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新聞網、華興時報、寧夏新聞網等5篇報道

今日導讀

【人民網】寧夏靈武市一線醫務人員當好“四種角色”全力戰“疫”

【中國新聞網】寧夏靈武落實產前產中產後“保姆式”服務 加快養殖產業發展

【華興時報】靈武“四個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華興時報】靈武:多“角色”抗疫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寧夏新聞網】千餘頭澳洲奶牛落戶白土崗養殖基地

寧夏靈武市一線醫務人員當好“四種角色”全力戰“疫”

人民網銀川3月10日電(趙茉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靈武市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僅在戰“疫”中承擔了馳援前線“戰疫兵”、救死扶傷“醫療兵”這樣的核心角色,還承擔了分析研判“流調兵”、隨訪核查“衛生兵”等關鍵角色。據瞭解,自1月下旬以來,靈武市1200多名醫務工作者全員上崗,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轉運就是與時間賽跑,早點隔離,安全保障就能多一點。”靈武市梧桐樹鄉衛生院醫生杜昭昕說。他在疫情防控期間承擔梧桐樹鄉外地返鄉人員轉運工作。轉運工作經常是半夜開始,凌晨結束,每次接到任務後,他都以最快速度準備相關用品,穿上防護用具,用最短時間將返靈人員從火車站、飛機場、汽車站等地轉運至指定地點。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杜昭昕只是靈武市重點人群“運輸兵”的一員。據瞭解,靈武市針對檢查站摸排出的重點疫區來(返)靈人員,24小時救護車待命,專程接送排查超過37.3℃的發熱病人,防止重點人群隨意行動發生疫情。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同時,靈武市還抽調50多名醫護人員駐6個集中隔離觀察點開展防控治理工作,從進門測溫、詢問登記、看護入住、隨訪管理、心理疏導等工作,全程參與其中,“多角色”服務。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這裡戰鬥和堅守的不止我一個人,我並不孤單。我們是黨員,我們要為靈武守好大門,這樣,我們的小家也就保護好了。”靈武農場醫院護士李姝怡說。她所在的返靈人員集中隔離點的留觀者都是重點疫區返回人員,風險性較高。醫護人員需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24小時在隔離點值守待命,擔負對隔離人員的體溫監測、心理疏導、點位消殺管理和應急管理等工作。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靈武市239名醫護人員嚴格履行“四包一”“四項服務”居家隔離和後勤服務工作機制,堅持每天入戶測溫2次,知冷暖、問需求、查體溫、解疑惑,密切關注居家隔離對象的身體狀況和心理變化。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靈武市鎮河塔社區衛生服務站主任馬海霞也是一名“偵查兵”。她所在衛生服務站服務的是靈武市最大的小區,共有住戶10864人。她和同事們每天上門對居民進行心理疏導、測溫、醫學觀察等,每項工作都是馬海霞和她的同事們騎著電動車、一層一層爬樓梯、一遍一遍科學觀察完成的。

設卡防控“哨點兵”、分析研判“流調兵”、隨訪核查“衛生兵”、重點場所消毒防疫“排雷兵”、信息數據推送的“通訊兵”、技術指導“稽查兵”……靈武市醫務工作者多“角色”戰疫,承擔疫情防控的多方面責任。先後安排135名醫護人協助41個檢查站點,做好過往人員體溫、健康監測、詢問登記,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組建5支專業流行病學調查小組,在公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追蹤溯源,確保迅速完成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為進一步疫情處置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成為疫情防控構建堅實的“防火牆”;由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長及分管局長雙牽頭,帶領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專業人員,對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實時開展現場督查指導,進一步規範了各級各類疫情防控工作。

寧夏靈武落實產前產中產後“保姆式”服務 加快養殖產業發展

中新網寧夏新聞3月11日電(寧芬)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寧夏靈武市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出戶上山入園”,形成了以白土崗養殖基地為主陣地的沿山草畜產業帶,成功引進蒙牛集團西北奶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百億產業集群項目落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靈武市及早謀劃,落實產前產中產後“保姆式”服務,細化企業防控措施、優化審批流程、解決企業後顧之憂,保障百億集群項目及養殖基地各項工作安全、有序、快速推進。

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抓實企業防控措施。通過採取召開視頻調度會、電話微信、入場指導等方式,提前將復工流程、操作規範、消殺準備、人員管控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以流程圖的方式指導企業做好開復工前的各項準備。截至目前,白土崗養殖基地入駐養殖企業55家,已開工復工38家,復工復產率達69%。同時,積極幫助協調各企業疫情期間補欄管控工作,及時解決了企業審批、消毒、動物衛生檢疫、畜種隔離、轉運等環節上的問題和困難,確保補欄工作不漏一戶、不留死角、安全有序。該基地補欄奶牛17504頭,肉牛960頭,生豬5041頭,肉羊16300只。

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後顧之憂。成立養殖基地綜合服務指揮部,主動靠前服務,點對點對接蒙牛乳業集團日產2000噸高端液態奶建設項目,協調解決企業建設地點、公司註冊等工作,全力推進養殖企業審批手續辦理。深入瞭解養殖場在用工、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先後解決勞務用工300人。加強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優化金融服務,對養殖企業擔保費由1%降為0.8%,免除企業保證金;對復工復產且建場完畢的養殖企業給予300萬元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對奶牛存欄量達到1000頭以上的給予800萬元無擔保無抵押貸款。截止目前,已為12家養殖企業擔保貸款4640萬元,切實解決貸款難題。

從嚴管控,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為減少人畜、生鮮乳接觸,靈武市全面實現生鮮乳安全生產“全程線上”質量監控系統。健全完善生鮮乳收購站點“線上監控”規章管理制度,在線監測冷藏貯奶設施和質量檢測設備、購銷臺帳、質量安全承諾及檢驗記錄、冷鏈運輸設備等,全程對生鮮乳生產、運輸、收購環節進行線上監督監控,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

靈武“四個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面對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復工復產的要緊時刻,靈武市按照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暨全區脫貧攻堅“四查四補”工作會議精神,以“四查四補”為切入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齊頭並進,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兩不誤,為決戰決勝2020年脫貧攻堅開好局、起好步。

全面精準開展“四查四補”。結合脫貧攻工作實際,靈武市印發《關於全面開展“四查四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回頭看”問題排查著力做到“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四查四補”著力從“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四個方面查找問題短板、漏洞弱項,加快問題整改,挽回新冠肺炎疫情損失,補齊短板,補住漏洞,補強弱項 。在工作推進落實上,邊排查、邊整改、一盤棋的思路,於3月10日前全面完成逐村、逐戶、逐人的大排查,切實把存在的問題漏洞、短板弱項找實找準找實找細,列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制定整改方案措施,建立整改銷號臺賬,在5月底前,完成整改清零。

全面摸排做好防控與脫貧兩不誤。靈武市科學研判疫情現狀和脫貧攻堅措施,印發《關於齊頭並進做好新冠肺炎、脫貧攻堅工作的緊急通知》,努力做到兩手抓、不鬆勁、不掉隊。全市以村、以戶為單位,全面排查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研究對策措施辦法,著力解決務工就業、農產品滯銷、扶貧項目和扶貧車間復工復產難題,確保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工作齊頭並進。截至目前,全市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產業發展願望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2052戶8774人,信息錄入系統1860戶6464人次。通過摸排,掌握貧困村(社區)共有勞動力人11756人,務工就業達到4783人,有外出務工就業願望3679人,貧困戶和邊緣戶1344戶家中有產業,主要以設施農業種植、經果林、肉牛和肉羊養殖為主,其餘從事運輸、個體經營等。產業發展方面,移民地區676棟設施溫室全部投產,5大頭奶牛場正常生產,肉牛、肉羊、生豬等養殖也穩中有升,夏能蜜瓜、沃益農有機蔬菜、黃花菜等特色種植產業正在平整田地,做好春耕備產準備。已建成6個扶貧車間已經做好復工準備,計劃從3月10日開始逐步復工。續建11個項目3月5日全面復工,新建項目3月底前開工建設。

全面督戰壓實攻堅責任。靈武市制定《靈武市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方案》,列出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的14項重點工作任務責任清單,切實壓實督戰責任。目前,已擬定完成《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移民管理和促進增收的實施意見》,截至3月6日,動員勞務移民自願遷轉戶籍960戶3691人,不動產登記已經辦證4戶,9戶申請正在辦理,其餘督戰任務正在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全面到位強力推進各項任務。靈武市打好提前量,全面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積極整合產業、金融、政策優勢,全產業鏈開啟2020年脫貧攻堅戰略。制定印發《2020年靈武市脫貧攻堅工作要點》,簽訂《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書》,重點是做強扶貧產業。科學規劃貧困村農業產業種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行訂單式種植,加大設施溫室、經果林、肉牛肉羊等特色種養業的技術服務與指導;加快推動扶貧項目開工復工,組織貧困群眾有序返崗,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

做細金融扶貧。探索開通線上還款、貸款審批服務,對部分受疫情影響逾期的貸款,做好延期服務,確保群眾徵信不受影響;深入摸底調查群眾資金需求,切實解決群眾融資難問題,指導群眾備齊貸款申請資料,通過網絡申請審批貸款,為貧困群眾春耕生產、發展扶貧產業提供資金支持。

做好就業創業。加快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加大就業援助服務,利用疫情防控期間外來務工人員進不來、勞動力緊缺情況,主動協調對接復工復產企業(合作社)儘量使用當地勞動力,充分利用大數據和多媒體技術發佈用工信息,密集進行線上不見面招聘,著力破解貧困群眾就業難題。

做實政策扶持。按照“成熟一批、兌現一批”原則,加快社會保障政策和脫貧富民扶持政策兌現,及時把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活陷入困難的貧困群眾納入臨時救助範圍給予救助,增強群眾抵禦疫情風險的能力和發展生產的信心。靈武市將紮實開展“四查四補”“回頭看”、掛牌督戰等重點工作,強化政策保障兜底,激發內生動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靈武:多“角色”抗疫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靈武市充分發揮衛健系統資源優勢,著力激發廣大醫務工作者戰“疫”責任,自1月下旬以來,全市1200多名醫務工作者全員上崗,全“兵種”作戰,多“角色”抗疫,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己任,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守住“三個不發生”底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做設卡防控“哨點兵”。先後安排135名醫護人協助41個檢查站點,做好過往人員體溫、健康監測、詢問登記,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他們就是防控一線的“疾先鋒”。

做入戶排查“排頭兵”。安排290名醫護人員組建入戶排查工作小組,配合鄉鎮、街道普查工作組完成普查登記工作。疫情發生後,郝家橋鎮王家嘴村村醫和苗積極配合鄉鎮普查組開展疫情普查工作,她一家一家走訪,挨家挨戶摸排,具體誰家在哪兒都搞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她就通過村上印證,或者查閱地圖搞明白,經過多天摸排後,她仔細琢磨並手繪“居民信息普查圖”,讓全村822戶居民的居住情況一目瞭然,成為村組排查工作的指路明燈!

和苗說:“我做村醫不長時間,好多人家在哪找不見,為了方便開展工作,我就自己想辦法畫了一份手繪圖,這樣誰家在哪點住一看就知道了,方便多了。”在這份信息圖的幫助下,王家嘴村疫情防控網迅速織緊織密,在短時間內,該村精準地完成了人員信息摸排工作,切實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為防疫工作的科學開展奠定了基礎。

做重點人群“運輸兵”。針對檢查站摸排出的重點疫區來(返)靈人員,24小時救護車待命,專程接送排查超過37.3℃的發熱病人,防止重點人群隨意行動發生疫情。

做分析研判“流調兵”。靈武市疾控中心組建5支專業流行病學調查小組,在公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追蹤溯源,確保迅速完成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為進一步疫情處置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成為疫情防控構建堅實的“防火牆”,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靈武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組24小時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緊鑼密鼓地開展工作,每天都在經歷著疫情防控阻擊戰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接到報告第一時間深入一線,感染科病房對發熱患者及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連夜完成調查報告,並根據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及時完善報告,分析研判疫情形勢,這就是流行病學調查組的日常工作,同時對我市轄區內可能接觸過外市縣報告確診病例的人員也要深入進行摸排和調查。

做集中隔離“勤務兵”。抽調50多名醫護人員駐6個集中隔離觀察點開展防控治理工作,從進門測溫、詢問登記、看護入住、隨訪管理、心理疏導等工作,全程參與其中,“多角色”服務,沒有出現一例發熱患者漏診、漏檢。

來自11個重點省市的人員安排在中銀泰富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疫情防控隔離,由靈武農場醫院承擔醫務疫情防控。由於留觀者是重點疫區返回人員,風險性較高,因此醫護人員需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24小時在隔離點值守待命,擔負對隔離人員的體溫監測、心理疏導、點位消殺管理和應急管理等工作。李姝怡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對隔離人員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並進行一天三次的體溫檢測。在隔離點換崗後,按照要求,李姝怡需隔離觀察14天才能回家,當被問及“想不想回家”時,李姝怡說“這裡戰鬥和堅守的不止我一個人,我並不孤單。我們是黨員,我們要為靈武人民守好大門,這樣,我們的小家也就保護好了,每天工作結束,我都會給父母和丈夫報平安,也讓家人放心”!

做居家隔離“偵查兵”。239名醫護人員嚴格履行“四包一”“四項服務”居家隔離和後勤服務工作機制,堅持每天入戶測溫2次,知冷暖、問需求、查體溫、解疑惑,與每一個家庭成為朋友,密切關注居家隔離對象的身體狀況和心理變化。

做隨訪核查“衛生兵”。針對全市100多家藥店銷售藥品登記情況,先由社區(村)幹部進行初步核查,對有發熱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疑似人員,挨門逐戶進行入戶排查,落實“五早”措施,及時掌握重點人群動態。

做馳援前線“戰疫兵”。抽調醫護人員50多人負責河東機場、火車站、高鐵站等三站一場及重點路段檢查點過往車輛和人員的監測;抽調10名護理人員組成護理團隊到銀川市臨時急救中心開展支援工作;選派優秀醫護工作者13名,做好隨時馳援武漢疫情防控工作的預備工作。

做救死扶傷“醫療兵”。市人民醫院騰籠換鳥敢擔當,做為臨時發熱專科醫院使用,5天內設置完成中醫院改擴建綜合業務大樓改造交付使用,共計設置發熱患者隔離床位150張,對全市各類發熱患者進行嚴格篩查,集中留觀收治發熱或呼吸道症狀患者,做到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必隔,防止聚集性病例發生。

做重點場所消毒防疫“排雷兵”。針對不同場所組織制定了消毒液配製規範和使用方法;積極向各級鄉鎮、部門調配發放含氯消毒液原液;組織舉辦消毒技術培訓班4期;開展了特定場所、密切接觸者居住環境消毒指導和消殺工作,深入醫院、疫點、小區、商超等重點場所消殺。

做信息數據推送的“通訊兵”。整合市、鄉(街道)、村(社區)三級信息資源,結合設卡堵疫、後勤保障、疫情普查、維穩處突、隔離觀察等10個工作小組,形成覆蓋醫療衛生、交通、公安等數據信息網絡,建立24小時疫情值班接聽機制,全面、及時、準確掌握全市疫情動態。

群眾就醫服務“後勤兵”。嚴格執行自治區醫保局和自治區財政廳要求,對全市發熱就診患者全部實行免費政策,預撥醫保資金,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行及群眾就醫。為緩解醫院就診壓力和交叉感染風險,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實現了遠程戰“疫”。

靈武市醫保局加大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資金保障力度,截至2月1日,向靈武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分別預撥疫情救治專項醫保基金433萬元、349萬元,確保所有發熱疑似確診病人零自付。

為緩解醫院就診壓力和交叉感染風險,靈武市人民醫院充分發揮“互聯網+遠程會診”服務平臺優勢,利用遠程影像、遠程心電診斷系統與銀川市專家組、病例篩查組對接,幫助完成了4例疑難病例的遠程會診,明確診斷並指導診療方案。截至目前,靈武市提供可在線問診醫師數84人,開通義診服務通道的醫師數有47人。此外,靈武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互聯網門診,指導9個鄉鎮衛生院、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76個村衛生室開展基本醫療、疫情排查和救治工作,使基層醫療機構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轉診、早治療。

做技術指導“稽查兵”。由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長及分管局長雙牽頭,帶領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專業人員,對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實時開展現場督查指導,進一步規範了各級各類疫情防控工作。

在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放鬆疫情防控管控;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不放鬆常規工作的開展。

千餘頭澳洲奶牛落戶白土崗養殖基地

寧夏新聞網訊380頭澳洲奶牛在天津港口結束了45天的隔離後,近日順利抵達寧夏靈武市白土崗養殖基地寧夏新澳農牧有限公司。截至3月10日,復工復產後的白土崗養殖基地已完成補欄澳洲奶牛1100頭。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380頭澳洲奶牛是寧夏新澳農牧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在澳大利亞訂購的,但由於疫情影響,如何將奶牛從天津港口運至靈武市白土崗養殖基地成為企業最頭疼的事。為了讓奶牛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順利抵達,靈武市農業農村局協同白土崗鄉政府,積極同屬地部門聯繫,並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我們提前將車輛運輸人員信息、車輛健康證明提交至主管部門進行報備。車輛下高速到達卡點後,農業農村局安排專業人員去現場測量運輸人員體溫,檢查證件,全部合格後,再給車門貼上封條,保證運輸人員從高速到牧場不與外界接觸,起到隔離的作用。”寧夏新澳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賢說,卸完奶牛,車輛進入高速後,還有工作人員對運輸人員進行復查,在保證人員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再解除封條,讓人防和畜防都有一個安全保障。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华兴时报、宁夏新闻网等5篇报道

靈武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佔林介紹,為幫助養殖基地的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儘快恢復生產,組織工作人員深入企業一線,指導企業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密切關注畜禽健康狀況,加強動物疫情監測,準確把握企業防疫動態信息。針對部分規模養殖企業在復工復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工作人員還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有效可行的生產和防疫方案,幫助養殖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靈武市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出戶上山入園”,形成了以白土崗養殖基地為主陣地的沿山草畜產業帶,成功引進蒙牛集團西北奶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百億產業集群項目落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靈武市及早謀劃,落實產前產中產後“保姆式”服務,細化企業防控措施、優化審批流程、解決企業後顧之憂,保障百億集群項目及養殖基地各項工作安全、有序、快速推進。截至目前,白土崗養殖基地入駐養殖企業55家,已開工復工38家,復工復產率達69%。

看完點一點,網友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