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陰山南北廣袤的草原,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聚居之地,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党項、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先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這裡發現了著名的“陰山岩畫”,巖畫面積最大的是烏拉特後旗大壩溝口石頭上的正方形巖畫。在烏拉特後旗除了古代的陰山岩畫外還有一種現代人首創的獨特壁畫——陰山石粘畫。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烏拉特中旗奇石資源豐富,陰山石粘畫是傳統繪畫與戈壁石粘合在一起的立體圖案,以形狀各異 、內涵豐富、五彩斑斕、造型獨特、石質細膩而著稱。陰山石粘畫內容豐富、場景生動,景中有駱駝、鴻雁、羊群、蒙古包、勒勒車等草原美景,蒙古族婚禮,馬頭琴、騎馬、射箭、摔跤等生活場景,充分體現了蒙古族的生活習俗和濃厚的地域特色。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圖/牛菲菲

陰山石粘畫是目前國內首創獨特創新藝術的壁畫,無打磨修改,無染色,是純天然手工製品,是收藏和饋贈的佳品。作為烏拉特中旗的民間藝術品,陰山石粘畫深受人們的喜愛,受到廣大奇石愛好者的收藏。2017年,陰山石粘畫作品被巴彥淖爾市評為“優秀旅遊商品”;2018年被列入巴彥淖爾市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內蒙古2020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主場活動在內蒙古展覽館舉辦,陰山岩畫的創作人任蓮蓮帶著她的陰山石粘畫作品來到現場,據她介紹,這一幅幅的原生態、寓意深遠的石頭粘畫,都是她在蒙古國做生意時,無意中接觸到的樹化石而萌發的靈感。她將那些不起眼的小石頭粘在一起,製作而成。後期她發現用當地戈壁石製成的奇石粘畫也不錯,便到烏拉特中旗、後旗的戈壁灘上撿石頭。一有時間就擺弄作畫,最早是製作了《西遊記》石畫,畫裡有唐僧師徒、白龍馬、白骨精等26個人物。隨著技藝的不斷提升,又製作了許多體現民族特色的石畫,比如陰山山脈、秦長城、駱駝、鴻雁、羊群、蒙古包、擠奶的姑娘、勒勒車、喝茶的額吉等,還有葡萄、花籃。後期她製作的《清明上河圖》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原石粘畫,並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長原石畫”紀錄。另外其製作的《水滸108將》在2010年創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採用原石粘合水滸108將的世界紀錄”。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圖/牛菲菲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玩石頭的17年中,她投資1000萬元打造了產、加、銷一體化奇石產業鏈。至今,她已經制作出了6000多幅奇石粘畫,個別作品遠銷海外。

陰山石粘畫:國內首創的獨特壁畫

如今,製作奇石粘畫已經成為任蓮蓮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有了自己的玉之源文化有限公司後,不忘把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先後免費培訓出100多名學員,其中有43名在她的公司裡工作。任蓮蓮老師在推動創新創意,推廣非遺文化的同時也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