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更加優秀,因此就可能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這也讓父母跟孩子交流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一些內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就會表現在其他事物上。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看完卻說:趕緊去報警

6歲的小麗是個喜歡畫畫的小女孩,媽媽看到女兒小麗在繪畫方面有些天賦,就想讓孩子上個興趣班,後來也付諸行動了。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由於女兒的參賽的那副畫很有特色,在當地舉行的兒童畫大賽中,成功獲得了二等獎,贏到了不少老師和同伴的認可。媽媽看到這麼努力的女兒,頓時沾沾自喜,乖女兒總算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一天,小麗媽媽邀請閨蜜過來作客,閨蜜聽說了孩子獲獎的事情,就想看看孩子的作品。小麗媽媽內心自豪不已,趕緊把女兒繪畫的照片給閨蜜看。誰知道朋友看完臉色凝重,還說“趕緊報警吧

小麗媽媽一頭霧水,好端端為什麼要報警呢?可是朋友畢竟是一位心理醫生,在聽完她的分析後,媽媽立即報了警。在警察叔叔跟小麗反覆溝通後,小麗才膽怯地說實話:自己的繼父經常偷偷打罵自己,這讓她很害怕。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分析

孩子的內心原本是陽光明媚的,如果遭遇了什麼難受的事情就會變得很壓抑,在平時的繪畫中也會不同尋常。比如,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畫的畫都非常古怪。

小麗在紙上畫了一條兇惡的大蛇,看別人看來只會覺得很有特色,完全不能察覺孩子的內心世界,可是從心理學卻能看出一些端倪。所以,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就需要從身邊的細節入手,這樣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那麼,父母要怎麼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呢?

1、重視孩子古怪的舉動

很多大人都藏不住自己的心事,何況是孩子呢?當孩子有一些難以解決的煩惱,往往就會出現一些古怪的舉動。父母是孩子最為信賴的人,在父母面前孩子才會沒那麼多顧忌。

所以對於孩子的日常舉動,作為父母,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而是應該多重視孩子行為舉止的變化。發現孩子有一些古怪的舉動,不妨主動找到孩子來一次細緻的溝通。有些孩子內心壓抑經常發呆,父母卻認為孩子不專心學習,嚴厲指責孩子,這樣只會讓兩代人的隔閡越來越深。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2、重視孩子的負面情緒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很少會耐心地跟自己和孩子耐心溝通,這很可能會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形成不良的性格,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孩子的負面情緒。

比如,父母經常會以愛孩子的名義,給自己孩子報很多他們不喜歡的培訓班。這種無視孩子個人意願的做法,很容易傷害孩子的內心。所以父母最好多傾聽一下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要蠻橫地左右孩子的興趣愛好,多徵求孩子的真實意見。

6歲女兒“蛇畫”獲獎,寶媽還在沾沾自喜,閨蜜卻說:趕緊去報警

3、瞭解孩子的交友狀態

一個人的交友狀態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這個人的性格,如果父母發現孩子非常內向,唯唯諾諾不敢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父母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哪些問題。

如果父母總是漠視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放任孩子繼續這種狀態,很可能會讓孩子形成內向、懦弱的性格。如果孩子的內心受到了傷害,他們的日記、行為舉動都可能出現“暗示”,身為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生活中的細節。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