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海創匯,瞪羚獨角獸的“樂園” 青島發佈國內首個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五年行動計劃

即便是疫情,也沒有打亂青島培育孵化瞪羚獨角獸企業的計劃。

3月12日,由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海爾集團主辦,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海創匯平臺承辦的“青島市首家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揭牌儀式”在海爾大學舉行。青島市首家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落戶海爾海創匯,《青島市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行動計劃》(2020—2024年)同步發佈,這也是全國首個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五年行動計劃。

副市長耿濤出席活動並致辭。

構建適合瞪羚、獨角獸企業成長的“熱帶雨林”

一個城市的瞪羚獨角獸企業數量業已成為判斷當地新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而在疫情期間,以瞪羚獨角獸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尤為引人矚目。這些逆危機企業緊跟新技術、新模式、新需求、新市場、新投資、新消費的變革,推出新產品、提供新服務、優化新商業模式,積極應對疫情衝擊。

讓更多新經濟企業脫穎而出,這是青島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家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的初衷。

一個企業從初創期到成長期再到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要經歷多道關口,各個階段需要的資源和服務也有所不同。常見的孵化器偏重於初創期企業,主要提供辦公場地。加速器與之不同,特別針對高成長企業,就像一塊磁鐵一樣不斷吸引資源加入,為其提供更大的研發和生產空間,更加完善的技術創新和商務服務體系。

而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發佈的《青島市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行動計劃》(2020—2024年),更明確了青島未來五年構建適合瞪羚、獨角獸企業成長的“熱帶雨林”,形成具備青島產業特色的瞪羚獨角獸產業體系,成為國內領先的新經濟場景培育地、創新要素集聚地和生態創新區的目標和路徑。

根據《計劃》,青島力爭到2024年建設10家集聚效應明顯、培育功能突出的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新培育6家以上獨角獸企業、10家以上潛在獨角獸企業、100家以上瞪羚企業、200家以上潛力瞪羚企業。《計劃》包括總體思路、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以及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以營造良好雙創環境、培育壯大新經濟創新主體為主要著力點,構建有利於瞪羚、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政策和雙創環境,實現瞪羚獨角獸企業發展呈梯隊快速遞增。

據瞭解,青島近年來積極推進新經濟發展,加速新經濟快速變革與創新。2019年新經濟投資增長36.7%,佔全市投資44.6%,比上年提升4.9個百分點,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增長率高達101.8%。青島市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發展迅猛,2019年青島有瞪羚企業478家,總量位居全國第九;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中有6家青島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八、全省第一。

海創匯助力青島成為創新創業新高地

由政府和企業合作打造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這在青島還是第一次。

企業加速器最早於1999年在美國西雅圖市產生,服務對象主要是經過初步孵化並度過初創期,在產業發展實踐中具有獨創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作為海爾五大平臺之一的海創匯,除了提供融資、管理、人力、法律等常規服務外,還能最大程度提供研發技術、工業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渠道等產業資源的對接,從而實現創業項目的高成功率,這是它與一般的企業加速器最大的不同。截至目前,海創匯已成功孵化出2家上市公司、4家獨角獸企業、21家瞪羚企業。

海創匯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正是海爾大企業產業資源及自身開放的生態資源的共享。按照“里程碑”培育計劃,海創匯將以“大企業賦能為基礎的高成功率”為核心,以“尤尼加速營”和“瞪羚實驗室”為兩大主要板塊,依託產業資源、投融資、培訓三大支持平臺層層推進生態服務。未來五年,實現服務青島1.2萬家優質企業,助力千家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以本次活動中進行線上路演並簽約的8家首批加速器“優選項目”為例,不僅有行業專家、資深投資人的現場點評,海創匯還將通過持續開放海爾大企業生態資源,提供投融資、創業空間、創業培訓等一站式加速服務,助力其成長為瞪羚獨角獸企業,打造創業加速的生態圈。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簽約合作,把海創匯平臺開放給更多青島市中小企業,為其全面賦能,助力青島成為創新創業新高地。

同時,青島市首家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落戶海創匯,還體現了青島加快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載體建設,助力“再造一個新海爾”的決心。

3月5日,在海爾集團發展規劃工作專題座談會上,青島提出整合全市資源,全力支持海爾平臺建設,發揮好海爾平臺作用,整合全球資源,將青島打造成為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本次打造的瞪羚獨角獸企業加速器和生態服務平臺,正是推動青島新經濟發展與海爾平臺的同頻共振,將青島中小企業的創業創新在海爾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全球共享格局中放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