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經商思想

大商無算,財自道生,利緣義取。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經商思想

1. 李士朋告訴孟洛川大商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夫大商者,胸存縱橫四海之志,懷抱吞吐宇宙之氣;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其勢糴入驚風雨,糶出泣鬼神,也正所謂良賈何負名臣,大商笑看書生;大商之經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於治國;孫子、吳起之於用兵;商鞅之於變法。其學問之精深,道法之玄奧,意氣之閎遠,境界之高明,豈是你這等空想妄論,俚諺俗語所能達到的。可笑之極。

2. 大商12法

12顆珠子刻有

“道”與“術” “取”與“予” “利”與“害” “常”與“變” “方”與“圓” “生”與“死”

李士朋告訴孟洛川,將這十二顆珠子上的內容學完,便可以結業而入道了。

李士朋首先拿出“道”與“術”兩枚珠子,講解萬事萬物皆不出“道”“術”這兩大範疇。

道是河,術是舟;道是舵,術是槳;無河無以載舟,無舟難以渡河;無舵則無方向,無槳則無動力;

所以“道”是方向、法則;“術”是方法、謀略。

孟洛川首先選擇了“術”珠,它認為方法謀略在經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則更為重要。

李士朋流露出一種不易察覺的失望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經商思想

3. 緣聚緣散自有期

陶朱商經明奧理,鬼谷六韜藏玄機;

野鶴歸去閒心遠,大鵬展翅正當時。

陶朱經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處尋,半部論語治天下。

4. 道既知,法已曉,歷練便是最好的老師。

5. 古人云:欲授之學,先問其志。

貨通天下,利射四海,字號立百世不朽,財富積萬貫有餘。

6. 對於商人來說,財富就是商人的尊嚴,就是商人的價值;

文人可以靠他的文章詩詞說話,商人靠的是財富,財富就是商人的文章詩詞。

7. 學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學。

8.商者的區別:

小商: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

大商:於己有利於人亦有利者;

非商:於人有利於己無利者;

奸商: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的經商思想

9. 聖人亦求達,達則兼濟天下;君子不畏窮,窮則獨善其身。

10. 子貢經商,取利不忘義;孟軻傳教,欲富必先仁。

11. 孟洛川言道:想這大千世界,一物賦一利,萬物則賦萬利。故而貨殖萬物,何必曰利,既得仁義而已;循責萬理,何必曰仁義,既取其利而已。故而以義取利,利即其義也;以利市義,義賦其利也。所謂‘大道之行也,利在其中。’聚天下之人,不可以無財;理天下之財,不可以無利;得天下之利,不可以無義。無義之利,如無源之水;無利之義,似無果之花。此利之道也,亦義之道也。

12. 世間萬物萬事,反極則正,陰極則陽,所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故此,無仁義即有仁義,無禮信則存禮信。仁義在哪裡,仁義即在無仁義處。

此話聽來,似是詭辭。然而,你須記住,欲行其事,先通其理,縱使歪理,須先將自已說通。

如此,行事時方不至於動惻隱之心,生不忍之意,而自亂方寸

此一番話,似有教人薄仁寡義,失禮盜信之嫌,為師本不該現在對你講。

只是,見你心太清,而水至清而無魚。而且商戰同兵戰,兵法即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