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有很多孩子每天刻苦學習,但是一考試,成績不僅沒有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我非常確信的一點是,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有沒有天賦,正確的學習方法最重要。甚至可以說,那些看起來有天賦的孩子,大都是掌握了有效的方法。

1、 不會給學習做減法

經常有家長朋友留言說感覺孩子作業寫不完、時間不夠。其實這都是孩子沒有處理好學習時間管理問題的表現。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時間就這麼多,不可能通過管理而增加或者減少,而我們根本不應該去管理時間,而是管理我們自己的慾望,學習不要貪多。

有的孩子用了一些方法去管理時間,但是效果並不好,內心很焦躁。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語文作業,但是下一個時間段就要完成數學作業了,只能一拖再拖,這就成了時間管理上的惡性循環。

給孩子的對策:

1. 用一整塊較長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例如:兩個半小時完成一張語文試卷。

2. 逐步縮短學習時間,過段時間後將兩個半小時變成兩個小時。

很多家長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都是直接“收緊時間”,這樣做是不對的。若是孩子本身學習無計劃性,突然規定一個較短的時候,他會無法適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練習“逐步收緊時間”,放下貪心,儘可能減少單位時間上要做的事情,把無關緊要的事情拋開,只完成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完成後,再去完成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2、 基礎不紮實

學習是一個持續、連貫的過程。每天的學習都需要按一個合理的順序,每個科目的學習更需具有前後連貫性。

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從而導致學習節奏的混亂,最後導致知識消化不良。

對於前面已經學過的知識還沒掌握好,老師再講新的知識,自然就會聽不懂了。結果不懂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新的內容又紛至沓來,從而陷入“一步慢導致步步慢”的惡性循環。

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背誦、記憶時出錯率多,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看似聽懂了,過幾天后一問三不知,經常需要翻書查看例題和知識點,做題和考試磕磕絆絆。

給孩子的對策:

  • 課前一定要有預習,預習效果怎麼檢測?

1. 試著對你所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

2. 試著複述。

  • 聽課時要有主動性

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儘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同學給自己講講。

  • 複習要及時,並且一定要動腦

走馬觀花的瀏覽只能加深機械的記憶,更重要的是進行思考。

對於一些書上的公式、定理、單詞、成語等基礎知識,自己可以做些歸納整理,紮實基礎!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3、 不仔細、太馬虎

身邊經常有孩子考完試後說:

“我竟然忘了寫單位,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嗎?不,他就是這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基礎不紮實而已。所謂的“粗心”“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藉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一個好學生必備的心理素質。考試的時候,你要是隨便粗心兩三道,幾十分可能就沒了!

這時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還有啥用?

給孩子的對策:

  • 多讀幾遍題目,尤其是幾何題,綜合題。

看清題目的已經條件,轉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時將已知條件標註到圖上,一步一步來。

  • 認真仔細,重視作題的步驟。

重視過程,不要只關注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4、 不會收拾課桌

課桌,將孩子的學習狀態展示的一覽無餘。

班裡成績低的孩子,他們的課桌經常一團亂,各科試卷、習題冊都隨意堆疊在一起,當老師講到某一張試卷的時候,他經常翻來倒去也找不到,白白浪費了學習的時間,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成績好的同學,懂得將各個學科分門別類,把試卷、習題冊、筆記本都整理在一起,方便時時翻閱。

這樣一來,不但節約了時間,也節省了精力。

給孩子的對策:

書桌凌亂,說到底是因為孩子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鍛鍊孩子。

比如,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每一樣物品該如何擺放,擺放在哪裡,都應該做到井井有條,層次分明,讓孩子逐漸形成有序意識。

再比如,家長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分門別類整理學習資料,並且及時監督,讓孩子逐漸養成分類整理的好習慣。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5、 不注重總結

很多孩子在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改,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給孩子的對策:

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有針對性地複習補救。

所以,一定要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你的知識漏洞。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2019年,是中國教培行業的“新政元年”。

隨著新政逐步落實,之前的市場亂象將會逐步受到整治,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門檻將會逐漸提高,發展模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在“減負”與保證體制內授課秩序的大背景下,文化課類培訓的無序局面將會有所改善;素質教育會愈發受到重視,在政策導向和教育消費升級的推動下迎來“黃金時代”;教育綜合體會更加受追捧,幫助更多的中小機構解決辦學門檻提升及機構運營成本上升的壓力;而受到“遏制上市衝動”的民辦幼兒園也會開始謀求新的出路,與教培業開始共享場地資源與生源...

無論是頭部企業市場方向的轉變、學科教育素質化的趨勢、以及寒冬下資本熱的理性化傾向都在告訴我們要回歸教育本質,讓教育企業的產品、技術、教學、服務的價值能有效作用於學生,積極推動學生的減負,積極輔助教育的改革,把握政策趨勢,讓教育企業創造更高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認可度,以此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2019年,讓教育迴歸教育,讓教師獲得尊重。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成績第一和倒數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課堂學習,而在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