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找錢”的路上,留學生怎麼剪頭髮的錢都沒有了?

都說留學很燒錢,一年學費常常20w起跳,然而學費交完了,花錢的日子可一刻沒停!真正讓留學生大呼:“錢都去哪了”恐怕是留學之後的生活。

出國留學之後,經常感覺錢更不禁花了,50rmb沒聽個聲響,坐幾站地鐵就沒了。

所以在考慮留學費用的問題時,不光要考慮到學費,還要考慮各項隱形支出,看完下面幾項留學生隱形消費彙總,讓家裡再多開幾座礦吧!

醫療費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道理,但留學生在出了國以後,卻很害怕自己生病。別說是看病了,光是叫一次救護車,都心疼的不行。

這點在加拿大留學的學生最有體會,全民免費的醫療體系是不是很誘人,可這並不包括留學生這個群體。

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感覺看個病都成了一件高消費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醫療花銷都能報銷,牙科和眼科就不在這個報銷範疇內。

友情提示:出國之前把身上的小毛病治好、把你自己養成壯實又可愛的小豬仔再出國門,不然國外的醫院分分鐘讓你花光積蓄不是夢。

放假費用

在學校放長假期間,很多留學生都不會只留在校園裡,特別是在寒假這段時間。

國外休假期間待在校園,留學生必須支付額外的住宿費。當然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是,學校休假期間,留學生需搬出校園,開學後再返回校園居住。

如果留學生選擇回國,那麼航班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花銷,不過和度假相比回國的機票錢根本不叫事。

走出了校園各種社交費用也是要額外準備的,像是你們要住的酒店、預定的餐館、各項活動都離不開錢,所以大部分留學生在寒假都選擇回國,這不光是因為寒假時間很長、正值中國的春節,還因為高消費能躲就躲的心態。

交通費用

到了國外你會發現,國外學校的宿舍都是供不應求的。如果恰巧走運住宿舍,恭喜你這個幸運鵝沒有往返住處的交通費用,又省一筆。

不過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在校外租房住,這時候你就又“喜提”了一項隱形支出——交通費。

可不要小看這項支出,出了國,不要還活在國內2元起跳的地鐵幻想中,雖說人家也是2元,但國外可是2英鎊、美元啊,地鐵一張月票也要好幾百人民幣。

千萬不要想著打車,尤其是在阿姆斯特丹和日本,一公里30多人民幣,國外的出租車是給有錢人準備的!乖孩子,聽跳跳說,還是去做公交車吧,如果你願意的話自行車更好。

教材費用

在國內的時候,一學期的書本費差不多幾百塊到頭了,再不濟一千也差不多。可國外的書本貴的讓你想像不到,一本新書就要上百,勤儉持家的好孩子們就想到去買二手書,可沒想到二手書也不便宜。

第一次意識到知識是如此昂貴,默默的回到了圖書館。不過好在聰明的我們想到了借書拿去複印,雖然也要花上一筆,但總比買的要便宜。

另外,國外的文具價格也不便宜,怎麼說光是文具一年也得花上幾張毛爺爺。

理髮

個人生活支出中有一項是你怎麼也想象不到的:理髮,這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到了國外就變成了一檔“高消費”,國外的Tony老師我們也請不起了。

從前在國內的時候,路過了理髮店,總是要洗剪吹來一套,可到了國外這是什麼日子?

留學國外的男生更是深受其害,剪個頭髮要十幾鎊,而男生頭髮的修剪週期又短,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小費習慣

西方的國家,都有小費習慣,這無形之中讓很多留學生倍感壓力,經常忘記付小費也讓很多留學生在一些場合中鬧出了一些“尷尬”的事情。

但其實國外對待小費這件事的態度各不相同,像是美國、法國、印度、泰國這些國家都是必須給小費的;在日本、墨西哥、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小費是可以不給的;新加坡則是禁止給小費的國家。

如何區分要不要給小費,可以留心一下在餐館就餐時,服務生有沒有添水的這個動作,所以一般情況下快餐店都是不用給的小費的,自助餐服務員來倒水了,就都要給小費。

在乘坐出租車時,則需要額外支付小費,可以根據司機的服務態度來定,金額數在費用的10%——20%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用打車軟件叫的車,小費的標準就會更低。

最後小費給多少又難到了一些留學生,謹記一個原則:量力而行,學生10%——15%給可以了,正常情況下是不建議給10%以下的小費的。

上面所提到的費用可能只是一部分,真正所需要的費用可能要等你到了國外才能遇上,希望各位準備出國的小夥伴,能提前規劃好所需要的費用,不要讓突如其來的費用問題殺個措手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