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特斯拉布局光伏市場,會是中國BIPV發展機會嗎?

日前,特斯拉中國官方微信招聘平臺新增兩個能源部門職位的招聘通告,特斯拉以48萬年薪招聘業務經理開展中國業務,除核心業務純電車之外,此次招聘職位涉及太陽能屋頂發電系統和太陽能發電儲能產品。

目前,特斯拉中國的太陽能屋頂團隊,已在上海特斯拉中國總部搭建完成。

隔天,光伏概念股的股價再次高漲。

自特斯拉宣佈進軍中國“太陽能屋頂”市場以來,筆者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了,翻看投資者互動平臺,在各家光伏企業的提問中,出現次數最多、也最無用的問題便是“請問貴公司與特斯拉光伏業務有合作麼?”之類的問題,若回答為有,投資者馬上就會迎來一輪集體高潮。

早在2017年5月10日,特斯拉就推出首批光伏屋頂產品。2019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第三代光伏屋頂產品(Solar Roof V3),同時,特斯拉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Solar Roof V3比新屋頂和單獨在屋頂安裝光伏系統更便宜。此次特斯拉在中國組建太陽能屋頂團隊,會給國內BIPV市場帶來改變嗎?

老實說,光伏建築一體化這個概念對國內的光伏人來說早就不算陌生了,2019年中國出臺的相關利好政策也有不少,但其影響力似乎也並沒有真正走出光伏人的圈子之外,絕大多數建築業從業者乃至設計師對此興致缺缺甚至根本不感興趣,何以特斯拉一來,整個資本市場都跟著沸騰了呢?

特斯拉的到來對於中國光伏企業來說,到底是兇悍的對手,還是粗壯的大腿?

一問:為什麼多年來BIPV在中國市場發展始終略顯尷尬?

光伏建築一體化,字面理解就是讓建築自己發電,傳統上,一般是將光伏組件覆蓋在屋頂進行安裝,也叫BAPV,目前國內大多數戶用光伏是場都是BAPV,也就是光伏的歸光伏,建築的歸建築。

BIPV則指的是將光伏電池與建材直接結合成構件,如牆磚、瓦片、幕牆等,相對知名的如漢能早在2017年就發佈的漢瓦,然而其影響力與現在的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相比卻是雲泥之別,產品推廣也不算太順利,漢能的現狀也不需贅述。

究其原因,國內的BIPV一直以來都有兩大硬傷始終無法解決。

第一個是掏錢的和受益的人不統一,國內的建築項目大多是地產項目而不是自建住宅,蓋房子的是開發商而不是住戶,建築自發電的收益進的不是開發商的腰包,因此開發商採購BIPV的動力相對較小,而住在房子裡的人也無法改造建築,頂多搭個光伏採光陽臺。

也因此,國內的BIPV項目大多都是政府大樓、學校、醫院、機場等公共建築,依靠政策推動。

第二個硬傷則是光伏圈與建築圈不打通。歸根到底,BIPV的落腳點應該是建材而不是組件,但建築圈對BIPV的接受程度多年來始終不高,內在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光伏企業的思維更多是在性價比上,多年來BIPV也確實做到了降本增效,但問題是在第一硬傷的前提下,BIPV在民用市場上的潛在客戶的大多是高端建築,而高端建築的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往往不會考慮性價比,比如,意大利的大理石比四川的大理石要貴,但高端建築往往會選用意大利的,說白了,BIPV構建還不夠好看,或者說是還好看的不夠明顯,而設計好看的建築構建從來也不是光伏企業的能力。

此外,還有一個硬傷是建築資質問題,絕大多數涉足BIPV的光伏企業是沒有建築資質的,只能與有建築資質的單位進行合作。

二問:特斯拉如入主中國市場,就不需要面臨這些問題了麼?

雖說有點洩氣,但不得不承認,特斯拉的高調入主,實質上將國內BIPV的市場給攪活了、炒熱了,哪怕僅僅是特斯拉這三個字!

首先是知名度。

特斯拉太有名氣了,這個名氣是全民的、大眾的、娛樂化的,埃隆·馬斯克被稱為現實版的鋼鐵俠,一舉一動都自帶流量,他來了,“太陽能屋頂”的概念就大眾化了,甚至流行化、時髦化了,安裝太陽能屋頂也許很快就會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這對BIPV真正走向民用市場,其實是至關重要的一大步,甚至於筆者認為這一大步的作用很有可能比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更加重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特斯拉的產品真的挺好看的。

四問特斯拉布局光伏市場,會是中國BIPV發展機會嗎?

特斯拉效果圖

四問特斯拉布局光伏市場,會是中國BIPV發展機會嗎?

特斯拉效果圖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特斯拉入主中國,對中國的BIPV企業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頗有他來造蛋糕,然後大家各憑本事一起分的意思。

三問:中國企業在特斯拉麵前是否還有競爭力?

筆者傾向於是有的。

首先,咱們國產的BIPV屋頂也挺好看的,而且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

四問特斯拉布局光伏市場,會是中國BIPV發展機會嗎?

漢能效果圖

四問特斯拉布局光伏市場,會是中國BIPV發展機會嗎?

漢能效果圖

烏瓦白牆,江南水鄉,中國風韻。

當然,漢能現在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煩,短期之內恐怕也沒有實力與特斯拉打擂,不過目前,除漢能之外,隆基股份已規劃未來5年BIPV組件收入達到百億級別,東方日升也已經儲備了相關技術並已有實際應用的案例,曾經的光伏教父施正榮也成立了專注於此項業務的上邁新能源,並於去年六月與中建材一道成立了中國BIPV聯盟,這些企業都將成為特斯拉的對手。

四問:特斯拉真那麼強麼?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一家堪稱偉大的公司,尤其是其通過太陽能屋頂、電動汽車、儲能三項業務已經形成的一個完整的產業閉環,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式閉環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美國華爾街分析師也認為,特斯拉公司的太陽能業務是一個沉睡的巨人,不容忽視,通過這一業務,特斯拉將加速向可持續能源轉變。

這也是特斯拉市值大漲的根本原因。

不過,巴克萊報告認為,特斯拉股價走勢可以與1999年納斯達克指數(NASDAQ)相提並論,稱其仍“從根本上被高估”,對特斯拉的評級為不及大盤,目標價僅350美元;美國銀行則強調,“儘管大肆炒作,仍需保持謹慎”,並列舉了10個理由,其中包括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以及該公司的“創造性會計”;銀河投資CEO諾沃格拉茨直指特拉斯的泡沫效應如同2017年的比特幣泡沫。

大名鼎鼎的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也表示,特斯拉目前的繁榮是建立在“激進的假設”基礎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