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試試驗—公司研究報告:環境與可靠性試驗龍頭快速成長,收購進軍集成電路檢測領域前景廣闊

海通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優於大市。

蘇試試驗(300416)

公司基本情況概述。公司是一家環境試驗設備和試驗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環境試驗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公司的控股股東及業務前身蘇州試驗儀器總廠,在1962年研製成功了企業第一臺電動振動臺產品後,研製出一系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試驗設備產品,為我國試驗設備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司以試驗設備製造為基礎,積極向製造服務業戰略轉型,從2006年起逐步在蘇州、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西安等地建設了環境與可靠性實驗室,為客戶提供第三方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2019年,公司收購宜特(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進軍集成電路檢測領域。公司2014-2018年營收CAGR25.44%,歸母淨利潤CAGR15.97%。

下游產業需求旺盛,環境與可靠性試驗前景廣闊。振動試驗設備和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的需求與國家和企業的整體研發經費投入水平高度相關。據廣電計量招股說明書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近年來全國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逐年提升。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市場未來有望獲得持續增長,整體發展趨勢向好。隨著近年來下游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建立起了多層次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專業實驗室,其中,第三方實驗室具有立場獨立、服務領域廣泛的特點,其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份額的集中度較低。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規模化第三方專業實驗室數量較少,試驗實施場所佈局分散,供給明顯不足,客觀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立足價值鏈高端,製造服務雙輪驅動,看好未來業績提速釋放。環境與可靠性試驗產業具有顯著的技術密集型特點,產業鏈上游試驗設備的研發、設計和下游試驗技術、方案及服務的提供佔據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具有較高的利潤空間。公司實施“雙輪驅動”、“三個轉型”發展戰略,即公司整體從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產品由力學試驗類向力學試驗類、氣候試驗類、綜合試驗類轉型,向智能化轉型;市場向全球化、國際化轉型。試驗設備方面,公司設備銷售營收由2014年的1.66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3.20億元,2014-2018年CAGR達17.83%。2019年公司收購重慶四達,擴展公司環境試驗設備產品線,提升公司在環境試驗設備行業地位。試驗服務方面,自2009年10月成立蘇州廣博以來,公司陸續在北京、重慶、廣州、青島等地設立或收購實驗室。據公司2016年年報,蘇試試驗連鎖實驗室格局業已形成,公司將發揮集團效應,有力推動公司的整體發展。2014-2018年公司試驗服務營收CAGR為41.01%。我們認為,受益於環境與可靠性試驗行業的良好需求前景,公司試驗服務業務收入有望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同時隨著公司部分虧損實驗室逐步達到盈虧平衡,以及部分實驗室控股比例提升,看好公司試驗服務業績增長逐步提速。

收購宜特(上海),進軍集成電路檢測領域。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信息經濟的重要支撐。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在政策、資金、技術創新、人才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2019年9月28日,公司發佈了《關於收購宜特(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為了拓展在檢測領域的技術廣度、提升市場佔有率,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擬支付現金收購宜特(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本次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將充分利用標的公司的技術、設備、人才等優勢,拓展在檢測領域的業務範圍,升級和開拓電子元器件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以及材料分析的技術和業務,從而進一步擴大公司的市場份額,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員工持股實現利益一致,回購股份彰顯信心。據公司2019年9月2日公佈的《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擬實行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本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過4011.61萬元,按照董事會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67%確定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受讓公司回購股票的價格,即12.80元/股。我們認為,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將建立和完善員工、股東的利益共享機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公司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9-2021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87/1.48/1.82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64/1.09/1.34元/股。參照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020年35-45倍PE估值,對應合理價值區間38.15-49.05元/股,“優於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1)收購公司發展不及預期,(2)需求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