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宅為什麼多用剪力牆結構而不是用框架結構?

這本質上根本不是一個結構問題,而是一個建築問題,原因是甲方和消費者的選擇,也就是市場的選擇。

框架結構住宅會帶來的問題:

1,房間中可能有柱角突出,影響傢俱擺放。

2,原來的結構是隱藏在隔牆中的,用框架以後,柱子佔的面積導致結構面積增加,使用率下降。

3,可能會有梁突出在房間中。影響層高,美觀,使用,風水(看到這個你們是不是要笑了,忍住)。有的結構工程師說了,這點影響有那麼重要嗎?或者說,這些問題稍微調整一下平面不就能解決掉嗎?現在的住宅市場是個相對充分競爭的市場,經常能看到一個區域幾大開發商同時開發的情況。萬科旁邊就是龍湖,龍湖旁邊還有綠地。開發商壓力也很大,消費者都會貨比三家。所以開發商對住宅的設計都是錙銖必較的,房間的大小,尺寸都是按照使用和傢俱擺放設計好的,大一點多餘,小一點放不下。誠然,沒有戶型是完美的,但硬傷不能有,否則消費者就會選擇別人。如果你是消費者,不會在意這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得房率?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百分之一的得房率就是幾萬塊錢的代價。

說白了,用什麼結構形式不是結構工程師定的,也不是建築師定的,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消費者看不到你用多粗的鋼筋,但是能看到牆角是不是有個大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