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縱觀我國曆史,每個時期都會有特別能打的部隊。如戰國時期陝西地區的秦兵、元朝的蒙古地區的騎兵、清初的東北地區八旗、清末時期的湘軍、淮軍等等,可謂各領風騷。但有個地方的部隊從先秦起就一直保持強悍的戰力,那就是廣西兵,近代稱桂軍。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圖:《國民黨十大王牌軍》一書,將桂系第7軍排第二

桂軍之強,是受到公認的。2009年官方出版的《國民黨十大王牌軍》,將由廣西人組成的桂系第7軍排在第二。鮮有人知道的是,除了桂系第7軍,其他9個王牌軍都是全軍美式裝備。軍閥混戰時,很多將領都認為,桂軍比同等裝備下的日軍要難對付得多。以至國軍流傳“寧遇解放軍,不打廣西兵”說法。

若僅僅是軍閥戰爭出名的話,桂軍還不至於被歷史記住,真正讓他們揚名天下的是抗擊外敵戰場上的表現。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1.寧遠之戰:6千桂軍死抵13萬清軍入關

寧遠,山海關外最重要的軍事重地。努爾哈赤繼遼瀋之戰大捷後,挾戰勝之威連克40餘城,直逼山海關。明廷上下一片恐慌,但袁崇煥卻很鎮靜,他對皇帝說:“我能守住那裡,前提是必須給我派6000廣西兵。”

袁崇煥祖籍廣西,深知廣西兵的戰力。從戰爭開始到結束,這6000廣西兵面對13萬滿清鐵騎沒有出現一個逃兵,這在感動袁崇煥的同時,也帶給了他無窮的信心。

整整4天時間,守軍用盡了所有方法禦敵。扔滾石,潑金湯(煮滾的糞汁),什麼都沒有了就用腳踹、用牙咬。總之,沒有一個敵人能站在城牆上超過1分鐘 。最後清軍因努爾哈赤不慎受傷而撤退。這次勝利,不僅守護了山海關,也大大打擊了清軍囂張的氣焰。

在積弱已久的明朝,還能以少勝多打贏清軍的,恐怕只有廣西兵了。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圖:抗清明臣袁崇煥,祖籍廣西梧州

2.廣西兵被稱為“狼兵”,有其原因

廣西兵,當時稱呼為狼兵,來源於“俍兵”,是土兵的意思。他們紀律嚴明,堅決服從上級領導。而且廣西兵多來源於山地,常年的山區跋涉使他們身體素質很好,行軍打仗時體力明顯高於一般部隊。

除此之外,他們在作戰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特的戰術。一般以4人為一組,這4人中有2人專門殺敵,1人割首,1人防守,作戰效率之高令人咂舌。而且大隊伍衝鋒時,小隊伍仍舊緊緊靠在一起。對手一旦進入貼身肉搏階段,就如同身陷死亡的泥沼。如果大隊伍是刺向敵人的匕首,那麼這一支支小隊伍便是匕首上的倒刺!

所以,剽悍的狼兵讓無數的強敵吃足了苦頭。其他對手都只能憑藉人數或裝備優勢來壓制他們。在冷兵器時代,同等條件情況下的狼兵幾乎無對手。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3.淞滬會戰,6萬桂軍為友軍築起血肉鐵牆

淞滬會戰與日軍交火前期,我攻勢頗顯強勁,但日軍站穩腳跟後,我攻勢漸漸疲軟。隨著日本大量增兵(約10萬)抵達,在吳淞口、川沙鎮不足10餘平方公里的地方,中日雙方投入了超過100萬的兵力。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增兵一到,日軍立馬反擊。日軍反攻是海陸空三位一體,飛機、坦克、軍艦的組合轟炸壓制我軍不前。因隊伍擁擠,敵軍甚至不需瞄準即可開火,將士們大量陣亡,戰場上屍橫遍野,如同修羅地獄一般。但是中國將士心中尚存一絲希望:他們知道,有支從廣西千里馳援的部隊馬上就要到了!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1937年10月15日,6支整編的桂軍師團約6萬人開進淞滬戰場。蔣介石興奮不已,認為反攻時機已經到來,遂下令大反攻。然後,蔣不知道的是,我們早已沒有了反攻的實力。最終,在悲壯的軍號聲中,1萬桂軍敢死隊毅然衝在了最前面,為身後的友軍築起了一道血肉城牆。吶喊陣陣、槍炮轟鳴,日軍恐怖的火力網如同死神一樣,無情的收割著前方戰士的生命。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硝煙炮火,桂軍將士發起一波一波衝鋒,倒下了,爬起來,直到再也爬不動;血霧瀰漫,潮水般的將士踩著友軍屍體而過,有死無退,寧死不退!他們明白,背後是早已疲憊不堪的友軍,他們若是倒下了,日軍在整個中國將如入無人之境。但是即便一邊倒的局面,桂系將士依然堅挺了3天。

10月19日,日軍在桂軍集團衝鋒下死傷超過1萬人,防線被大幅壓縮。後方的國軍友軍也獲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為之後的戰略性退守南京奠定了基礎。同時,日軍3個月佔領中國的計劃宣佈失敗。

戰略上是成功的,代價卻是慘烈的。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和裝備上的劣勢,善戰的桂軍在這裡找不到任何有利於己的作戰因素,以致於勇猛的桂軍幾乎是在用生命保衛戰線。僅僅3天,6萬桂軍幾乎損失殆盡。

廣西兵為何稱“狼兵”?淞滬會戰,1萬桂軍為友軍擋子彈

聽聞消息,白崇禧痛心不已。那是他招來的子弟兵,為了國家安危,他們義無反顧地隨他一起到上海抗戰,哪怕不能讓他們人人富貴,最起碼也要把他們活著帶回家鄉。可是就這麼幾天,他們幾乎都長眠於此。同籍的李宗仁,聽到消息也是淚流滿面,哀道:“勇士死國!勇士死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