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中國古代文人無不重視書房的設置,儘管各自經濟狀況迥異,但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緻,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特別是到了明代中後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開始形成,其中文人士大夫成為主流群體,他們崇尚高雅,講究品味,不僅長於繪事,而且對於書房的陳設佈置格外重視,皆講究書房的高雅別緻,佈局格調獨具匠心,充滿著閒情雅趣,營造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文人雅士們在這樣的靜室雅齋裡讀書評史、下棋對弈、吟詩作畫、撫琴待友、烹茶款客……使精神得到超脫,陶然心醉。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梁實秋先生說:“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這大概也是許多愛書之人心中所想。尤其對於崇尚文學的中國古代文人來說,書房必不可少。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是古代文人墨客尋找自我的歸途,是文人心中的精神皈依。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即使只是一間簡陋的書房,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明代著名的藏書家胡應麟的藏書之室自稱為“二酉山房”,書房的匾額由黎惟敬用古隸書題寫。書房之中,除藏書外,只有一榻、一幾、一博山、一筆、一硯、一丹鉛之缶而已。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每當亭得深夜,坐榻隱几,焚香展卷,就筆於硯,取丹鉛而讎之,倦則鼓琴以抒其思,如此而已。書房雅緻生活,於此可見一斑。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書房也是古人最怡然自得的居處。而這些文人,在自己的書房中,筆耕不輟,嘔心瀝血寫下的著作,也都是以他們的書房來命名了,例如洪邁的《容齋隨筆》,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這小小的一間書房,籠罩著書香、墨香,是文人的理想,是氣象萬千的鉅著。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所以古人也愛佈置他們的書房,文房四寶,對聯,書畫,書架,油燈,寫字檯,椅子……書籍和器物,都力求接近自然、遠離塵囂,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突出一個“雅”字。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書房中置琴,也是文人一種雅好。古人書房可不只是看書,在這個小天地裡,可讀書、可吟詩、可作畫、可彈琴、可對弈,樁樁件件都是雅事。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正如《幽夢新影》說:“不必信佛,儘可焚香;不必能武,儘可備劍;不必善書,儘可蓄硯;不必辨樂,儘可置琴。”要的,就是那份心境。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另外,在書房內的裝飾上,文人墨客們往往採用碧紗櫥、屏風、竹簾、帷幕等物,增加其美感、雅趣。或者是在書房內外造些山水小景,以襯托書房的清幽。在此種書房中讀書,當真是願意躲進小樓成一統了。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梁文道先生說“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書房,一個人看什麼樣的書,一個人擁有哪些書,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全部,一個人的靈魂所在。”

書房,是真正的奢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