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金沙縣117個大棚的大球蓋菇迎豐收 農民喜獲“發財菇”


貴州金沙縣117個大棚的大球蓋菇迎豐收 農民喜獲“發財菇”

陽春三月,在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長壩鎮崑崙社區的大球蓋菇基地裡,大球蓋菇陸續成熟,基地正組織附近群眾對已經成熟的大球蓋菇進行採摘,忙的不亦樂乎。

現年67歲的崑崙社區居民劉合碧從2月上旬以來,就在自家門口的食用菌基地裡採摘大球蓋菇,近段時間的務工收入差不多有2000元錢。

據劉合碧介紹,作為老年人無法出門務工掙錢,只是在家附近的基地參與農業生產,採摘食用菌10元錢一個小時,一天下來還是很划算。


貴州金沙縣117個大棚的大球蓋菇迎豐收 農民喜獲“發財菇”


據瞭解,長壩鎮崑崙社區大球蓋菇基地是利用恆大公司建設的扶貧大棚,引進金沙宗義食用菌有限公司創辦,通過基地的建設,既盤活了閒置的土地和扶貧項目大棚資源,引領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精心的管理,117個大棚的大球蓋菇已陸續採摘上市,深受市場歡迎。

據公司負責人黃勝祥介紹,一個棚大約在四至五千斤,現在種了117 個大棚,如果像這樣計算的話,產量大約在250噸右,按市場價格來算也就是6000元一噸,產值大約在120至130萬元。

貴州金沙縣117個大棚的大球蓋菇迎豐收 農民喜獲“發財菇”

在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金沙縣立足實際,把培育和發展食用菌作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有效舉措。

通過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實現了食用菌生產由一家一戶的分散栽培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生產的轉變,品質由單一的平菇發展到以香菇、羊肚菌、大球蓋菇等品種。

據統計,金沙縣從事食用菌種植經營主體也達到12家,累計帶動農戶參與務工和貧困戶就業(分紅)2000餘人,主要銷往廣東、貴陽、遵義等市場,呈現產銷兩旺,快速發展的態勢。(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