:“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桰。”楚國滅蒼桰古國,進軍走的就是瀟賀古道。當時,這條古道被稱為萌渚嶺道。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秦南有五嶺之戍,謂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縣也。”漢代的五嶺古道分別為始安(今桂林市)的越城嶺道,臨賀(今賀州市)的萌渚嶺道,桂陽(今郴州市)的都龐嶺道騎田嶺道以及原有的大庾嶺道。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認為,在這五條路中,由全(州)入靜(桂林)由道(州)入賀(州)兩條通道是最主要的,也是開發最早的。而這兩條道必經賀州境內,其中又以萌渚嶺道最古老、使用的時間最長。


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宋人範之曄所編的《秦史拾遺》記載:秦“有道於瀟永臨封,為秦尉屠睢督帥徵駱越所闢也”。這條道於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全面完成,成為一條自秦都咸陽到廣州的水陸相連的“新道”。從湖南道縣出發,它主要分為三條線路。第一條經湖南省道縣到江永縣桃川鎮,從桃川鎮與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小水村交界的謝沐關進入。《漢書·地理志》記載:“謝沐有關。”小水村謝沐關的山頂上至今保存有夯土城牆遺址。遺址東西橫穿于山勢險峻的小水峽山脈之上,全長約12千米,全部為夯士築建。第二條是麥嶺古道(八都古道)。麥嶺古道是近年考古發現認定的秦“新道”。從湖南江永縣麥子塘進入回龍圩鎮,從回龍圩鎮的巖口塘進入廣西富川縣的麥嶺鎮永濟亭。第三條經湖南省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大路鋪鎮惠風亭、牛角灣村分岔,分東、西兩路對接八步區桂嶺古道和富川瑤族自治縣白沙古道南越策記》記載西漢中大夫陸賈兩次出使南越國,就是從瀟水“取道桂齡,順賀江下西江,登錦石山到達番禺(今廣州市)”。

1973年12月,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顯示,“來湟”“瀟賀”和“湘漓”三條交通線從長沙闢出,向東南、正南和西南三個方向延伸,其中“瀟賀”線便是從湖南瀟水至廣西賀江水陸聯運交通線的“瀟賀古道”。

湘漓古道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征服嶺南百越各部,命監御史祿率眾在今廣西興安縣境內“鑿渠運糧”,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建成舉世間名的靈渠,從而溝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形成古代中原到嶺南最為重要的通道。由零陵湘江水道向南可入灕江、達西江,而抵廣州,或從梧州上北流江、南流江到達合浦港;向北可出洞庭而抵中原。湘灕水道平時對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有著重要作用,戰時又是大軍和糧餉傳輸的通道。


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由於靈渠河道狹窄經常堵塞,湘漓古道還開闢有陸路通道,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詳細記載了此路由零陵進入廣西一段的走向:黃沙鋪——深溪鋪——太平鋪——全州——界首鎮——塔兒鋪——興安萬里橋——嚴關——靈川。湘漓古道在賀州市昭平縣境內長達100多千米,昭平系湘漓古道咽喉要衝。

東漢時期,大秦(羅馬帝國)使者北上洛陽,走的就是湘漓古道。東漢永元十二年(100年),漢朝商人通海上絲綢之路到達紅海沿岸。紅海沿岸的莫恰(今也門穆哈)和阿杜利斯(今厄立特里亞北部紅海岸邊的一座古城)派使者跟隨漢朝商人來到東漢首都洛陽,向漢和帝進獻禮物。東漢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遺使者從漢朝統轄下的南海郡日南(在今越南中部)登陸,經湘漓古道到達桂林,然後取道靈渠北上趕洛陽向漢朝獻禮。這是中國與歐洲國家之間第一次直接交往,東西方兩大帝國外交關係正式建立。

元,明、清時期,湘漓古道還是安南貢道,越南使節大部分從湘漓古道朝貢。目前,見諸文字記載的有53位正,副使節的來訪。作為湘漓古道要塞,昭平見證了東西方商旅的舟楫往來。歷代名仕名宦關於平縣的詩詞筆記多達100多篇,為後人研究昭平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

臨賀故城

臨賀故城位於八步區賀街鎮的賀江兩岸,南至浮山,東至大鴨村,北至香花村,西至沸水寺,佔地面積約10平方千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七記載:“元初毀天下城池,此城僅存。”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年)始設臨賀縣開始,到1952年賀縣縣城從賀街鎮搬遷至八步鎮,賀街鎮歷經2100餘年。期間有臨賀縣,臨賀郡,臨慶國,賀州,賀縣等各種稱謂,但一直是桂東地區的縣、郡、州的行政治所。據考證,其故城城址有四處:大鴨村城址、長利村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城址、河東城址。


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大鴨村城址,位於賀街鎮大鴨村,始建於西漢武帝時期,是臨賀行政治所。城址呈長方形,東西殘長50米,南北殘寬100米。

長利村城址,位於河東街長利村的洲尾,現殘存南城垣約300餘米。河西城址位於賀街鎮河西村的臨江西岸,始建於東漢中晚期。初為長方形夯土牆,四面為版築夯土牆。五代時期先屬後楚,後屬南漢。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修建城垛,四面闢門建敵樓,周圍開護城河。元、明、清沿用宋臨賀城,城牆曾多次修補。河西城址的西、北、南三面現殘存長約1100米的夯上城牆,殘高3~6米,殘寬4~25米。城內主要以衙署、捕廳、文廟、書院等公共設施為主,輔以店鋪民居。河西臨賀故城作為行政治所的年代達1900餘年(從東漢初年至1952年),從其設計規劃來看,作為嶺南桂東地區行政治所的臨賀故城,已經具備了完善的行政、經濟、文化宗教和防禦等城市功能

明代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自發形成了與河西臨賀城相對的河東城。河東城沿臨江東岸而建,長達千餘米,沿街騎樓式店鋪鱗次櫛比。現存有清代粵東會館、八聖廟、魁星樓以及古井、古民居等古建築明清以後,河東城逐漸發展成為商業貿易區,河西臨賀城則依然是行政、文化中心。

臨賀故城作為嶺南桂東地區重要的縣、郡、州的治所,其歷史脈絡清晰,中原文化、湘楚文化與百越文化交互融合,文化遺存豐富多彩,各種古代城市的基本公共設施齊備,古城牆、護城河、衙署、學宮書院、宗祠、寺廟等佈局合理,具有重大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黃姚古鎮

黃姚發祥於北宋開寶年間,興建於明萬曆年間,鼎盛於清乾隆年間,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譽為“峰叢古鎮,夢境黃姚”。

黃姚古鎮為封閉式城堡,四周由石牆守護,共有7個城門。鎮內的建築似九官八卦陣勢佈局,一條主街彎彎曲曲延伸出八條小巷,讓古鎮街道四通八達而又環環相扣、街街相通,猶如一座神秘的迷宮。黃姚石板街目前有8條,分別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興街、安樂街、連理街、龍畔街、山磅街。

古鎮山多、水多、石多、樹多、橋多、亭臺多、廟宇多、牌匾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整座古鎮可以概括為:三水十山七巖洞,七樓一臺五涼亭,八街二閣九祠堂,一觀九寺十六門,十二古樟十一橋,三廟七榕十龍鱗(樹)。門樓、亭臺、寺廟等建築共有楹聯197副,詩詞186首。

眾多的牌匾構成了黃姚獨特的文化景觀。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連理街的林作楫28歲鄉試中舉門頭獲懸“文魁”牌匾。真武亭重修時,當地士紳邀請他寫了一副對聯和一塊題有“且坐吃茶”的牌匾這塊牌匾在1989年作為廣西入選全國的16塊名匾之一收錄到《中華名區》中。在龍畔街,有一戶莫姓人家的內院懸掛著一塊“模範長留”的牌匾。這塊牌匾是賀縣第一個翰林劉宗標為感謝這戶人家主人莫雲紀(字緘臣)在咸豐八年(1858年)賀縣動亂之際收留其妹而撰寫的。古鎮中興街有黃姚著名的“郎官第”,廳堂內懸掛有一塊光緒皇帝親筆御賜的滿漢文聖旨牌匾,讚揚梁都父母模範持家、教育有方。龍畔街梁家有一塊“福澤延齡”的牌匾,此匾是清末三朝元老、宣統皇帝的老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撰修、廣西提督學政的李殿林為梁寬81歲壽辰題寫。

抗戰時期,千家駒、歐陽予倩、何香凝、梁漱溟、莫乃群、高土其等大批文化名人由桂林等地遷移到此,開展抗日救國運動,給古鎮帶來文化的繁榮興盛,轟動一時。解放戰爭時期,錢興領導的中共廣西省工委也由桂林轉移到此,領導廣西人民開展革命運動。革命先驅和文化名人給古鎮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革命史詩。


廣西賀州:瀟賀古道上的文旅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