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半個喜劇》是開心麻花工作室製作,是周申、劉露兩位導演兼編劇時隔三年又一力作,電影以愛情和理想為主線,往往回憶起來有一種荒誕中帶有嚴肅的感覺。

影片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在大城市生活,在親情、愛情、事業遇到問題上展現出不同的的思考和選擇,到底是面對規則唯命是從還是堅持自我?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你總是隨身攜帶者你自己,又怎能驚呀於你的旅行未能給你帶來幸福?正是驅使你向前的東西本身成了壓在你身上的重擔。

徐特立說:虛心不是一般所謂的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限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

電影的主題圍繞三個年輕人,對愛情和理想的追求,劉露、周申導演通過喜劇化的風格,詮釋了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由此給人們帶來價值觀念的觀察和思考,讓人靜若沉思。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接下來我將從錯位、底線、初心三個方面去闡述,為大家淺析三個年輕人的人生思考和抉擇。

錯位:錯位是你人生最大的絆腳石

《半個喜劇》是周申、劉露的第二部電影,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兩個人自己的生活,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事情來激發人們對人生的思考,我們能夠看出影片對於兩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對不同的家庭背景,對生活和生存的態度完全不一樣。

錯位的含義:一般指離開原有的生活環境和位置。

查爾斯.狄更斯說:所創立的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種現實的混淆和無奈讓偉大的人不得不選擇“錯位”來立足。

1.人物上的錯位

影片一開始,有一場莫默與孫同媽媽的戲,孫同媽媽來北京看孫同,打開門看見一個漂亮的女人在兒子房間,孫同媽媽則誤以為是兒子的女朋友,莫默則誤以為孫同媽媽是鄭多多的媽媽,這樣的錯位,讓兩個人充滿了歡聲笑語的氣氛。到後來,孫同和莫默成為了男女朋友,孫同想通過一個機會把自己的女友介紹給媽媽,孫同媽媽再次看到莫默做出了與之前不同的的反應,用假病的方式逼迫兒子與莫默分手。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孫同媽媽和莫默剛見面


生活中的我們,對於一個事物剛開始特別的喜歡,經歷了一些事情後又特別的厭倦,孫同媽媽為什麼從一開始對莫默的喜歡到後來的討厭,是因為人隨著時間和事物的變化,人的“動機”也隨之變化。

在心理學上“動機”的含義:動機是指激發和維持個體行動,使行動朝著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動機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分析個體的人物、努力程度以及語言表達等行為做出判斷。


動機的產生條件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條件,另外一種是外在條件。


內在條件: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個體某種需求達到不了滿足的時候,就會推動尋找滿足自己需求的對象,從而產生動機。


外在條件:誘惑是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

內在條件:孫同媽媽的內在條件表現在——對事物的貪婪。孫同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考了三年才考上北京的大學,在沒有人脈、權勢、背景的情況下,畢業後想在北京落戶和工作希望很渺茫。

莫默是鄭多多的初戀對象,在結婚前把莫默騙到家裡來產生了性關係。之後莫默和孫同成為了男女關係,鄭多多知道後非常的憤怒的告訴孫同,要不你就趕緊在我眼前消失,要不你就跟她分手。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酒吧勸孫同分手


孫同媽媽知道後毫不猶豫的逼迫兒子分手,在影片中有一句話使我印象深刻:你跟莫默分手後鄭多多能給你北京戶口和工作,沒有了他你什麼都沒有。

外在條件:通過逃離或躲避而得到的滿足成為“負誘因”,北京的戶口和工作是物質上的誘惑,在誘惑面前選擇了放棄一段感情,而滿足自己不想付出就像得到一切的貪婪。

假設條件:如果莫默不是鄭多多的初戀情人,也沒有發生性關係,那麼孫同不僅在事業和愛情上獲得成功,還能獲得媽媽對莫默的青睞和喜歡。由於條件的變化,人的需求就發生了變化,從而面對同一事物看待問題的想法也會不一樣。

2.家庭環境的錯位

影片中的鄭多多和孫同是大學同學,鄭多多是北京的上層階級的人,雖然家裡很富裕,但是由於這種環境導致了他變為放蕩不羈人渣的性格。孫同從小家裡比較貧窮,想要獲得任何東西,都需要自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而他並沒有選擇為了自己夢想努力去奮鬥,而是選擇了捷徑,通過鄭多多的家庭背景不費吹灰之力達到自己的滿足。

上帝是公平的,為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鄭多多雖然一出生就是金鑰匙,但是這種環境養成了自私自利、左右逢源,丟失了自己原有的靈魂,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情。

孫同雖然家裡貧窮,但是從小沒有缺失母親的關愛,但是在母親的庇佑下養成了小心翼翼、懦弱、膽怯的性格。

北大才女劉媛媛有一次演講令我印象深刻,演講的題目是《寒門再難出貴子》,其中有一句話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影片裡孫同一邊堅持自己的夢想,一邊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漸漸的被別人的聲音所淹沒,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在《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中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困難都是暫時的,前面等待的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底線:從迷失到真正的自我

什麼是底線?

1.最低限度的,必要條件

2.事情在所能承受範圍前的臨界值

3.潛藏在敵人內部的人

1.底線是一種尊嚴

影片中我們能看到莫默知道被鄭多多騙後,讓孫同把鄭多多未婚妻的電話給她,把他不折不扣的渣男形象告訴她,但是孫同作為鄭多多的好哥們,極盡所能的去阻止她。莫默坐在椅子上朝著孫同說:“你就是他身邊的一條狗”,這句話直戳孫同內心深處。試問哪一個男人能經得住這樣的侮辱?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之前我在看一篇文章寫道:“尊嚴就是獨立,尊嚴就是無畏。萬事求人,以乞討阿諛奉承求得嗟來之食,算不上有尊嚴;患得患失,欲東食西宿,想名利雙收,也算不上尊嚴。

”古話說:“想要人前顯貴,必先人後受罪”,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必須沉澱和積累,只有拼的出來的美麗,沒有等不出來的輝煌,不付出實際行動得來的滿足,都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尊嚴的。

2.底線是一種傲骨

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必須有傲骨”。小時候老師在讀到這一句話的時候還不太瞭解,但唯一能知道的是這句話很正能量。接下來我將從“傲氣”和“傲骨”來分析影片中兩位男主人公的各自的底線。

傲氣:一般指自尊心很強,很驕傲不謙虛自以為是,雖然很有自信,但是看不起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允許其他人批評自己,一切於指手畫腳和品頭論中自以為鶴立雞群。

傲骨:從不擠兌他人來提高自己,心胸寬闊,有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在性格行來說,堅強不屈,有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剛毅精神。

鄭多多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家裡有錢、有勢、有背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靠著父親在北京的影響力,可以肆無忌禪的玩耍。

  • 不尊重自己的未婚妻

在影片中,鄭多多和高璐(未婚妻)還有一個月就結婚了,高璐緊鑼密鼓的準備自己的婚禮,在婚紗店細心的挑選婚紗,反觀,鄭多多?不僅沒有跟隨她一起去,反而兩人還鬧起了小矛盾,對婚禮不聞不問。

人生三大喜事:考大學、結婚、生子,結婚是人生的頭等的大事,鄭多多搞得和自己沒事兒一樣,對待重要的事情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渣男”稱號非他莫屬。

  • 不尊重女性

鄭多多在不管婚禮的情況下,他把手又伸到了其他女人身上,不只是一個還是很多個,性生活相當的亂。在一次校慶的時候,看見自己初中暗戀籃球隊隊長莫默,心中甚是歡喜啊,校慶後約莫默一起吃飯,再約莫默的同時他還交了一個江湖女朋友,當莫默到他家後,鄭多多的床上還躺著一個女人。更讓不解的是,當著莫默的面,說這是孫同的女朋友,通過一系列的角色轉換,江湖女友隨之而走。

在莫默並不知情的情況下,鄭多多把莫默騙到手,晚上發生了性關係,第二天早上,高璐(未婚妻)找上門來,厚顏無恥說莫默是孫同的女朋友,絲毫沒有感覺一點慚愧。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之前看見一個段子是這樣說渣男:

“你左看像白痴,右看像傻子,上看像頭豬,下看像頭驢,你是社會上的人渣,是糞便的寄生蟲,是男人的敗類”,當一個好人吧,好人一生平安。

老子在《道德經》中把人分為四種種:“一種是聰明勤奮的人;一種是聰明懶惰的;一種是懶惰愚蠢的人;一種是愚蠢勤奮的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是聰明勤奮的人,世界上最糟糕的的是愚蠢勤奮的人。

影片裡的前半部分的孫同,我認為就是屬於第四種愚蠢勤奮的人,在錯誤的方向一直在努力,孫同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創作型歌手,晚上一直在酒吧駐唱,雖然也努力的生活,但是他沒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追逐自己夢想上,而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怎麼討好鄭多多,錯誤的方向,錯誤的努力,到最後就是失敗。

影片的結尾,我認為孫同屬於第一種聰明勤奮的人,在結婚典禮上,高璐因為一張照片懷疑鄭多多和莫默關係不一般,高璐質問鄭多多你倆是不是有事情?鄭多多的回答可定是沒有,高璐不相信鄭多多,由此他讓高璐問孫高,孫高的回答與之前鄭多多想的相悖而持,告訴高璐婚前不止和一個女人搞關係。從那一刻起,孫同想做回真正的自我,

尊崇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想在活在別人的陰影裡,要有自己的一種傲骨。

徐悲鴻去法國巴黎留學,面對洋人的的嘲諷絲毫沒有奴顏媚骨。他很早就出名了,被法國富豪邀請去家裡畫像,果斷的拒絕了;在巴黎美術學院攻讀期間,被洋人稱為“亡國奴的江南布衣”,徐悲鴻面對這種侮辱,並沒有做出非理性的行為,而用優異的成績,讓對手刮目相看,表現了一個民族的崇高氣節和寬廣的胸襟,這種傲骨的精神已經不是個體本身,而是展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氣魄。

初心:鑄造成功的本源是迴歸事物的本真,從複雜到簡單

《華嚴經》中有一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本真的含義?

在新時代裡的解釋是指事物的本源,透過現象看本質,人最開始的天性和原始狀態。

在道家《易經》中提到:“本,元氣,乾坤,宇宙萬物的根,屬先天性的;真,真氣,五行,金木水火土,宇宙萬物生長、發展的元素,屬後天性的;本與真相互作用,形成宇宙萬物的興衰。”

在影片中孫同和莫默在醫院的對話中提到

你不要管別人,你現在就問問自己的心理是怎麼想的。

莫默在影片中就相當於社會的一面鏡子,無時無刻都反應了社會的汙濁,莫默國外留學回來當了銀行的高管,在影片中有一段莫默相親的情節,當時銀行行長給莫默電話,應該是求莫默辦事,她一口回絕了。當時她說:“規矩是用來遵守的,那麼要規矩幹嘛。”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相親


莫默在影片中提到:“我看到不對的我就要說,我就是這個世界的白鴿警察”,莫默是一個灑脫、隨性勇於和社會的不公平作鬥爭,不願意隨波濁流,既然我改變不了世界,世界也改變不了我。

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豆瓣評分7.4《半個喜劇》: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活中經常和正能量、積極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就是充滿陽光,如果整天和負能量、消極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就是充滿黑暗。孫同由於莫默的出現,讓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不只是活得像個人,而是活得像自己的人。記住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

【結語】

《半個喜劇》以愛情和事業為主題,在面對生存法則、情感困境,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堅持自己的觀察和思考。面對社會的複雜,保持自己的初心和正義感,不要讓誘惑迷失了自我。俗話說:“我抵抗不了誘惑,我們可以遠離誘惑”,對於自己的需求,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滿足自己,不要走捷徑,走捷徑的同時前面就是一條死路,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