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全球至暗時刻,我還是得先放幾個段子,撫慰大家和自己的神經:

今日最佳:


1)你梭哈了美股,我重倉了原油,小明allin了比特幣…週末大家天台見。

2)全球多地已經跌入技術性熊市,呃,其實也可以把“技術性”3個字去掉。

3)每股熔斷歷史上只發生過3次,上一次熔斷追溯到2020年3月9日,那天的記憶很深刻,彷彿就在幾天之前。

4)才二十幾歲就看到巴菲特89歲看到的場景,門票幾十萬值了……

5)當你接近回本時,反彈嘎然而止;當你獲利出局時,黑馬橫空出世;當你自鳴得意時,空襲如期而至;當你身無分文時,好股遍地都是。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這市場的風浪,不是我們小投資者攤手,連巴菲特老人家也發話,“我活了89歲沒見過這場面”。真·活久見。

美股一週2次熔斷,全球多國“跟熔”,疫情全球蔓延是助推器,引發系統性流動風險。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看看全球資產。去年和今年至今的表現,左右遷移,唏噓不已。2020年風險資產大幅下跌,紅的只剩避險資產:比特幣、黃金、債券、日元。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問題是今晚黃金、比特幣都開始閃跌,國外債券也在下跌。

這代表美元的流動性危機,拋售資產換成美元。市場似乎找不到錨。

可以說,目前是全球至暗時刻,市場已從交易模式進入恐慌模式,不再試圖為風險定價,只求規避風險。現金為王(現金還是負利率……)。

看圖,今年以來中國股市表現比海外強很多,但全球如此,我們也需要重視一下系統性風險。所以之前在A股獨立日說短期謹慎,大家系好安全帶。據說今天中資美元債已經出現了一些拋售跡象。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之前我們出掉左手的科技成長基金沒想到躲過這麼大一場風險。而短期,右手的低估價值恐怕也免不了受衝擊。

好在我們A股的估值本來就在低位,不怕開水再燙。但短期風險偏好和外資流動性也受影響,港股恐怕反應會更激烈一些。


相對美國前兩次牛市終結期間估值,當前A股估值優勢依然明顯: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現在美國措施不及預期,歐央行沒有降息,股市都立馬“死給你看”,希望接下來能有有力舉措。而相比之下,我們的政策空間是充足的。


恐慌模式下,只求避險和變現流動性,還有啥辦法?

總結幾個思路:


1)配點債,等全球新增案例見頂了,再切換過來。


2)日元避險,應該還行,但拿現貨並不划算。回顧《日元為啥是避險資產》。


3)流動性風險下,黃金先跌後漲。

參考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金價,走勢和當前的金價的表現本質相同,值得借鑑。

參考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金價,走勢和當前的金價的表現本質相同,值得借鑑。

所有的國家,經濟出現崩潰的時候,仍是把黃金賣掉用美金還錢,美元變成最好的資產,美元被動升值。

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當時歐洲迴流了5千億美金到美國,美元被動走強,所以08年有一波美元指數從70漲到90;與之對應黃金暴跌了30%,一路跌破了1000美元/盎司,那一波下殺出好多投資者。

再往後,才是美聯儲撒幣印錢,把美元指數打下來,黃金從700美元漲到1920美元。

安信證券解讀,回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當時雖然美聯儲在2008年1月22日-10月25日連續6次降息325bp,但依然難以扭轉大幅下行的通脹預期,導致實際利率大幅上行,金價大跌。


最終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開啟QE1並在12月16日美聯儲痛下殺手,降息75bp到0.25%,才扭轉頹勢,使得名義利率大幅低於通脹預期,把實際利率拉下來,金價才得以趨勢上行。




只想做個普普通通的金融民工,市場卻非要我們見證歷史。


本來,我今晚兢兢業業準備了醫藥指數的圖譜,並答網友創新藥指數的投資價值分析,但這場面下,大家安安神兒。我還是後面再放出吧……劇個透:

全球股災熔斷至暗時刻,這三類資產債券、日元、黃金還管用嗎?


此次疫情是助推器,無論人類“活得久”的核心需求和政策面上,醫藥行業、創新藥、生物製藥等方向值得長期投資。調整下,我們剛好靜心研究好標的,做好功課。


勿忘初心,優質資產跌下來,就是機會。問題,手裡有現金才是老大。


繫好安全帶先,顛簸不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歷史證明,往往至暗時刻,也是在黎明之前的。


一位掃地兵的基金投資筆記,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號任何文章的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