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撐企”疫情下的郫都服務業復工復產透視

眼下,全國進入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階段,服務業復工復產的號角也相繼吹響。郫都區各大商業綜合體、餐飲小店、零售企業,各式各樣的消費漸漸“甦醒”,正展現出春天的活力。

截至目前,全區服務業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已累計復工21889家。其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經營主體已復工21;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6家,已復工53家,除3家目前由省市限制復工的影視、娛樂公司外,實際規上覆工率為100%;外貿備案企業已累計復工648家,復工率為100%。

實力“撐企”疫情下的郫都服務業復工復產透視

租金減免與企業共克時艱 企業看到發展希望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近一個月來,郫都區已出臺“撐企”《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16條政策措施》等一攬子政策,支持轄區企業在疫情期間平穩健康發展。

“疫情期間,政府為我們減免了兩個月的租金,4至5月也實行租金減半政策。”吉選超市後勤行政主管馬鳳介紹,為減免中小企業租金,郫都當前對承租區屬國有經營性資產的非國有休閒娛樂、餐飲住宿、旅遊商貿、康體美容及相關製造行業的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2020年2、3月租金全免,4、5月租金減半。“這樣的政策及時有效,大大緩解了我們壓力,對未來的發展我們也更加有信心。”馬鳳說。

此外,記者瞭解得知,針對由其它市場主體建設運營的物業,郫都也鼓勵商協會倡議業主與承租方共度時艱、協商減免緩企業租金。目前,包括萬達廣場、百倫廣場、佛羅倫薩小鎮等都對商戶進行了免租扶持。其中,萬達廣場,免除了所有萬達廣場綜合體內經營商家1月25日至2月29日的租金。

與此同時,為緩解企業用工問題,郫都區商務局、人社局還聯合開展“春風行動”,協助百倫廣場、蜀都萬達廣場等重點服務業企業通過網上招聘招工100餘人次。百倫廣場(郫筒店)人事主管張琪琳表示,目前,已有10人通過網絡招聘方式到崗工作,“這樣的模式有效緩解了我們的用工壓力。”

傳統行業向線上線下結合模式轉型 櫃員變身“帶貨”主播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抖音號,咱們下場直播會在每天下午三點鐘準時開播……”連日來,在郫都區的各大商場,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服裝、美妝等行業的品牌櫃員搖身一變,成為了抖音裡的“帶貨”主播。

在百倫廣場(郫筒店)一家名為木紋的服裝專櫃門前,郭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成了朋友圈裡的“網紅”。每天下午,作為櫃長的郭莉將通過抖音等直播平臺,與手機前的觀眾互動,通過在線試穿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推銷近期潮流新款。“有人來,就有希望。”郭莉介紹,自2月底復工以來,儘管受疫情影響,前來實體店體驗消費的顧客相較同期減少了許多,但也令人看到了人氣在逐步恢復。與此同時,客流量的減少,也相對影響了實體店的銷售情況,為此郭莉嘗試通過抖音等在線直播平臺“帶貨”的模式拓寬銷售渠道。

“直播帶貨的模式對於顧客而言更加便捷、真實。”擁有5年服裝傳統銷售經驗的郭莉結合自己近期的“實戰”經驗總結道,這樣的銷售模式一方面更有利於疫情期間保障顧客的健康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顧客提供更加立體的服裝搭配技巧。“一場直播下來,吸引了400多名粉絲,最少的時候在線開出3單。”郭莉說。

除了櫃員變身“帶貨”主播這一模式,對於傳統商業綜合體而言,面對疫情如何轉“危”為機也成為當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關鍵。

以百倫廣場(郫筒店)為例,就正在向“線上+線下”結合模式轉型。搭乘疫情期間的“互聯網+”潮流的東風,該商業綜合體引導旗下各大品牌導購建立會員微信群,發佈商品信息,做社群分享銷售,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不斷刷新存在感。特別是藉助美團外賣等平臺推出“送到家”服務等舉措,有效破解了傳統商業綜合體疫情下的銷售困境,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消費模式。“這次疫情也使我們傳統的實體商業深刻認識到了互聯網的重要性。”百倫廣場(郫筒店)店長助理賈珊介紹,通過這樣的發展模式,僅超市1至2月銷售額就達3205萬元,同比增長30%。

記者 劉剛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