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群星閃耀時

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文筆沒得說,文字裡透出來的歷史觀卻不大對路。

人類群星閃耀時

可能跟他學位是文學和哲學,不是歷史系科班出身有關。


他喜歡在描述歷史事件時,把極大和極小的兩件事放到天平的兩端,強調極小的細節影響了宏大的歷史走向。


說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他不斷強調:由於守軍的疏忽,一扇邊門忘了關閉,這座羅馬帝國的首都就此易手。

一扇小小的門,卻引發瞭如此巨大的歷史事件。

人類群星閃耀時

說拿破崙的失敗,反覆強調法軍將領格魯希貽誤了戰機——

“就在那一秒,他沒有做出援救拿破崙的決定,然後整個歐洲歷史為之改寫。”

“那一秒”這三個字反覆出現,次數上甚至有點嫌多——

人類群星閃耀時

這種修辭在文學上非常有戲劇衝突,在歷史事件中肯定不是這麼回事兒。

即使邊門關上,君士坦丁堡也守不了多久了。

格魯希的錯誤決定也不是一秒鐘內能做出來的,也是思前想後的結果。以及放棄馳援是一系列決策的結果,比如,拿破崙選擇了一個平庸的將領統帥軍隊,拿破崙也要負主要責任。


人們都喜歡聽“丟掉一個蹄鐵,亡了一個國家”這種戲劇化掌故,但你也得想——

明天就要去打決定國家存亡戰爭的騎兵軍隊,為什麼馬丟了蹄鐵還沒人知道?


你是軍隊紀律不行,還是制度層面不完善?

是後勤沒有跟上,還是國內戰事吃緊鋼鐵沒有產能?

是士兵連日征戰已經是疲憊之師,還是軍隊厭戰根本無所謂勝負?

你騎兵隊能丟掉蹄鐵,炮兵隊會不會炮彈炸膛?

這都是成體系的。


類似的故事是這幾天大家紛紛刷:

“這都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但你肯定知道這事兒不能主要賴那幾個吃蝙蝠的食客。


人類群星閃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