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阿爾伯特·巴特爾·託瓦爾森

阿爾伯特·巴特爾·託瓦爾森(Bertel Thorvaldsen,1770年11月19日-1844年3月24日)是一位丹麥雕塑家。巴特爾·託瓦爾森出生在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很謙虛的人,父親是來自冰島的木雕匠,在父親的指導下,也成為了一個謙和的,待人真誠的人。這點對他之後的藝術之路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阿莫林作品:託瓦爾森肖像

巴特爾·託瓦爾森11歲的時候,來到了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專業的相關知識,但是,在平時的業餘時間還要跟著父親學習。受到了這樣的教育,很難不有今天的成就。除此之外,加上巴特爾·託瓦爾森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和努力,在學校中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為了同時期的同學中的佼佼者。這也使得巴特爾·託瓦爾森獲得了獎學金,來到意大利進一步的深造。他贏得金獎,並獲得獎學金去羅馬進修。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司酒少年為化作鷹的宙斯喂水

1797年3月8日他抵達羅馬,後來他以這個日期作為自己的“羅馬生日”。他第一件成功的作品是1803年,由英國富有的收藏家訂做的創作的伊阿宋大理石雕像,受到當時著名的雕塑家卡諾瓦極高的評價,此後他在意大利停留了16年。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勇士

巴特爾·託瓦爾森來到意大利的羅馬,學習了很短的時間,便可以獨立的完成作品,很快,在雕塑領域有了自己的成績。在那裡,創作出了很多的優秀的作品,而且,大都是一些巨幅的創作藝術品。這點得到了很多的同時期的其他畫家的認可和讚賞。巴特爾·託瓦爾森的作品有著很鮮明的新古典主義的風格特點。回國後,被人們稱為英雄。他的代表作有:《司酒少年為化作鷹的宙斯喂水》、《復活的耶穌像》、《獅子紀念碑》等等。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1819年,他回到丹麥,為哥本哈根的聖母院創作了耶穌和十二使徒的雕像,由於當時英國和丹麥發生戰爭,他回到羅馬繼續這項工作,直到1829年才完成,當他於1838年回到丹麥時,受到英雄般的歡迎。他於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突然逝世,他的遺囑將自己房產和大部分財產建成一座博物館,將自己的作品和收集的雕塑在其中展覽,並將他自己安葬在這座博物館的院中。託瓦爾森是古典主義時代雕塑的一位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形象更趨向古希臘的模式,和卡諾瓦的意大利羅馬模式有區別,人物姿勢更為古板和正規。他的作品有許多取材於希臘神話,也有一些肖像,如教皇庇護七世的雕像,他的大部分作品保存在哥本哈根的託瓦爾森博物館中,後院是他的墓。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準備殺死阿爾戈斯的墨丘利

1819年,他為瑞士創作的《獅子紀念碑》保存在琉森,表現一個垂死的獅子躺在破裂的法國王室徽章上,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期間為保衛杜伊勒裡宮而犧牲的六百多位瑞士衛兵。他還創造了許多希臘神話作品,他為哥本哈根信義宗教堂創造的《復活的耶穌像》被稱為“託瓦爾森的基督像”,被世界各地的摩門教教堂複製。託瓦爾森的雕塑作品對運動和線條特別注意,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欣賞,他特別善於創作紀念碑式的作品,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古典主義藝術家。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託瓦爾森,《赫柏》,1806年,大理石雕像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託瓦爾森,《復活的耶穌像》,大理石雕像

託瓦爾森為哥本哈根信義宗教堂創造的《復活的耶穌像》

託瓦爾森還創造了許多希臘神話作品,他為哥本哈根信義宗教堂創造的《復活的耶穌像》被稱為“託瓦爾森的基督像”,被世界各地的摩門教教堂複製。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Lion Monument獅子紀念碑

約10*3米,1819年設計,石雕,坐落在瑞士盧塞恩(琉森)。紀念為保護法國王室而犧牲的幾百名瑞士僱傭兵,瑞士也因此再不出口僱傭兵。馬克·吐溫說它是世界上“最感人,最傷心的石像”。

賞析:獅子的身體被長矛刺穿,致命傷讓他痛苦不堪,無力地倒在法國王室徽章上。雕像上面寫的是“獻給瑞士的忠誠和勇敢”;下方是慘劇日期(1792年8月10日,9月2、3日),參戰將領的姓名及傷亡人數(約760人死,350人逃生)。


丹麥新古典主義雕塑家Bertel Thorvaldsen簡介及作品賞析

Nicolaus Copernicus Monument哥白尼紀念碑

哥白尼紀念碑

1822年設計,1830年落成,銅像,波蘭首度華沙地標。加拿大蒙特利爾和美國芝加哥有複製品。

賞析:為紀念文藝復興時期波蘭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天體運行論》作者,創立“日心說”)公募修建,二戰期間幾經破壞,最終得以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