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奮進的路上,

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可好?

文 |Fang 攝影|周燕

主編 | 苗小苗

幼兒園放寒假了,

爸爸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魯可園方貼心安排了父母課堂,

尊重孩子這臺精密“設備”,“使用說明”須先知。

父母課堂

寒假怎麼過,方向很重要

不給吖安排點事情,

吖絕對會主動給爸媽安排上...

漫漫寒假,

託班、小班、中班家長讓孩子玩(學)點啥好呢?

幼升小專家柴老師來指導。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01/像重視幼兒園教育那樣,

重視家庭教育。

沒有完美的小孩,但要追求完整的教育。

幼兒園提供全面的幼兒保教服務,

引導孩子學習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知識與技能。

家庭講愛和規則,給予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幼兒園教育,

同樣,也不能被幼兒園所取代。

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一個具有健全人格和品格的人,

兩種教育缺一不可。

0到3歲的親子關係,

甚至是優先於知識儲備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唯有家庭、學校教育雙贏,

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小學。

02/知識儲備or習慣養成,

哪個更重要?

柴老師拆解教育政策,

結合歷年幼升小一線信息,告訴我們:

習慣養成和知識儲備同樣重要。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4-6歲的孩子逐漸理解抽象概念,

進入文字敏感期,運動能力增長帶來探索範圍擴大。

幼升小考察孩子的七項能力

領導力、邏輯力、專注力、表達力、自理力、

創造力、運動力,還有常識與規則意識。

可以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

來決定寒假學什麼。

比如孩子與同齡相比知識儲備不錯,

習慣行為方面有欠缺,可以有方向的培養。

很多家長鉚足了勁兒,打算利用寒假時間,

在孩子教育上“施展抱負”。

那麼爸爸媽媽怎樣幫助小朋友們提升自己呢?

今後孩子們要不要讀幼小銜接呢?

柴老師介紹:市面上的幼小銜接概念模糊,

但大致劃分為兩類:一是學拼音學加減法等基礎知識,

二是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為導向。

柴老師建議家長們選擇能力養成類的課程

學過的知識,孩子很難再有興趣去學,

對於即將進入一年級的孩子而言,

不利於學習習慣、興趣的養成。

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才是致勝千里的關鍵。

魯可家長說

看見孩子的成長

1月8日,魯可家長委會員成立。

自此,魯可能夠聽見來自更多家庭的聲音,

而魯可的好,將成為園方和家長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01/寶貝的小情緒,老師的大事情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大家都知道,

魯可,是在幾古的家畢業會員的呼籲中,

應聲而出。

Una媽媽卻是報名魯可的,

第一個非幾古家會員。

在沒有建立品牌信任度之前,

是什麼讓Una媽媽這麼果斷?

媽媽不是一時衝動,

在魯可還未建成之時,媽媽已經實地考察了一番:

裝修還未完工,塵屑飛揚中,媽媽踏入魯可工地,

瞭解區間隔斷、教室面積、樓層結構等等細節。

試聽課是在幾古的家旗艦店進行,

課程很棒,Una也很喜歡。

預估環境也不錯,跟宣傳冊上的差不離,

那就定了吧。

時隔4個月,母女倆初次一同走進魯可,

看到園區的“美貌”,媽媽夢想中的幼兒園,

正是這個模樣。

Una媽媽是職場媽媽,也是傳說中的“虎媽”,

在孩子的教育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也很重視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

比如,Una從剛出生每週一次的游泳,

到後來每週2次的專業游泳練習,

堅持了4年,從未間斷。

進入魯可後,媽媽感覺家長們可以很省心。

Una媽媽原本是美術專業畢業,深知美術對孩子的影響。

Una2歲開始拿起畫筆,學習美術已經2年有餘。

進入魯可後,媽媽被美學課深深打動,

課程品質高於市面上同類機構,

於是毅然決定放棄外面報的班,

選擇讓孩子跟隨魯可的步伐,提升美學能力。

不需要家長到處去找特色輔導和培訓,

魯可已經聚合國內最好的幼兒教育品牌。

魯可除了延續了幾古通識教育的專業類課程:

美學、科學、邏輯、樂動等,

聚集了全球幼教行業頂尖素質教育品牌

巨石達陣的橄欖球、樂高活動中心的積木搭建課堂、

FUN星秀童模的氣質形體課堂、優體動能的運動課堂、

艾克斯朗的芭蕾課……

Una各方面素養不錯,

但在行為規範、習慣養成上略有欠缺。

媽媽也深知孩子的優缺點,

加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形成較強的自控意識,

是目前媽媽對孩子教育的主要訴求。

一天Una突然告訴媽媽:

再也不上土豆老師的英語課了!

媽媽詢問緣由:

原來是Una在上課期間,動了老師的教具,

土豆老師批評了孩子,一向優秀的Una,

有點接受不了。

媽媽知道後,及時安慰孩子,

但Una還是不開心。孩子受挫力較弱

媽媽一時沒轍,晚上10點跟土豆老師微信,

反饋孩子的情況,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11點左右,土豆老師回覆一則600字的信息,

讓媽媽不僅瞭解到事情的全貌,也更加理解老師的初心。

土豆老師對孩子的瞭解和關注度,

絲毫不亞於媽媽,給予媽媽的建議,

也句句說到她心坎上。

“媽媽放心,

明天我會去班上再找她談一談,

給她一點正面鼓勵,

我們一起幫助孩子進步的路上奮進。

可好?”

看到老師深夜的回覆,媽媽已經很釋然了,

原以為,土豆老師的“再找Una談一談”

不過是客套話,媽媽也知道老師白天都很忙。

誰知道,結果竟然是這醬紫噠。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樹屋邊的“秘密”交談,

想想都是充滿愛的畫風啊。

土豆老師二次跟進孩子的小情緒,

讓媽媽很感動。

Una曾經轉過幼兒園,經歷了4個主班老師,

媽媽習慣每天跟老師發信息、交流孩子的情況。

她也知道自己是特別扣細節的家長,

還自稱是“事兒媽”。

在魯可,

包括土豆老師、栗子老師在內,

Una遇到的每個老師,

都是不厭其煩的回覆和跟進家長的問題。

選擇魯可,一開始是因為課程好、理念棒,

師資力量高於武漢市的平均水平。

但遇到這樣一群有愛更有耐心的老師,

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Una媽媽說,孩子遇到小情緒,

其實自己有點猶豫,要不要跟老師聯繫。

土豆老師卻說:當你猶豫的時候,

那就是應該說的時候,孩子的教育無小事。

老師就這樣圈了一波媽媽粉,

事後土豆老師說:

我只是很認真的對待了這件事 ,

可能多年國外的工作經歷,

讓我能夠仔細認真的對待看似很小的事情,

對於我來說舉手之勞 ,

但是對孩子而言,會影響她很長一段時間。

02/親子作業,好嗨皮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啾啾媽最早選擇的是

離家不遠的“自然系”的幼兒園,

對於長期混跡城裡的孩子來說,十分對味。

但為何啾啾媽媽捨近求遠,最終選擇了魯可?

媽媽說,戶外和自然,魯可也有,

3000平方米的兒童戶外活動場地

是武漢市內大部分幼兒園無法企及的。

最關鍵的是,啾啾來了就不想走。

遊園那天,啾啾進入魯可,

諾大的戶外草坪,讓這個生性活潑的孩子,

興奮到尖叫。

一路“玩”到魯可3樓的車車區,

各式各樣的小汽車開過來、開過去,

“小司機”還可以去加油,

讓孩子大呼過癮

牆上的益智玩具,琳琅滿目

有軌道類的、拼接類的,

一一擊中啾啾的心頭好。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假如最初是因為啾啾喜歡這裡,爸媽才選擇魯可,

那麼現在看見孩子一學期的變化,

讓啾啾媽覺得,魯可真的選對了!

過去媽媽很迷茫:

孩子啊孩子,你究竟喜歡什麼?

3歲時的啾啾,興趣“氾濫”,

喜歡的事物特別多,

啾啾媽一直很期待,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好在魯可幼兒園課程內容涉及廣泛,

多元、豐富的課程,

啾啾能夠從始至終的嗨玩(學)。

一次英語課上,Isa老師誇讚啾啾

空氣黏土做的不錯。

作品真的出乎媽媽的預料,

因為啾啾過去從未玩過黏土,

初試牛刀,就能有不錯的成績,

讓孩子找到擅長的、喜歡的事情

對於媽媽而言,意義非凡。

啾啾在班裡年齡偏小,

入園以前,識字量基本是零,

經過4個月的學習,媽媽估算,

啾啾的識字量已經不低於50了。

啾啾進步很快,學習的內容,

也沒有撿了芝麻、丟西瓜。

啾啾媽忍不住為老師的授課方式、

佈置的親子作業打call。

國學課上,老師將常見字在古詩裡標註出來,

沒有專門去教字、認字,通過古詩學習,

配合完成家庭作業,孩子的識字量就蹭蹭上漲。

親子作業很好玩:

家長將紙揉成團,和寶貝玩投擲遊戲,

投擲在“識字表”上,隨機識字或隨機背誦詩句。

老師附帶建議: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

目的是讓寶貝們開心記住所學知識。

背誦所有學過的古詩,很有難度,

但這款遊戲,啾啾百玩不厭。

最近英語課上,學習了介詞in、on、under,

為了讓孩子理解並掌握介詞用法,

老師們又推出一個“爆款”遊戲:

引導孩子進行短句表達.

Q:where is the bird?

A:1.bird is in the box

2.bird is on the box

3.bird is under the box

或者家長可以利用陳述句的形式引導孩子指出相對應的方位介詞.

如:1.bird is in the box(孩子需指出“鳥在盒子裡”)

2.bird is on the box(孩子需指出“鳥在盒子上”)

3.bird is under the box(孩子需指出“鳥在盒子下”)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這可樂壞了啾啾,

因為爸爸挑選了桌子,

Q:Where is my son?

A:I am under the table.

原來啾啾藏到了桌子底下。

有趣的親子作業,

讓啾啾覺得,學習是無比快樂的事。

每天老師會將親子作業放進孩子書包的小隔層,

每天爸爸媽媽們抱著好奇心去書包裡找:

看看今天跟孩子玩(學)點什麼。

以致於沒有家庭作業的日子,

爸爸媽媽會在群裡反覆去問老師。

啾啾是個能量充沛的娃,

啾啾媽媽坦言,以前母子倆頂多能相處2個小時,

現在的親子時長是過去的2倍。

因為進入魯可的半年,孩子變了:

能盡情玩,也能靜下心看繪本。

媽媽也變了:知道好多陪伴孩子的方法,

親子時光,可以不那麼累。

臨睡前一秒,

啾啾說,我還有一件事沒說。

媽媽問,什麼事?

啾啾說:媽媽要多吃飯、多喝熱水。

突如其來的關懷,來自身邊這個小不點,

媽媽好詫異,問:為什麼呀?

啾啾說:這樣,媽媽就不會老了...

媽媽淚目,

吾家暖男初長成,

得到滿心關愛的孩子,自然懂得關心愛的人。

在魯可,孩子是幸運的,

而爸爸媽媽們,是幸福的。

寒假大禮包

開心過大年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魯可上學期的最後一天,

大楊老師頒發了“寒假大禮包”,

強調親子共學、共處、共樂的同時,

介紹親子游戲的各種玩法。

已經接受了知識與技能輸入一整個學期,

寒假裡,孩子們可不能忘光光。

託班、小班、中班老師,

擬定了每日計劃和安排,

讓孩子玩得盡興、學得到位

達芬奇託班,將孩子的自理力清晰列舉出來,

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假期裡,隨機安排。

富蘭克林小班,運動類、紙質練習、創意表達,

可以玩的項目很多,家長再也不愁

陪著孩子玩什麼了。

愛因斯坦中班大禮包,

按照自理力、國學、食育、綜合類劃分,

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計劃和孩子的特點,

進行個性化調整。

萬獸歸籠!不怕,魯可自有“陪娃妙方”

學中玩,玩中學。

這個寒假,爸爸媽媽不需要速效救心丸,

一個寒假大禮包,

內含一套幾古智課和點讀筆,

一份快樂假期遊戲清單,

一張精美的打卡月曆,

還有班主任、課程老師們的在線點評,

把孩子的假期時光安排的明明白白、歡歡樂樂

魯可祝親愛的孩子們、爸爸媽媽們,

新年吉祥,萬事如意!

“鼠”於大家的魯可,

等著你們2月9日集體歸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