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黑客》4:精要主義之精要


《生活黑客》4:精要主義之精要

我們繼續講裡吉爾的《生活黑客》這本書。前面我們講了生活黑客如何管理時間和管理自我,這一講的主題是管理物品 —— 說白了,就是什麼東西值得擁有。

咱們中國人過去以節儉為美德,用東西用便宜的,那種觀念放到今天肯定是不適用了。反過來說什麼東西都要買貴的、高檔的、名牌的,也是一種很土的作風。包括一般大眾的物質選擇,像什麼年輕人追逐流行,小資突出品位,中產講究風格,這些跟生活黑客的追求比起來,也都太尋常了。生活黑客怎麼看待物質呢?

黑客,得講究掌控和優化。首先你得承認,選擇物品不但有風格,而且是有學問的。比如說買鞋,一雙300塊錢的鞋能穿1年,而一雙600塊的鞋能穿3年,你買哪個?後者的價格是前者的兩倍,使用價值卻是三倍,而且樣式肯定更好,所以為啥不買好的?這裡面存在最優解。


不過生活黑客關心的可不是價格。咱們先說說什麼是黑客眼中的好東西。

1.黑客的好東西

你注意到沒有,人們現在買東西愛聽“帶貨網紅”的推薦。我最近聽說一個賣口紅的李佳琦,那真是厲害。生活黑客也推薦東西,不過不是靠李佳琦那種人格魅力。

早在1968年 —— 那時候互聯網尚未普及 —— 美國出了一本雜誌叫《全球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專門推薦各種工具和書籍。這本雜誌奠定了黑客的正確品位。比如一位曾經服役多年、動手能力特別強的退伍軍人,以親測有效的態度,向你推薦一個男人會用到的工具:什麼是最好使的刀、扳手、錘子之類。差不多相當於今天一個資深程序員向你推薦最趁手的機械鍵盤。

《全球目錄》推薦的工具都性能優異而且質量好,價格可能有點貴但是實用而不浮誇,拿在手裡有一種“挽弓當挽強”的感覺。更好的是,這些東西都比較小眾 — 一般的商店裡買不到,一般人沒有 —— 但是恰恰又能方便地通過郵購買到。

你看用這樣高級而又小眾的工具幹活兒,是不是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自帶一種嬉皮風格。這大約相當於竹林七賢裡的嵇康打鐵,位於“行為藝術”和“有藝術感的行為”的交叉地帶。

互聯網時代的生活黑客不一定願意承認,但是他們傳承了《全球目錄》的物質品位。這個精神是黑客喜歡工具,因為工具給黑客賦能。黑客認為世界是由各種系統組成的,而我有工具就能應對這些系統,我就可以不受限制 —— 工具讓我自由。

這種身攜利器的樂觀情緒,還體現在那些本身不是工具,但是被賦予了工具屬性的東西上。比如說有一種代餐,叫 Soylent。這是一種粉末狀的食物,衝點水像喝粥一樣吃,說是各種營養都搭配好了,餓了喝一杯就行,足以取代一日三餐。有了 Soylent,你就再也不用想吃什麼和去哪吃這種麻煩的問題了 —— 它是一種食物,但是因為它徹底解決了吃飯的問題,所以似乎也可以說是一種工具。

一般人不一定能理解 Soylent 的精髓。幾年前 Soylent 剛出來的時候我就買了一箱,可是喝了一次覺得不好喝就沒有再喝了。我爸爸也嘗試了一次,他說口感挺像咱中國人以前吃的“油茶麵”……然後他也放棄了。Soylent 對我最大的用處是讓我發了一次微博。

但是評價 Soylent 這種黑客產品如果你只談口味就未免流於膚淺。Soylent 跟什麼油茶麵、蛋白粉之類的食物的本質區別是它帶有“極客風” —— 它有 1.0、1.7 和 2.0 版本,它的關鍵詞是“創新”,發明它的創業者得到了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它代表一種生活哲學,它把人從日常食品的監獄中解救了出來,它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

但是有人批評說,像 Soylent 這種創新,其實就是把你媽媽那個年代就已經存在的服務給“重新發明”,幫你做一件你媽媽現在不會再幫你做的事情,註冊專利,然後推向市場。


也有人認為這種所謂的黑客工具主義,實際上體現了直男對自己社會經濟地位的焦慮。他們只是想增加一點對生活的掌控感而已。

2.極簡主義

再好的工具對女性也不會有太大吸引力,不過現在有一位女生活黑客引領了一個時代潮流,這就是“極簡主義”。

你聽說過近藤麻理惠嗎?這是一位長相乖巧、不會講英語的日本女性,因為傳授“收納整理”的方法和倡導極簡主義而在歐美世界受到了熱烈追捧。我有個朋友,跟他女朋友一起看了近藤麻理惠的節目之後立即扔掉了很多東西。

極簡主義要求你把凡是可留可不留的東西全部扔掉。如果我們把收納整理法看做物品管理中的“GTD”,極簡主義就是物品管理中的“要事優先”。要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你既不能受雜事的干擾,也不能受雜物的干擾。

你應該擁有足夠少,而又足夠好的東西。

有些極簡主義的大師喜歡攀比自己擁有東西的數量。這位大師說他的全部財產只有99件東西,另一位大師他的更少,只有50件。還有一位說他全部的東西可以裝進兩個箱子和兩個袋子之中,另有一位乾脆連家都沒有,有時候住在一輛房車中,有時候住在遊輪上。我不太理解一個人如何只靠 50 件東西生活,我上大學的時候東西都比他多……據說你要是跟他較真兒,他也承認自己的東西比 50 件稍微多一點。

有時候人們因為頓悟而選擇極簡。比如有個人和他的女朋友一起去旅行,兩人在酒店裡住了一段時間發現過得挺好,他們只帶了最基本的行李箱,什麼都不用操心。那為啥非得弄個家呢?

但是有時候極簡會讓人焦慮。你的家裡異常整潔,有一種蘋果商店和 Macbook 筆記本電腦式的簡約美學,那你就有可能受不了最微小的雜亂。

有些人認為,極簡主義來源於人們對物質生活的不滿。鼓吹極簡主義生活的其實都是比較富裕的人,三十來歲年收入已經達到幾十萬。他們有能力過物質豐富的生活,但是他們不想那樣。一味地追求物質可能會帶來空虛感,而極簡主義也許能提供一些掌控感。


不過極簡主義的流行風口可能已經過去了。2009 到 2011 年是極簡主義在美國最為盛行的時候,出了好多書,成就了幾位大師。如果極簡主義不再是一種時尚,你還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嗎?

3.物質的矛盾

美國人經常把“極簡主義”和“禪宗”聯繫起來,這其中的邏輯差不多是這樣的 ——

極簡主義使人想到蘋果的設計風格。比如你看一個蘋果店裡,無非是幾張木頭桌子上放著蘋果的產品,沒有任何裝飾,卻有一種莫名的高級感。蘋果公司的創始人是喬布斯。而喬布斯早年曾經專門學習過禪宗……所以,極簡 ≈ 禪宗。

當然,更深的聯繫也許是極簡主義讓人心如止水,而心如止水這個境界很有禪意。

但是裡吉爾懂點禪宗。裡吉爾說,真正的佛學可不講究什麼極簡啊。

釋迦牟尼出家之前是一個王子,過著最奢侈的生活。有一天宿醉酒醒後看見王宮裡的人東倒西歪醜態百出,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意思,決定離家出走。之後釋迦牟尼過了一段苦行僧式的生活,到過吃不飽飯、衣不蔽體的狀態 —— 但是請注意,他也否定了這樣的生活。

佛祖認為,極端的艱苦和極端的奢侈是一回事,都是執著。

那極端的“簡單”,比拼誰家東西少,難道不也是一種執著嗎?不為外物所控制才是真佛學。現在有人把極簡主義演化成了“精要主義”,不再刻意追求東西的多和少。

精要主義的精要在於,你不應該接受生活的默認方式,你應該按照自己的設計去生活。我不太確定這個思路是否符合佛學,但是精要主義代表更主動、更刻意、更有紀律、更系統化的生活方式。


不被外物所控制,乃至於對生活有一種掌控感,這的確不錯。工具也好,極簡也好,精要也好,生活黑客的探索值得我們學習。

*

說到這裡,裡吉爾忍不住再次提醒我們,所有這一切都要求一定的財富條件。

難道那些保留了很多沒用的物品、什麼都捨不得扔的人都很傻嗎?難道是他們缺少黑客精神嗎?其實捨不得扔是一種風險管理。

窮人的生活需要留備份。別人平時騎電動車上班,家裡還有一輛破自行車捨不得扔,而你把所有的舊車都處理掉了,只有一輛新汽車。你能說你這是極簡,別人是邋遢嗎?你的車萬一壞了你可以隨時租一輛車,別人的電動車如果壞了,修理需要時間,他怎麼去上班?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金錢購買時間。有的人需要用冗餘的物品保衛自己的時間。

其實生活黑客是一種比較富裕的生活方式。這個富裕不一定體現在東西和錢上,而是體現在你擁有的選項上。選項多,你才談得上只保留最重要的東西。你可以住在遊輪上,也可以住在房車裡,你這麼做體現了黑客風,前提是你也可以不這麼做 —— 別人可沒有這個選擇。美國有很多窮人沒有自己的房子,只能住在房車裡。

而生活黑客們完全明白這一點。有個生活黑客以住在房車裡為榮,四海為家,還靠房車主題結交了好多女朋友。他分享了一條經驗是這樣的:告訴新女友你住房車這件事的時候,一定要給她講個故事,讓她明白這是你的主動選擇,可不是因為沒錢買房。


回到開頭買鞋的問題,如果好東西的性價比更高,為啥有些人不買好的呢?因為好的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