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習慣叫墨守成規,有一種智慧叫打破常規

在哥白尼以前,人們都相信“地心說”,即太陽圍著地球轉,哥白尼通過大量的觀測和推算,發現了一些“地心說”解釋不通的現象。在他四十歲左右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提出了“日心說”,即地球圍繞太陽轉,因為那無疑會觸犯主張“地心說”的天主教會。最後,哥白尼被以宣揚“異端邪說”的罪名處以火刑。

有一種習慣叫墨守成規,有一種智慧叫打破常規

哥白尼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主張慢慢地深入人心,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他因為科學為真相獻身而永載史冊。在我們現在看來,他的“日心說”也不完全正確(太陽不是靜止的,它也在旋轉),但他的學說對人類認識宇宙真相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培根說,習慣是阻撓人們認識真理的四個障礙之一。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已經是一個艱鉅的任務,何況是改變一群人的習慣?哥白尼也是這群人中的一員,他敢於提出問題,大膽假設,最後擯棄了根深蒂固的“地心說”,提出“日心說”,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他是一位敢於捍衛真理的科學家。

有一種習慣叫墨守成規,有一種智慧叫打破常規

類似“哥白尼日心說”的典故還有康德,他自稱是哲學界的“哥白尼”。當時的哲學分兩派,一派是以笛卡爾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另一派是以休饃為代表的經驗經驗主義。前者的推理基礎建立在假設之上,屬於獨斷論,後者又不能證明事物的因果關係。他打破陳規,提出了“先驗主義”,先於經驗的不能被懷疑的事物,比如時間,空間等。其作品以《純粹理性批判》為代表。

為什麼康德說自己是這學界的哥白尼呢?因為在他之前,人們獲得知識是通過客觀事物,比如通過實驗得出什麼什麼結論。他說為什麼不能反過來呢,即通過我們的即存在的“先驗知識”去認識世界呢?這樣一來,既能讓我們完全認識世界,認識的就是我們的世界(沒被認識的不用去管),也能解決經驗主義陷入的對世界不可認識的困境。康德的學說可以概括為“人的思想為自然立法”。

有一種習慣叫墨守成規,有一種智慧叫打破常規

康德的思想具有創新性。他同樣的在分析事物時打破了常規。他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一座高峰。他的批判精神成為了德國哲學的一種標誌。但他的批判是柔和的、折中的,相比較於後來的其他哲學家。

還有一個小故事,說人們發現了一座藏滿寶藏小島,附近的人就爭先恐後地買船去島上。就有一個人,想著:既然大家去島上都離不開船,我不如來造船賣……至於故事的結果是什麼,想必大家已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一種習慣叫墨守成規,有一種智慧叫打破常規

墨守成規就像一道枷鎖,它禁錮了我們的思想,扼殺了創新的種子。對於社會,創新是其不斷髮展的源動力。對於個人,創新能讓我們化難題為易題。誠然,面對難題,換一個思路,換一個出發點,甚至將主客互換,往往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