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過去曾有多少報導說明了對視的魔力,有人說幾秒鐘,有人則是說幾分鐘,彷彿人們只要鼓起勇氣望進對方眸子裡,就可以獲得一生一世的情長。

《燃燒女子的肖像》說的便是這麼一個故事。畫家瑪麗安娜被委託要在艾洛伊茲不知情的狀況下畫一幅結婚肖像畫,艾洛伊茲一開始出現時,走在瑪麗安娜前頭,直到風吹下她的連衣帽才露出了她的後頸,這段瑪麗安娜的跟隨視角塑造了艾洛伊茲的神秘與疏離感。瑪麗安娜白天陪艾洛伊茲一起散步,晚上則憑著腦海中的記憶作畫。光是這個過程就極其挑逗與曖昧。畫面捕捉了瑪麗安娜的眼光順著艾洛伊茲的耳廓流淌,躍至她金色的髮絲,瑪麗安娜斂眼細察她手指的紋理,兩人間超越友誼的情意依舊找到了隙縫滲進心裡。瑪麗安娜跟著艾洛伊茲上樓,樓梯轉過一個又一個平臺,像是兩人千迴百轉的小心思,只可惜這樣的心情太晚被揭露。

流轉於兩人之間的波光,經過了幾次意義上的轉換,最一開始是非自願的目光,瑪麗安娜因為工作需要而抓緊所有可以窺視艾洛伊茲的機會,艾洛伊茲則是察覺了這目光而回眸,這一來一往之間是兩人最初的無聲對白;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襬,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凝視」的美學與其中的權力分配,是否能有更多可能?《燃燒女子的肖像》的製作團隊幾乎都是女性,主要演員群亦是,然而屬於男性的幽魂卻依然在這個島上、在這個屋子裡遊蕩。瑪麗安娜的畫作是為了給艾洛伊茲未來的伴侶「鑑賞」,她悉心感受對方胸口起伏帶來的陰影變化,仔細繪出艾洛伊茲眼裡的靈動神韻,作畫的過程中她呵護這段愛情,卻也同時撕毀這份情意。她將自己的愛意反覆塗抹,從白紙上的曲線碳痕到畫布上的深淺交錯,一切情愫都將化成某個男人眼裡的倒影。兩人在這時而靜默、時而調笑、時而激情的繪畫過程中,釀出了屬於彼此的記憶,卻將臣服於某個男人的凝視。

而男人憑著一幅肖像畫就能決定未來伴侶,也呈現了當時社會對女人的期待──要能上得了廳堂。對人們來說,女人的價值就在於她平滑的肌膚與身子裡的子宮,男人被賦予傳宗接代的使命,而那些無法生育的同性戀者不論男女都被唾棄。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這樣的悲傷一如這個小島帶來的「地利之便」,這裡與世隔絕,她們被留在這裡,同性的情愫才能安然涓成。這樣的不被打擾是否也暗示了某種遺棄的氛圍?同性愛情是如此不容於世,即便今日仍是社會爭論的焦點,許多國家的同性伴侶也尚未盼得同性婚姻合法化,更何況是有些遙遠的十八世紀呢?

瑪麗安娜的畫家身份,亦對當時的價值觀帶著反叛與衝撞。即使到了今日,女畫家依舊比男畫家少,在一個小小的畫室裡,又或者將距離縮小至畫師與模特之間,那反覆不斷的注視與瞥眼,即是一種象徵性的掠奪。小小的畫筆就是畫師的權杖,東方有毛延壽的醜化,西方有小漢斯荷爾拜因的美化,畫師眼中的模樣幾乎是後世認識歷史的依據。片中提到女畫家不能畫男性裸體,這不只是因為禮俗的限制,更是因為如此的權力翻轉過於顛覆人們的想像,「男性怎能被女性決定自己的模樣?」更遑論將最羞恥與隱秘的一面示人。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進一步來說,這不完全是性別的鬥爭,更是權力大小的呈現。有權者能花錢買畫、請人作畫,他們穿著華服端坐,只為留下最好的模樣,而那些穿著寒風、走在街頭的黎民遊人則被現實主義畫家擁抱,他們沒有被仰視,但也不是被俯視。

美好時日隨著艾洛伊茲的婚期逼近而變得緊繃,瑪麗安娜經常看到艾洛伊茲穿著白紗的幻影出現在走廊盡頭,白紗代表著婚姻,也被期待代表著幸福,然而這樣的艾洛伊茲卻被周圍的黑給包圍──就像她擔心的,對於婚配對象的未知始終是當時女人最為恐懼的魅影。瑪麗安娜總逃避這樣的畫面,直至她離開的那天,她回頭看了艾洛伊茲,正視這份美好,正視失去,也正式失去。瑪麗安娜的離開與回頭不代表永不相見,卻必定是永遠的失去了。在三百多年前,我們無法期待一個太過完美的故事,如果無法長久,那至少留下道別,不論是悲愴的或失措的。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這段告別相信令許多人心碎。這也是本片劇本精彩之處──對於希臘神話「奧菲斯與歐律帝斯」的翻玩與呼應。片中將奧菲斯的回頭解釋為哲人的選擇,而非無心,亦非焦急地想看看愛人。不論是死亡或離別,人們總難確實地面對它們,而這些傷痛將會永遠成為心中的一道坎。直視分別的那一刻,或許人們會意外捕捉一生中最為情濃之際。片中對這則神話的詮釋我非常喜歡:人們期待喜劇,期待美好的結局,卻經常只有悲劇、只有遺憾會長存記憶。是否人們對於痛苦的感知更深?從被忘情注視的那人的角度來說,是否那種扎心的酸楚才是對方自私地想留給自己的最後禮物?

本片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艾洛伊茲的臉上,這一分鐘的情緒波動所帶來的臉部線條抽動與喉頭的滾動,彷彿當年分離帶來的裂口再度滲出血來,但接著瀉出的是往日的美好記憶,她的抽泣漸止,臉頰放鬆,唇角微勾,這一分鐘的精彩演技完全道盡愛情的美好與現實的艱難。幸好,這個故事終究不是那麼殘忍的,瑪麗安娜將這般光景盡收眼底,看見她在無人知曉的地方舔拭過往,那段感情那樣傷感,卻又讓人願意以一生的悲苦來想念,不悔曾經那樣地去愛。

《燃燒女子的肖像》:凝視一瞬,記憶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