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工作中必須懂得的20條規則


職場工作中必須懂得的20條規則


1、勤學習與思考

學乃身之寶,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一定要勤學習,勤思考。要學習書本知識,更要向社會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不管是幹小事還是大事,不管與什麼人打交道,都可以學到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學習才能完善自己的思維,增長自己的才幹,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方法。博士如果讓農民喜歡你了,那你就獲得了雙博士學位,否則永遠只是一個博士。

2、行動勝於一切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動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優先,光想沒用。困難再多不要緊,解決一個就少一個。只有行動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日漸出類拔萃。一時沒完全想清楚,也要先幹,在幹中不斷調整修整自己的想法。如果等到你全部想清楚了再行動,機會早失去了。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把握好主動權,早著手、早行動。

3、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

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如果你抱怨環境不好,抱怨哪個領導、哪個主任不好打交道,沒有給自己太多機會,你就要開始反思自己,也許是自己出了問題。想要有所作為,首先要加強自身修煉,改變自己,完善自我,從而去適應環境,改變環境。

要靠智慧贏得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的支持,善於團結一切與你意見不一致的人,為幹事創業營造有利的環境。

4、激情是永恆的資源

遇到困難,千萬不要垂頭喪氣,有了懶惰情緒,想成功就很難。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激情,有激情才可能有想法,有動力,有創造性,有作為。

5、把工作當事業來做

只有把工作當事業做,才會有激情,才能獲得好的結果。把事業當工作做,那麼取得的成績就會很一般。對每項工作要高標準要求,當做事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越做越有味道,才覺得有成就感。你老應付,把每件事情當工作去對付,你很難有成就感,也很難取得成就。

再小的事,只要你把它當作事業來做,一定能找到感覺,一定能找到成功的喜悅。

6、方法從實踐中來

本事是在實踐中練出來的。大家積累了很多知識,工作方法從哪裡來?本事從哪裡來?從實踐當中來。要大膽地去實踐,才能把我們的知識轉換成能力,否則我們永遠只是有知識的人,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們有很多初中生領導博士,為什麼初中生領導博士?初中生理論知識雖然不多,但是他實踐能力很強。

我們讀了書,積累了知識,只表明自己擁有勢能,要把勢能在實踐中轉換成動能,這樣我們的本事就大了。我歷來主張,讀書與不讀書有很大的差別。讀了書,又練出本事,那麼你的本事比沒讀書練出來的本事要大得多,理性得多,科學得多,能夠可持續發展。一定要讀書,但是光讀書不行,一定要練本事。

7、相信自己

信心是成功的精神動力。任何時候都要相信,你有能力解決問題,只要去實踐一定能做成。不要老想著人家比自己強大,遇到困難就沒有前進的勇氣。不要老想著這個事情太難了,我搞不了。既然交給你了,你就要把它解決掉。你解決不了,別人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所以我們要敢於解決困難。

隨著你們工作時間增加,經歷增長,遇到的事情多了後,你們一定會體會到這一點:我相信我能解決,我相信能做得更好。這種信心很重要,這是我們的精神動力和信心。但自信不能自負,更不能自狂。

8、謙虛為上

越有本事越要謙虛,越謙虛,你就越有本事。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與社會各個層面的人相處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要去傷人家的人格,不能口出狂言,不能不屑一顧。都由著自己的性格和脾氣來,這樣不行。可以提批評意見,可以討論問題,可以爭論,但不能傷害人家的人格。你們當了領導可以批評下級,你當了下級,可以給領導提意見,但都不要傷人格。我認為,傷人家的人格是不文明的表現。胸懷大小決定事業的大小。

永遠把自己放低點,別人就會把你看高點。寬容別人,你的路就會更寬,你才有更寬的路可走。

9、善於傾聽別人

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想法,找到大家的共鳴點,找到共同點,這並不是說讓你去迎合別人。要和別人打交道、溝通,要學會善於合作。

我們中國人常常是“三個和尚就沒水喝”,合作精神不夠強,你想你的,我想我的。我們要打破“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定律,三個和尚照樣有水喝,而且要喝得更好,力爭“一加一大於二”,至少“大於一”。一定要在工作中養成傾聽別人、與人合作的習慣。

10、先予,才有得

捨得,是不以得去舍,是一種人生境界。什麼叫功利,就是為了得才去舍。不以得而舍,你才能獲得更大的成績。樂於助人者得人助,善於奉獻者得眾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擁護。遇事多從別人的利益出發著想,這樣更有利於達成你的目標。

比如我們為企業服務,你不服務好企業,開發區怎麼能發展?它們才是衣食父母,它們不幹了,你開發區還有什麼啊?沒有企業,就沒有稅收,沒有稅收就沒財政,沒有財政就沒有政府。

11、搞管理是門高超藝術

搞管理是一門高超的技藝,是全能型的。一旦走到領導和管理崗位上,你就是全能型的,不能因為自己不是學這個專業的,不懂就不學。一定要成為全能選手,才能適應管理這個崗位,否則幹不好。這種能力包括技術、人文、身體素質各方面。要加得起班、受得了累、吃得起虧。

12、沒有服務意識,就不要當公務員

公務員就是服務員。沒有服務意識的人就不能當公務員,即使當了,也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公務員。如果沒有服務意識,企業找你辦事,一定是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沒有這種服務意識,沒有這種動因,就不會很敬業,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積極服務,不僅是公務員的應盡職責,也往往是事業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不同之處。

還有一點,工作中我們要堅持“4個群眾意識”,即要有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感情、維護群眾利益。這一點,我們管理崗位同志們,一定要記得。沒有群眾觀念不可能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利益,所以希望大家做到。

13、永遠的樂觀主義是一輩子的幸福

以後在工作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我們碰到的困難和問題會更多。保持樂觀主義,你會活得有滋有味,哪怕遇到困難,你也會很堅強、很樂觀。我們要學會提得起放得下。

14、時代造就英雄 時代造就人才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很好,這個時代給你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你能不能成為人才,關鍵在於自己。一定要在這個時代中練就成大才。這次我們招聘,精挑細選,從全國知名高校選拔,目的就是讓大家成為棟樑之才。

15、始終將批評當財富

不管是領導批評還是同事批評,還是外人批評,都要反思、檢討自己。如果沒人批評你,你就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問題。批評是財富,自己的問題,別人幫你剪了一刀,把問題暴露出來,要感謝人家,再來認真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心理上一定要接受批評。批評得對,必須有則改之,即使批評得不對,也無則加勉。

16、擔當是有作為的基本品質

大事小事都要敢於擔當,推卸責任者,絕對不可能成大事。同事之間,領導佈置工作,自己不要推,主動扛下來,領導看到你扛著,就認為你是好同志。批評也是一樣的,大事你要扛得起,敢於上;批評你也要扛得住,不能一批評你,就說那不是我的事,不能見事不對,就開溜,就推卸責任。敢於擔當是多方面的,敢於擔當是有作為的基本品質,大擔當才有大作為。

17、善於抓主要矛盾

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使你的工作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要學會彈鋼琴,鋼琴裡有最強音,有賞心悅目的美妙篇章。如果沒有,那這首曲子是不成功的。

所以我主張大家多讀一下毛主席的《實踐論》、《矛盾論》,這是兩篇很好的文章,讀好讀透了對你搞工作而言是最好的武器,就掌握了工作方法。

18、宏觀與微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我們在宏觀問題上一定要頭腦清晰。同時,能把具體工作做好、具體工作方向把握對的人,他的宏觀思維一定是清晰的。我們不能被具體的事務纏住了思維,但我們往往會被動地成為這種人,被具體的事務所折磨、糾結住,始終走不出來。時間長了,人的思維就受到侷限。所以宏觀問題上頭腦要清晰,微觀問題上要腳踏實地。說得好,幹得要更好。思維要上去,事情要落得了地。

在工作中,我不贊成把主動權交給外腦。一個成功有作為的人一定是將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上。如果你對事物沒有自己的認識,總是依靠他人給予意見,那麼一定會犯錯。一定要對事物有所研究,掌握其規律,不要求吃透,但是方向一定不能出錯,方向盤一定是準的,具體的再找專家來論證。戰略靠自己,技術層面找專家進行論證。

19、自己欣賞過程,領導只要結果

完成一件工作,過程很精彩或者是很痛苦,過程留給自己去欣賞,領導永遠只要你告訴一下結果就行了,你不用匯報過程。總結經驗的時候再仔細談具體的過程。

20、善於做團結的工作

要團結上級、同事和下級。團結是一種能力,一種品質,一種胸懷,一種智慧。在工作中,事情做不好就推卸責任,認為自己都是正確的,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要與領導處理好上下關係,即使領導苛刻一點,也要團結領導,這不是告訴你迎奉拍馬,而是要善於團結。我們在做事過程中也要把環境營造好。


職場工作中必須懂得的20條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