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中國有句俗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說的是事情結果的好壞是不能以眼前的現象去斷定的。演藝圈中幾位明星身上發生的真實故事,就能很好地印證這句話。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年輕時的趙本山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小品王”趙本山對這句話可是深有體會,因為他和妻子馬麗娟的美好姻緣,就是從他1991年經歷的一次車禍事故開始的。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馬麗娟

1991年,剛剛與前妻葛淑珍辦理了離婚手續的趙本山,在去大慶演出的路上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受了重傷的趙本山在醫院舉目無親,又不好意思麻煩前妻來照顧。正在他痛苦萬分的時候,瀋陽一位朋友介紹了一位遼寧藝術學校的女老師來幫忙照料趙本山,這個人正是馬麗娟。馬麗娟的悉心照料讓一直忙於事業、常年奔波在外、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趙本山忽然感覺到了家庭的重要。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趙本山與馬麗娟

經過馬麗娟的細心護理,趙本山的傷很快就痊癒了。同時,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趙本山也逐漸發覺自己和馬麗娟有很多共同愛好和志趣,共同語言的增多讓兩顆心越走越近。1992年,趙本山主動向馬麗娟求婚,兩人喜結連理。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趙本山全家福合影

之後,這段因禍得福的好姻緣又帶給趙本山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意外驚喜—— 一雙龍鳳兒女。雖然後來趙本山很少在媒體面前提及妻兒,但賢惠的妻子和一雙可愛的兒女,讓趙本上成為一個在家裡一點憂愁都沒有的人,這無疑是他一心奔事業的強大精神後盾。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年輕時的馮遠征與梁丹妮

同樣因禍得福找到好姻緣的還有馮遠征。1992年,剛出道不久的馮遠征因為和梁丹妮合作過電影《豺狼入室》,被梁丹妮介紹到電視劇《馮白駒將軍》的劇組串戲。但沒想到剛開拍沒幾天,馮遠征就得了水痘、住進了醫院。突如其來的病痛把馮遠征折磨得夠嗆,當時有人給馮遠征拍了兩張照片,後來馮遠征自己看著都覺得特別難過。照片上的馮遠征渾身都是紫藥水,臉上也是爛的,整個一個爛的人,有個同事看見馮遠征出門馬上就吐了。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年輕時的馮遠征與梁丹妮

由於當時攝製組還在拍戲,再加上馮遠征被安排在隔離病房,滿身是瘡的樣子十分恐怖,因此別說是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連到醫院探病的人都屈指可數。正在馮遠征孤立無援的時候,梁丹妮出現了。當時梁丹妮想好好安慰一下馮遠征,就想拉拉他的手,但是手上也都是爛瘡,梁丹妮實在沒有地方去摸,於是就在馮遠征的指甲上輕輕地摸了摸,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讓當時十分失落的馮遠征倍感溫暖。此後,梁丹妮每天在拍戲完工後,都會立刻趕去醫院照顧馮遠征。漸漸的,馮遠征對梁丹妮的感情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馮遠征與梁丹妮

馮遠征想:梁丹妮作為一個女同志,不知道她出過水痘沒有,如果一旦她沒出過她也會出水痘也會被自己傳染,一旦梁丹妮也出水痘的話,那就太可怕了。因為馮遠征當時出院以後已經是滿臉麻子了,就像一個麻子似的了,即使是現在臉上也還有。一個女演員如果這樣的話,就會好幾年拍不了戲,很痛苦的,而且可能由此會葬送自己的事業。梁丹妮的細心舉動讓馮遠征心底的愛意開始萌芽。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馮遠征與梁丹妮

在出院之後,認準了梁丹妮的馮遠征對對方窮追不捨,當時梁丹妮比馮遠征大了整整八歲,而且還有過一段婚姻,兩個人的戀情並不被眾人看好。但是,愛情來了,什麼也擋不住,在幾經波折之後,1993年兩個人終於走到了一起。如今已經在婚姻之路上幸福走過了26年的二人,還真要感謝當年的那一場意料之外的“水痘風波”。

有人因為病痛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還有人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讓自己的事業開始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依舊套用一句俗語,那就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苗僑偉與翁美玲

提到苗僑偉的名字,大部分觀眾的第一反應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裡的楊康。這個角色是苗僑偉從藝人訓練班簽約無線之後,接演的第一個重要角色。其實,當年在拍這部劇時,苗僑偉自己都沒有想到此後會因此而大紅大紫,倒是拍攝過程當中的一次意外受傷,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苗僑偉與翁美玲

當年接拍83版《射鵰》的時候,苗僑偉還是新人一個,演技尚且不成熟,就更別提武打戲了。而劇中扮演黃蓉的翁美玲,同樣也是初出茅廬的新人,一點表演經驗都沒有。讓這樣兩個人拍攝難度很高的動作戲,場面可想而知。雖然在開拍之前每個動作都會提前走位,但正式拍攝時難免還是會緊張。導演一喊開機,翁美玲就徹底慌了神,她沒有按照劇本用打狗棒刺向楊康的腰部,而是抬高了一尺多,翁美玲一轉身她的打狗棒從一邊插進了苗僑偉的眼睛,苗僑偉整個人就倒了下去,倒在地上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趕快找到自己的眼珠子,被讓人給踩了。幸運的是,這次意外受傷沒有給這部戲造成類似停拍或者換人的更大影響,康復後的苗僑偉很快回到劇組中,完美地演繹了楊康這個角色,進而蛻變成當時香港電視圈當紅的一線演員。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截圖

提到大難不死的明星就不能不說說央視前名嘴畢福劍,當年在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組做攝影時,因為條件和設備的簡陋,在拍攝過程中,畢福劍差點兒丟掉一隻眼睛。若不是運氣夠好,今天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以“我姥爺也姓畢”作為無聊時的調侃了。

以趙本山 畢福劍為代表演藝圈因禍得福和大難不死的明星真實故事

年輕時的畢福劍

當年畢福劍在《三國演義》劇組從攝影助理做起,之後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他拍攝的長坂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是《三國演義》裡至今讓人印象深刻的幾場武戲之一,而為了拍好這場戲,畢福劍差點付出了失去眼睛的代價。拍《三國演義》時也沒有什麼飛貓、無人機等時下先進的技術手段,為了拍出氣勢來,劇組準備了一輛破吉普車,用繩子將三腳架固定在車上,然後駕著機器拍。車下演員們打得正歡的時候,駕駛員為了躲避演員,來了一腳急剎車,正在全神貫注拍攝的畢福劍往前一竄,攝像機的尋像器差點把他的眼珠子給罩進去,當時那眼珠子要是磕進去了估計也就沒有後來畢福劍這個主持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