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

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市,英文名為: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 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1167年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 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

牛津共有38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係就像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那樣,採用聯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為保證學術自由),其中大多數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準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學科。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的地標——卡法克斯塔

牛津的學院系統產生於大學誕生之時,並逐漸成為牛津市獨立機構的集合體。與大多數其他大學組織結構相似,牛津大學又根據專業分為不同的系。系通常在研究生教學中扮演主要角色,提供講座、課程以及組織考試。系也通常是被外部機構包括大型研究委員會資助的研究中心。

截至2017年5月,牛津大學現有4個學部:人文學部(Humanities)、社會科學部(Scocial Sciences)、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學部(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Life Sciences)、醫學科學學部(Medical Sciences),學部下設獨立的中心和研究所等。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後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於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大會堂就在牛津

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說:"我認為大學精神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對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開的辯論"。牛津大學所體現出來的大學精神就是,首先對卓越有絕對的追求,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上,都永遠不會安於現狀,持續地追求做得更好。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鳥瞰

牛津大學與城市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大學不僅沒有校門和圍牆,而且連正式招牌也沒有。牛津有一箇中央學校(包括校和系圖書館,以及科學實驗室),38個學院以及7個永久私人公寓(Permanent Private Halls,PPHs)。這些學院並不只是宿舍,而是實質上負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有些學院只接受研究生,這些通常都是近一個世紀建立的新學院,例如Wolfson College。而有一個學院根本就不招收學生,那就是All Souls College。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與城市融為一體的牛津大學

牛津產生了至少來自8個國家的12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其中13位來自基督堂學院),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2019年3月,牛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69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十)、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

牛津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四、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特別的是,牛津大學於2017-2019年連續三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一。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聖艾得門學院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新學院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嘆息橋”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聖瑪莉教堂的尖頂

在牛津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文化代表。其中阿什莫爾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建於1683年,是英國第一座博物館,比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早70年,現為英國第二大博物館。其它包括牛津故事博物館、科學史博物館、庇特河流人種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大學自然歷史博館等。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的艾西莫林博物館

牛津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於1602年開放,比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早150年,現有藏書600多萬冊,擁有巨大的地下藏書庫。劍橋也有近100個圖書館,藏書約500多萬冊,每年購書經費約300萬英鎊(摺合4000多萬人民幣)。根據1611年英國書業公所的決定,英國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圖書都必須免費提供一冊給牛津和劍橋的圖書館,至今如此。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最大的博德利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