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公益平臺:文化上市公司

文公使命:讓文化為資本領航

W X I D:Cultural Companies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摘要:作為科技題材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承繼紀錄片常規故事化敘事手法的基礎上,凸顯自身獨有特色,即故事化敘事不再是為了詮釋科技,而是注重突出科技創新中人的價值。此外,《創新中國》還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讓聽眾再一次感受到配音藝術家李易的聲音,實現了對大師的緬懷,也是紀錄片《創新中國》的情懷所在。



提及紀錄片的敘事,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故事化敘事。故事化敘事確實是紀錄片呈現鏡頭、表達思想和吸引觀眾觀賞興趣的重要方式,也是揭示紀錄片真實事件背後規律性和本質真實的手段。[1]對於人文歷史題材類紀錄片而言,從個體以及歷史的維度敘寫故事,是一種較易操作和可行的策略,因為個體身上的故事和歷史時空中的故事很容易尋找與挖掘,但對於科技題材紀錄片而言,限於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等主題的專業性、系統性、理性深奧和大量數據的呈現,其故事的尋找和挖掘就不會像人文歷史題材紀錄片那麼容易了。但多數科技題材紀錄片仍然在想方設法地尋找和挖掘故事,因為故事在吸引觀眾的收視上、詮釋複雜的科技原理和科技術語等方面具有獨到的功效,也更易於被 人們接受。當然,也有極少數科技題材紀錄片在故事化的敘事上是有例外的,不使用故事化敘事手法的科技題材紀錄片,一定是那些科技內容已經較深入地契合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其科技內容也較容易被人們理解和運用的紀錄片。筆者曾在研究央視科技題材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時發現,“去故事化”的敘事策略恰恰是該部紀錄片的獨特做法。[2]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科技題材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敘事手法上承繼了紀錄片共通的故事化策略,這點毋庸置疑,但該片在故事化敘事手法的運用上有何顯著特色,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

《創新中國》是一部典型的科技題材紀錄片,該片關注的是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製造、生命、能源、空間與海洋等深具影響力的領域,在宏大的國際視野中探討中國科技的創新成長以及由此給全球科技發展帶來的影響。該片不僅在內容上關注到中國最前沿的科技創新領域,而且在製作過程中,也創新性地使用了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是世界上首部採用人工智能配音的大型紀錄片。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科技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各行各業都在儘可能地使用這項前沿科技,紀錄片《創新中國》 在實踐這項前沿技術時獨具匠心,受到諸多紀錄片製作者和評論者的稱讚。

2018年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科技領域的創新是最能夠彰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重要成就的標誌之一。當今中國能夠在光量子計算機、空間站計劃、智能製造、3D打印、無人駕駛、物流無人機、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技術領域得以飛速發展,離不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本文無意於從宏大的時代背景出發來解讀該片的實踐價值,而是著力從敘事文本的角度,去解讀該片在故事化敘事方面的獨有特色,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時代紀錄片如何利用新型的科技手段來實現創新。

一、凸顯科技創新中人的價值

一般而言,科技題材紀錄片運用故事化敘事策略,更多的是為了詮釋複雜晦澀的科技原理,使人們對紀錄片產生觀看興趣。《創新中國》確實達到了這樣的意旨,但又不僅僅如此。《創新中國》中所呈現的科學技術,有的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如光量子計算機、空間站計劃等。對於這些遠離人們日常生活的科學技術,倘若紀錄片導演、製作者不能運用較好的影像敘事策略加以表現的話,那麼平常人是難以理解這些科技術語和科技原理的。對於科技題材紀錄片而言,只有把科學技術與故事講述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既讓觀眾對前沿科技有更加深入的體悟和了解,又有望實現最佳的傳播效果。紀錄片《創新中國》通過故事化敘事策略,追尋了科技創新中人的價值。換言之,故事化敘事不是為了僅僅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的單純“工具”,而是真真切切在為人而“故事化”。科技創新主要源於人的創造,紀錄片的故事化敘事,也體現了人的主體價值。這裡的人,既有中國社會的底層人物,又有高知精英人物。

例如,該片第一集《信息》伊始,就講述了快遞員陶文斌和其同伴的面試經歷,由此引出了陶文斌的家鄉——江西贛州物流無人機試點項目。江西贛州物流無人機試點項目本身,應該算是比較有趣的科技創新,距離普通人的生活並不算遙遠。對於這類人們較為熟稔的科技創新,該片沒有開門見山直接介紹江西贛州的物流無人機,而是凸顯了紀錄片的故事化敘事策略。通過故事化敘事設置懸念——為什麼陶文斌和其同伴們能夠在眾多人的面試中脫穎而出——進而自然地引出該片的敘述內容。這種故事化敘事在調動觀眾收視興趣的同時,也更加突出了科技創新中像陶文斌這樣的人的主體價值。陶文斌雖然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但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運用,因為科技創新不光需要知識精英和科技專家的研發與創造,還需要大量實踐檢驗。

再如,第四集《生命》裡在講述到“登革熱”這種由蚊子傳染的疾病時,人們不禁會產生疑問:小小的蚊子怎麼會傳播這種能夠致人性命的疾病呢?紀錄片要回答這種科學而又極其微妙的問題,就必須在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上下功夫。為此,該片導演在運用影像進行敘事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快節奏的廣州南部“登革熱”蔓延的場景回放、實驗室裡精細的蚊蟲實驗操作環節的展現等,但對於解釋“登革熱”來說,這些影像敘事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關於人的敘事,是對於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專注於蚊子傳染疾病的常年研究所傾注的心血的介紹。在闡釋“登革熱”病毒時,片中將更多的鏡頭給予了奚志勇教授以及他的團隊對蚊卵的試驗過程以及其間經歷的故事,講述了奚志勇和其團隊如何最終發明了遏制“登革熱”病毒傳染的全新防治方案。這裡,紀錄片故事化敘事,不僅僅是在解讀“登革熱”病毒,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人的創造能力和智慧火花。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圖1

對於科技題材紀錄片而言,這種故事化的敘事手法,既揭示了複雜的科技原理,又揭示了科技創新中個體的能力和價值。如果是一味地為介紹科技創新而故事化,忽略了科技創新中人的價值,那該片無疑會成為冷 冰冰的科普宣傳片。實現科技與人的完美結合,是科技題材紀錄片敘事創新的重要策略。無論科技如何先進、複雜,都離不開人的創造。換言之,科技題材紀錄片不是科普宣傳片,而是要體現科技創新中個體的價值。這些個體無論社會地位、身份職業有多大的差距,都應該在紀錄片的敘事中得到展現。在紀錄片《創新中國》裡,人們既能夠看到中科院院士這種科技領軍人物對於科技發展的探尋,又能夠發現普通的順豐快遞員學習無人機駕駛的故事;既能夠從理性上達到對科技創新的深度認知,又能夠從情感上對科技創新中人的故事產生情感共鳴,不僅形象化地闡釋了中國在科研領域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而且調動了觀眾參與科技創新的熱情。

二、宏觀敘事與微觀故事融為一體

《創新中國》共有六集,即《信息》《能源》《製造》《生命》《空海》和《潮起》,每集50分鐘。從表面上看,每一集都是在敘述單一領域裡的科技創新,而實際上,六集內容並非截然分割,有些內容是滲透到社會各領域中的,比如人工智能技術。每一集在談到科技創新時,也總是會採用宏觀敘事與微觀敘事相結合的策略,給人一氣呵成、渾然天成之感。科技題材紀錄片囿於內容主題的限制,常常給人一種或宏大敘事、或刻意穿插故事之感。為了打破這一審美定勢,《創新中國》的編導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例如,第一集《信息》的片頭以宏大敘事開篇,講述了科學技術對於現代生活的影響,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隨後便進入了微觀敘事,展現了無人機物流快遞員面試的場景,隨後,又將鏡頭伸入宏觀場景,講述中國地大物博,複雜多樣的地貌帶來高昂的投遞成本,使普通的人工投遞很難做到全覆蓋,而無人機的發明,則將延展人類被限制的腳步。緊接著,鏡頭深入深圳無人機研發基地,將敘事再次帶入微觀層面。攝製者就是按照宏觀—微觀—再宏觀—再微觀這樣的路徑來調動視聽語言的,節奏緊湊、富於變化,使觀眾能夠保持持續觀看的興趣。

再如,第六集《潮起》片頭,先從微觀敘事開始,講述了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去世。就在人們不解為何要講述南仁東這個個體故事時,鏡頭忽然轉向宏觀敘事,帶出貴州平塘山坳裡“天眼”首次發現的兩顆脈衝星以及南仁東為之奮鬥23年的射電望遠鏡的研發,用最完美的方式向崇高的科學精神致敬;緊接著,快速切換多個鏡頭,表明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隨後,鏡頭又轉向北京八達嶺長城,一段宏觀敘事引出了高鐵八達嶺長城站正在艱苦卓絕地修建。這種宏大工程的修建必須要依靠人的力量,鏡頭自然而然地落到工程建設中的個體身上,鏡頭再次回到微觀層面的敘事上,工程建設者倪派每天都要花費數小時對工程建設中可能出現的任何一個小問題進行檢查。就這一段敘事而言,攝製者是按照微觀—宏觀—宏觀—微觀這樣的路徑來展現鏡頭的。通過對宏觀敘事和微觀敘事的交替運用,讓人們看到科技題材紀錄片是如何將人的故事貫穿始終的。這一段敘事是始於南仁東、終於倪派兩個個體身上的。宏觀敘事和微觀敘事在科技題材紀錄片中各有其不同的優勢。

宏觀敘事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大氣磅礴、厚重深邃之感。在介紹科技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科技發明與創新以及科技創新所經歷的曲折過程時,多采用宏觀敘事;而在講述科技創新中個體的辛勤努力與卓越貢獻、具體的科技創新項目是如何開展等時,則主要採用的是微觀敘事。兩種敘事方式雖然視角不同、切入點多樣,但卻相得益彰、有機結合,較好地控制了整部紀錄片的敘事節奏,從而把六集共300分鐘的內容詳略得當、兼容幷蓄地串聯起來,使觀眾能夠感受到整部紀錄片中穿插的諸多故事講述,並非是導演的刻意為之,而是水到渠成。

三、巧妙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做有“溫度”、有情懷的紀錄片

解說作為電視語言元素的一種,同畫面、字幕、同期聲、音樂、音響等同時作用於觀眾的視聽感官,是使觀眾通過聽覺感受產生思維活動進而準確理解作品意圖的一種表現手段。在電視節目中,解說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畫面的信息量,挖掘畫面內涵,渲染烘托氣氛,提煉昇華主題等。[3]良好的解說配音是一部紀錄片成功的重要基石。解說配音做得好,不僅能夠給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聽享受,而且能夠提升整部紀錄片的藝術美感。《創新中國》在拍攝過程中,注重挖掘科技內容與藝術呈現的有機融合,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該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已逝著名配音演員李易的聲音就是獨特創舉。

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對於人聲音的模擬,在《創新中國》之前就已經得到普及應用,比如高德地圖林志玲的導航、Angelababy版本的天氣播報、有聲閱讀讓看書不再枯燥……這些AI配音充分體現了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對人們實際生活的影響。百度AI、科大訊飛AI等語音合成技術,都是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的成功典型。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篇幅地完整模擬人的聲音甚至是替代人的聲音成為一種可能。那麼,未來的電視解說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會不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央視前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就坦言:“我認為是有可能的。機器完全可以模擬人的聲音,但是,一個人富有情感和獨到理解與處理的解說,機器模擬下來還不太可能。”[4] 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模擬李易解說的聲音,《創新中國》確實做到了,但是,這種人工智能合成語音技術的模擬,卻模擬不出李易的情感和細膩,仍然會流露出機器的冰冷。正如有評論者所言:“2017年9月15日深夜,72 歲的天文學家、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去逝。”這段解說應該表達對科學家的懷念之情,但AI的配音冰冷刻板,沒有感情色彩。[5]機器人不能完全取代解說員、主持人,但並不否定人工智能機器人對於電視解說主持藝術的影響,這一點已在《創新中國》中表現出來。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圖2

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著名配音演員李易的原聲,讓世人再度感受大師的聲音魅力,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對此,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系統可以事先提取李易的“語音DNA”,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層富有情感色彩或特別的語調,直到它逼真於李易的聲音、語調和口音。[6]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能夠讓李易的聲音“復活”,再一次證明了人工智能技術對於當今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的深刻影響。人工智能技術拓寬了紀錄片解說和配音的創新空間,使科技真正做到為藝術服務,提高了紀錄片的藝術想象力,從而實現了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實際上,人工智能技術對於紀錄片《創新中國》的影響還不止於這一層面,它更提升了《創新中國》的敘事價值。人們普遍認為,評價一部紀錄片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其敘事藝術是否得到觀眾認可,進而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但這種評價標準仍然是狹隘的,並未真正考慮到紀錄片終極的敘事價值。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創新中國》實現了終極的敘事價值,它利用語音合成技術,不再僅僅是為了再現李易的“原聲”,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對已故大師的緬懷;不僅是做科技領域有“熱度”的紀錄片,更是做有“溫度”有情懷的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注重敘事技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了自身獨有的敘事價值。

結語

科技題材紀錄片,由於受到題材本身的侷限,其攝製與播放更容易陷入單調乏味的窠臼中,但這並不意味著科技題材紀錄片就沒有創新的空間。科技題材紀錄片應該在承繼原有敘事藝術的基礎上,打造自身獨特的敘事特色,善於利用創新的科技為紀錄片的主題和內容服務。《創新中國》做到了在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敘事的“繼往開來”。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圖3

首先,不再工具化地運用故事化敘事,而是提升故事化的敘事價值,突出個體在科技創新中的努力與貢獻,並將這種故事化敘事融入宏觀和微觀視角中,使觀眾感覺不到編導是在刻意運用故事化敘事。通過以上論述不難發現,《創新中國》也和其他科技題材紀 錄片一樣注重故事化敘事(“繼往”),但它的故事化敘事所要實現的意旨,並不完全在於要讓觀眾形象地瞭解科技創新,而在於凸顯科技創新中人的主體價值。換言之,紀錄片《創新中國》並非為了故事而故事,而是凸顯了人的故事,真正做到了對故事化敘事的“祛魅” 和返璞歸真。此外,《創新中國》也更加註重宏觀敘事和微觀故事的巧妙融合,並非為了詮釋科技而故事化,這是《創新中國》在故事化敘事上的獨有特色,或稱之為敘事藝術“繼往”之上的“開來”。

其次,利用人工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復活”了配音藝術家李易的原聲。《創新中國》不僅通過鏡頭展示了中國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而且在敘事過程中巧妙地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國》在展現我國科技創新的同時,充分利用了創新的科技,這也是中國紀錄片歷史上首次使用人工智能配音。人工智能配音不僅讓人們再一次聆聽到大師的聲音,而且增強了紀錄片敘事的藝術美感。更為關鍵的是,通過使用人工智能配音,提升了紀錄片的敘事價值,也是對配音藝術家李易的緬懷。《創新中國》的這一創舉,可以說是在承繼紀錄片解說配音原有發展成就之上的“開來”。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邁出了穩健、堅實的步伐,在諸多前沿領域,中國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夠與世界接軌。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這一重要時機推出,可謂恰逢其時,它既是對科技題材紀錄片敘事和解說配音的一次創新嘗試,同時也為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上了最好的禮物。

本文首次發表於《中國電視》 2018年12期,第38-41頁,經作者授權全文轉載。

註釋:

[1]朱海平:《電視紀錄片故事化的實踐與探索》,《新聞記者》2009年第1期。

[2]彭桂兵:《科技題材紀錄片的創新策略研究》,《中國電視》2015年第10期。

[3]孫佔山:《電視紀錄片配音解說談》,《當代電視》2011年第4期。

[4]郭懷毅:《人工智能“模仿”聲音趙忠祥:主持人可能要失業》,《北京青年報》2017年8月17日。

[5]《〈創新中國〉世界首部人工智能配音紀錄片致敬中國聲音》

http://jishi.cctv.com/2018/01/19/ARTILehp2cl5fk8WMk1VD8F8180119.shtml。

[6]《 用人工智能重塑大師原聲,做有溫度的〈創新中國〉》,

http://www.sohu.com/a/218211400_ 100084873。

封面:

http://pic.sogou.com/d?query=%A1%B6%B4%B4%D0%C2%D6%D0%B9%FA%A1%B7&mode=1&did=8#did7

圖一:

http://pic.sogou.com/d?query=%A1%B6%B4%B4%D0%C2%D6%D0%B9%FA%A1%B7%BC%CD%C2%BC%C6%AC&mode=1&did=138#did137

圖二:

http://pic.sogou.com/d?query=%A1%B6%B4%B4%D0%C2%D6%D0%B9%FA%A1%B7%BC%CD%C2%BC%C6%AC&mode=1&did=46#did45

圖三:

http://pic.sogou.com/d?query=%A1%B6%B4%B4%D0%C2%D6%D0%B9%FA%A1%B7&mode=1&did=45#did44


“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是學術公益開放平臺,任何機構和個人都可以在遵守國家知識產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情況下免費轉載“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的文章,但請務必註明轉載文章來源於“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並請完整註明文章作者及相關出處。對未依此規定轉載者,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文化上市公司”公眾號立場。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文化企業是文化產業的基礎單元

文化上市公司,

代表了文化產業最為先進的生產力。

本微信公眾號是由同濟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

聯合研究團隊共同創建的公益開放平臺,

旨在分享文化企業研究成果,

與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共同洞見

全球文化產業歷史演進、世界格局、戰略價值與未來大勢。

投稿與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人工智能時代科技題材紀錄片的敘事藝術——以《創新中國》為例


文公智庫

《文化上市公司》公益平臺

學術顧問

解學芳 臧志彭

主編團隊

輪值主編:張軒宇

輪值副主編:伍倩穎 馬萬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