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記得去年我在電影院看《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的時候,內心的觸動並不是很大。今天再次重溫的時候,我深深地被這部影片感動。我發現影片中有很多值得被重溫的劇情,有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

《夏目友人帳》是一部連載的動漫,至今已有六季,豆瓣評分9.5。《結緣空蟬》是一部劇場版電影,是關於這部動漫十年的回憶與紀念。

電影中出現的人物仍然是動漫中的人物,觀眾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可以對播出的六季動漫進行回顧,就好像重溫了十年的回憶一般。

那個陪伴了我們十年的少年夏目貴志,還有貓咪老師斑,在這部電影中仍然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動,尤其是這部電影還帶來了一絲絲的孤單與離別感。

那些曾經在我們身邊存在過,溫柔了我們歲月的人是否會消失不見。當他們消失的時候,我們仍然還會記得嗎,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

除了電影的劇情和主題,還有其他值得思考的方面,本文將會從人物,電影主題和畫面構圖三方面來淺析這部電影的獨特之處。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人物:每個人物散發出來的溫暖,治癒了屏幕前的我們

在這部電影中,作者綠川幸對每個人物都有著鮮明地刻畫,對人物形象恰到好處地描繪,使得他們都有獨特的人物特徵。溫柔的夏目,即使自己力量弱小,但仍然想要去照顧別人。口頭上不饒人的喵咪斑,卻一直陪伴在夏目的身邊。看起來嚇人的妖怪,但是深入接觸,你也會發現妖怪也是那麼的溫柔,有時甚至會比人更加脆弱。

電影的開頭就介紹了夏目貴志的情況:我從小就能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不過其他人好像看不到,那些東西,應該就是所謂的妖怪吧。

夏目從小就失去父母,被親戚當做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養成了孤單敏感的性格。因為夏目能看到妖怪,便被別的同學認為是不正常的。

夏目脆弱,敏感,沒有朋友,但是後來卻變成了一個無限溫柔的人,一個有勇氣,有擔當,時刻為別人著想的人。

即使是在面對妖怪的時候夏目也從來沒有害怕過,因為他的朋友和貓咪老師都在他的身邊。

貓咪斑,是一隻本來只想要友人帳的妖怪,因為拿到友人帳就能統領樹林裡的妖怪。但是他卻一直留在了夏目的身邊,陪伴著夏目。

夏目也把貓咪斑當做幫助自己的老師,從而叫他“貓咪老師”。貓咪斑性格是十足的刀子嘴豆腐心,即使頭口頭上不饒人,但每次在最後關頭,他總會對夏目出現在夏目身邊,出手相救。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夏目和貓咪斑像極了我們身邊的人,那個口頭上總是說我們有萬般不好的人,那個經常和我們吵架拌嘴的人,那個每次在重要時刻都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就像貓咪斑一樣,給予我們無限的溫柔。

我們每次想起來時,都能夠會心一笑的人,就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支持幫助著我們。我想這就是電影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價值吧,讓我們能夠聯想到身邊的人,從而珍惜他們,珍惜彼此之間的情誼。

轉瞬即逝的相逢與離別,每一個瞬間,我都想要珍惜——王源

這部電影當中除了夏目和貓咪斑,還有夏目玲子,藤原夫婦和妖怪。玲子放棄與人類的交往,和妖怪比賽來獲得他們的名字,以此產生與世界的聯繫。

滋叔叔和塔子阿姨在夏目失去父母后,仍然願意收留夏目,把夏目當做自己的孩子般照顧,給予夏目親人般的愛。

妖怪原來也是一群寂寞的生物,但當他們和人產生羈絆,也會無限的溫柔。

電影刻畫的人物有豐富細膩的情感,能夠讓我們快速聯繫到自己身邊的人。夏目就像鄰家的小孩,貓咪斑就像自家的寵物,而玲子和妖怪,就像生活中那些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即使內心有萬般柔情,也不善於表達。

人的一生,就是在與別人的羈絆和愛中不斷成長,不斷成熟。電影中的人物給予我們啟示和思考,讓我們開始思考生命中的那些人和事。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電影獨特的主題:治癒與溫柔,孤單與疏離

之前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看到電影海報上寫的是“年度治癒佳作”“不再讓你悲傷”,“十年夏目,溫暖如初”。從電影海報的文案上可以看出來,電影主打的就是治癒與溫柔。

從電影整個故事結構和劇情入手,夏目和貓咪斑的情感羈絆,每日吵架拌嘴,彼此需要時就出現在對方身邊。

夏目的同學們,在夏目生病住院時,全部趕到醫院中看望夏目,口中說著“怎麼這麼不小心啊”,言語之中透漏著的都是對夏目的關心與照顧。寂寞的妖怪們,在與夏目一次次的交流中,變成了彼此需要的朋友,有什麼開心或煩惱的事都可以找夏目述說。

作者綠川幸將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描繪的無比溫柔。曾經看過一個對綠川幸作品的評論:善於在悲傷的背景與環境中描繪出一些溫暖而瑣碎的情感故事,無論怎麼樣,很多淡然隨意的小細節也在她的畫筆下呈現出不同的光彩。

在我看來,作者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與溫暖人心的小片段,才可以把人物,把主題刻畫地真實又有溫情。

因為真實的故事,往往能夠打動讀者,引發共鳴,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就能夠聯繫現實,回憶起自己身邊那些感人的故事,這就是真實帶來的價值。

在音樂《只要有想見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評論中,有個高贊評論:有感動,有失落,有溫暖,有悲傷,但都是溫柔的心跳。

夏目曾經說:我想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因為曾被溫柔的人那樣對待,深深瞭解那種被溫柔相待的感覺。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溫柔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因為夏目曾經被別人溫柔地對待,所以也會在心底裡想要成為那樣的人。人的內心一旦有了想法,就會想要往某個方面努力。最終變成自己期待的人。夏目也變成了我們心目中溫柔的人,帶給我們溫暖與感動。

在我看來,除了溫柔與治癒之外,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層主題孤單與疏離。在治癒與溫柔中包含的孤單與疏離感。為什麼溫柔與治癒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內心的缺失。

人與人,人與妖,其實都是孤獨的,正是因為這種孤獨,所以才會需要與現實世界產生羈絆,比如親情,友情和愛情。

夏目的外婆因為能看到妖怪,所以被同齡人疏遠;夏目小小時候也因為能看到妖怪而不被人理解;妖怪總是因為人世間的一點點羈絆,就遲遲不肯離開。

他們都是孤獨的,所以更加想要從別人身上汲取溫柔,當被溫柔地對待之後,又會想要溫柔地對待別人。

就像電影的名字“結緣空蟬”一般,“結緣”代表著相遇與相知,這兩者便是一種緣分。在《夏目友人帳》劇場版的官方聲優見面會上,田沼的聲優對標題做出瞭解釋,“空蟬”就是蟬脫下來的空殼。他對此補充道:人類就像空蟬一樣虛幻短暫。

蟬在的蛻變之前,會在自己的蛹中積累力量,當蟬從蛹中破殼而出時,就留下了空空的一個殼。空殼既代表之前的存在,也代表瞭如今的分離,有種短暫分離,無法抓住之感。

容莉枝和椋雄這對母子的故事,正是對“結緣空蟬”最好的解釋,即使相互陪伴了八年,最後仍不得不分離。椋雄帶著過去的幸福和回憶繼續走自己的路,這些美好的回憶對容莉枝和椋雄來說,無一不是另外一種孤獨與溫柔。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載,在這些時光中出現的人,發生的事,會留存在我們的回憶當中。當時光不斷前行,我們是否會忘記之前一直珍惜的人和事,就好像他們真的沒有存在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而且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模糊。所以我們應該從此時開始,珍惜身邊的人,珍惜他們與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盡全力帶給他們幸福與感動。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畫面:無處不在的構圖審美,色彩與光線的恰到好處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對畫面的最大感受就是清新唯美,乾淨清爽。每一幀的畫面都可以截取下來當做壁紙。

這部電影的主色調是綠色翠綠的田野,清澈的河流,常綠的遠山,茂密的森林,房屋裡的綠植等,全部是用綠色來展現的,給人一種清新大自然的觀感。

作者綠川幸說:“光要打在茂盛的樹叢上,綠色的樹蔭裡住著惡作劇的精靈。光要從雲層裡透出來,鋪在溪水和鵝卵石上。光要標誌著每一條自行車騎過的小路,光要守護炊煙裊裊的村莊。要有樹,綠色的大片的樹,樹邊有供祠,大的小的有名的無名的神靈都得到平等的尊重。要有純淨的天空像海水一樣流動,要有性格飽滿的妖怪嬉笑怒罵,要有另一個平行的空間來盛下生命原始的脈動”。

從作者的這番話來看,《夏目友人帳》劇場版完全按照了他的構圖審美與設定。每一幕的畫面上,都有著明亮的光,光從天空照射到森林,照射到人類與妖怪身上,使得每個人物身上都有種淡淡的光,柔美而不刺眼。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光線照射到深林的每一顆綠樹上,每一顆樹的葉子上,有些葉子反射太陽的光,熠熠生輝。

這些場景不由得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在森林中都住著什麼樣的人,或者什麼樣的妖怪。

綠色代表著新生和生命,代表著希望與和平。綠色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而是一種中性色,是由黃藍兩種顏色糅合而成,在整部電影中承擔了主要的色調。

遠山,樹林,葉子,草地,這些景物的存在,使得影片有種舒適自然不浮誇的觀感,就像置身於大自然當中,觀眾可以隨著畫面感受到微風吹過樹林,吹過草地,從河流上劃過,在人物的身旁舞動

《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的獨特之處

夏目和貓咪斑永遠是一身白色,白色代表著單純,簡單與輕鬆

。白色不像黑色那麼壓抑,在日漫的小清新風格中,人物經常穿著一身白色的校服,給人一種親切陽光的男子形象。

夏目的淡橘色頭髮,也與他的溫柔性格相匹配,一眼看過去,就就給人淡淡的溫暖。

作者和導演通過色彩想呈現給我們的是清新溫柔的治癒風,與人物性格相匹配,同時也想通過綠色呼籲人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表達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結語:《夏目友人帳:結緣空蟬》之所以被人喜愛,除了劇中的人物與畫面,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溫柔和治癒,以及在這個主題下所隱藏的孤單與疏離,讓人們意識到珍惜的重要性。

珍惜身邊愛自己的人,珍惜身邊保護自己的人,帶著他們帶給自己的感動和幸福逐漸成長起來。

作者:南梔醬,願以文會友,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