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受益人》以喜劇的方式書寫悲劇,充滿了黑色幽默的風格,反映了小人物悲苦的寫照,揭露了現實社會的不平等,具有深刻的意義。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近年來,網絡直播吸取和延續了互聯網的優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供人觀看的實時直播,在中、青年群體中廣受青睞。網絡時代的技術革新為大多數受眾提供了一個消遣娛樂的平臺,形成了網絡的互動機制,從而將個人化的私密行為轉化為大眾化的公開行為。

影片中的嶽淼淼沒上過什麼學,更談不上知識儲備和文化內涵,在網絡環境中,她瘋狂為大家輸出“雞湯”式的人生哲理,努力打破自己和現代都市生活之間的隔閡。網絡的即時性讓她擁有了大量的粉絲,他們在網絡平臺上眾說紛紜,使她成為了一名“網紅”,也將“直播女”這一具有標籤化的符號進行了還原。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在直播間的炫彩光影背後隱藏著嶽淼淼的焦慮與困擾,這也是各大直播平臺中萬千女主播的影子: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說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孤身前往都市打拼,老家還有需要贍養的臥床父親和遊手好閒的弟弟。在直播中,她談錢不談情,靠直播打賞賺錢也成為她唯一的經濟來源,鏡頭前她八面玲瓏的真實寫照也從另一方面也反映著自己艱難困苦的生活。

與大多數主播一樣,她們有著天賜的容顏,卻困囿於眼前的生活和身後的束縛,在美麗的外表後藏著無數的心酸與疲憊。作為底層人物的邊緣化形象,他們往往渺小、無力、或在他人的陰影之下,他們在面對自己生存的處境時有著不得已的苦衷,無法逃離,只能選擇迎難而上,或負隅頑抗,又或垂死掙扎。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直到嶽淼淼最終選擇以一種本真的態度告別網絡世界時,她一改往日濃妝豔抹的裝飾,在直播中卸妝這一真實的行為,褪去了自己的“偽裝”,將自己所處的真實生活情況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粉絲面前,樸素卻又力量,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和重新開始的方式呢?導演通過聚焦刻畫嶽淼淼在直播前光鮮亮麗的生活和現實中不安內心世界或心理活動,也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對抗、一種矛盾。

電影以“行車記錄儀”這一第三視角進行窺探,使得影片在情感和敘事結構上更加豐富和飽滿。冰冷的行車記錄儀,將整個事件進行還原,記錄了被忽視的溫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向我們展示了行車記錄儀下透明的社會,具有現實意義,同時以揭示社會現象,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以此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從而帶給人們更多的思考。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行車記錄儀不僅僅是滿足獵奇的心理和窺視的私慾,而是它本身所呈現出來的影像具有一定的嘲諷性的意味,反映出個人化的私密行為和當下生存處境的焦慮與不安。

在影像中,“他們的愛情始末沒有人知道,但是行車記錄儀還記得”,吳海在監獄中向淼淼坦白一切,他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鍾振江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絡女主播淼淼,決心醞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的故事。

以行車記錄儀的視角去觀看這個魔幻的社會,完整記錄了吳海的陰謀和他與嶽淼淼之間的情感走向。影片無形中充滿著窺視與被窺視、悲憫與戲謔、正義與邪惡這些對立的元素,給影像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力。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二人的愛情因謊言開始,吳海與淼淼順利成婚,表面看似甜蜜幸福,背後卻掩藏著吳海和鍾振江二人的別有用心,這些則表現了小人物滿滿的心酸和無奈,荒誕中透著逃不過的宿命。

影片中的主人公吳海、嶽淼淼、鍾振江皆與水有關,導演用“水”的意象來表現主體的慾望表達。故事聚焦於長江上游地區的中心城市——重慶,三人的命運糾葛也再此展開,嶽淼淼拔完火罐背部留下的印記足以說明她的“溼氣”很大;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吳海假戲真做,並騙嶽淼淼簽下受益人為自己的保險單,一心想要在鑽石灣找到歸宿;鍾振江因為挪用公款而深陷泥潭。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為了籌款填補漏洞,想通過吳海用”殺妻騙保”的方式來讓自己擺脫困境,同時也讓吳海能擁有讓自己患有哮喘的兒子活下去的”鈔能力”。而電影高潮之處則是三人在湖裡用力撕扯,這一切都與水有著密切的聯繫,也與主體的行為產生了相連的符號。

無一例外,每個人都想通過最捷徑的方法獲取到自己的利益,走向成功。

電影在以貪汙公款為緣由的基礎上,呈現出殺妻騙保對於人性的改變。荒誕離奇的故事、漂泊的草根性、規訓性的隱喻帶來了一種現實性。

《受益人》| 假婚騙保?一場低產階級的逃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