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硬核硬措施”保障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然而“新冠肺炎”卻藉助返鄉大潮,直接影響了全國人民閤家團聚的心情,阻撓了不少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發展產業的攻堅行動。

面對疫情,面對脫貧,延安市黃龍縣委、縣政府主動作為,積極部署,準確分析疫情帶來的紅與黑,科學制定防返貧激勵措施,引導貧困群眾投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鼓勵貧困群眾就近就地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千方百計提升群眾收入和幸福指數。

準確分析,變“疫情影響”為“潛在動力”

面對疫情影響,受中風險以上地區各類企業、工廠復工復產難度加大,開赴外地務工就業的貧困群眾被困家中,原有勞務關係無法正常履行,耽誤的是貧困群眾一天天的時間和勞動力,增加的是一筆筆只出不進的經濟負擔。黃龍縣積極開展“兩摸一析三應對”專題攻堅行動(即:全力摸排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意願和產業發展需求;分析每一戶建檔立卡群眾就業產業發展方向;建立本地崗位需求對接清單、產業發展補助清單、外出務工補助清單三方面應對措施),全力保障和增加困難群眾收入。出臺了《黃龍縣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條措施》、《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優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的指導意見》、《黃龍縣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實施細則》,謀劃舉辦“縣域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和本地企業崗位設置洽談會”,設立扶貧車間、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勞動力獎勵標準,落實疫情防控期間外出貧困勞動力交通補助政策,開發衛生保潔、護林防火、護路養路等公益性崗位,最大限度保障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務工,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截止目前,落實光伏扶貧資金277.8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298個,對接28家本地企業,提供就業崗位6類113個。

“外面疫情嚴重,我們也不想讓兒子外出務工冒風險,能在黃龍打工,是最好不過了!在跟前打工,家裡有農活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能回家幫忙和照顧我們老兩口”貧困戶張芳民說,“兩摸一析三應對”專題攻堅行動恰恰迎合了部分貧困群眾的心聲,解決了貧困戶的急盼難問題。

科學謀劃,變“扶持政策”為“增收抓手”

一年之計在於春,面對疫情影響,如何解決春耕備耕種苗採購、農資保障、資金流轉等問題,成為全年脫貧產業發展,保障群眾增收的重中之重。黃龍縣為統籌推進農業產業春季生產,積極解決當前春耕備耕突出問題,針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出臺了“一保三助兩增收”應對政策,(即:一保,建立村鎮縣三級生產要素缺口快速反應機制,村收集、鎮歸類彙總、縣統籌協調保障供應;三助,用好用活支持產業發展獎補資金、小額信貸、互助資金,解決產業發展資金缺口;兩增收,積極溝協調周邊省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點對點供應,縣乾果公司、縣產投公司等縣屬企業按照高於市場銷售價的標準,收購貧困群眾蘋果、核桃、蜂蜜等農產品,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保障貧困群眾增收),印發了《關於認真做好當前扶貧小額信貸相關工作的通知》,出臺了支持產業發展設施農業、矮化蘋果、中藥材種植、大田蔬菜培育、設施養殖等具體財政資金補助標準,注入了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基金1000萬元和互助資金125萬元(累計達到1979萬元),有效緩解貧困群眾產業發展資金問題。截止目前,投放一期產業發展獎補資金283萬元,發放互助資金借款296筆399.6萬元。

黃龍縣將繼續認真學習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和脫貧攻堅做出的重要批示、指示、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兩仗”必勝信心,主動擔當,以“一查一補兩落實”工作為抓手,紮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順利開展,確保在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的同時,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