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清、民國建築,歷史藝術價值,省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彌勒寺

彌勒寺,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湧泉莊鄉彌勒院村內,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間,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七千平方米。該寺院訂建築分佈南北一條中軸線上,從前至後依次為山門、前殿、正殿,各殿的距離較長,院落寬大。山門、前殿(彌勒殿)建於清乾隆年間,正殿(大雄寶殿)為民國十五年後建。

屬清、民國建築,歷史藝術價值,省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彌勒寺


  彌勒殿座落在平臺上,單簷硬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樑架為五架樑,磚木結構,前出廊。殿頂起背,獸吼走邊,殿西有空缺房4間為禪房,殿東跨院有正房四間,為禪房,有東下房五間為伙房,院內有水井一眼,供僧眾遊客飲用。殿前出廊裡左右各有點(扁鍾)一面,上鑄寺年月,佈施弟子,經紀人等。殿內中塑大肚彌勒佛,笑逐顏開、袒胸露腹、雙手扶膝、神態和善。彌勒佛背後有一-,臺上坐南面北有站立的送子觀音。

屬清、民國建築,歷史藝術價值,省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彌勒寺


  後殿(大雄寶殿),座落在月臺上,面闊七間,進深二間。該殿為單簷歇山布瓦頂,殿頂起背,走邊大獸,吼吻追逐,背正中有一風磨銅塔,高6尺餘,可以避雷,寓意鎮妖。大殿正中簷下懸一大匾:“大雄寶殿”,為清代黃莊舉人五世民書。中間3間為釋迦殿,殿正中須彌座上塑釋迦牟尼佛像,釋迦牟尼左前站阿難,右前站迦葉,左塑騎青獅的文殊菩薩,右塑騎白象的普賢菩薩。殿內均有精美細緻的佛教壁畫。

屬清、民國建築,歷史藝術價值,省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彌勒寺

大殿內保存有木雕隔扇唐朝故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屬清、民國建築,歷史藝術價值,省級文物,河北張家口蔚縣彌勒寺



據傳,建造彌勒殿時,有人想偷走堆放著的檁條,當偷兒好不容易拉起來時立刻就肚子疼,並且眼前四面都是高牆,不能走出。可是當偷兒放下木頭時,牆又不見,殊為異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