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市比股市更容易解套更好玩

炒外匯,這一新興的投資理財方式,正像炒股一樣逐漸地走入普通市民的視野。日前,記者採訪了老、中、青三代匯民的代表,在分享他們炒匯心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外匯市場的不斷髮展和壯大。

匯民馬先生:十多年只做美元和日元

今年72歲的馬先生,退休前是一位商人,從上世紀末開始涉足匯市至今,保留了這樣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我每天都要花四五個小時在匯市上,除了看報紙就是看電視,反正與外匯有關的信息,我都會留意。”

說起當初涉足匯市,馬先生笑著說“純屬巧合”。“那時候我的兩個孩子都在日本留學,手頭上有不少日元,後來經一位在銀行工作的親戚介紹,才走上了炒外匯的道路。”不過,初次殺入匯市的老馬,並沒有嚐到多少甜頭。

“那時候手續費非常高,一個來回下來,收入並不高。慢慢地,我發現,只要技術得當,炒匯還是能夠賺錢的。”

在操作上,老馬的原則也是“多看少動”。“我很少做短線,一般一年下來也不會操作幾次。”儘管炒匯不很激進,但馬先生收益卻也相當可觀,最高的時候年收益可以達到15%;“當然,我也不是那麼神奇,每一筆交易都賺那麼多,但平均下來,再怎麼做,最差一年的收益也超過5% 。”

談起自己的炒匯心得,老馬呵呵一笑,“也沒什麼心得,反正我只炒美元和日元。”老馬介紹說,炒日元是因為孩子在日本,匯率再怎麼跌,孩子在日本一樣用;相信美元則是因為個人比較相信大國貨幣,現在對世界經濟影響較大的還是美元。

匯民彭先生:被套3個月內能翻身

今年47歲的彭先生是省城一家旅行社的總經理,談起他的炒匯經歷,他笑著說,純粹是半路出家,“手裡有了一些外匯積蓄,自己又不想炒股,只好學著炒匯了。幾年下來,積累的都是教訓。”老彭謙虛地說。

幾年炒匯的經歷,彭先生自己也摸索出一套操作技巧。“現在每天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就是瀏覽匯市評論的信息,只要消息靈通了,操作起來就方便很多。”

說起自己總結的教訓,老彭倒也很坦然。“剛開始總擔心會賠太多,其實炒匯是不怕套的,隨便你套得有多麼慘,3個月之後一般會翻身,最長也不會超過兩年。”在老彭的眼裡,匯市裡套牢的只是時間,鈔票是不會被套住的,這可跟股市不一樣。

匯民陸女士:跟大棄小追漲殺跌

今年27歲的陸小姐是一家銀行貴賓理財中心的一位年輕客戶,三年前開始嘗試外匯交易。

初入匯市,小陸就嚐到了甜頭。第一年,市場一致看淡歐元,但是小陸“獨家”看好歐元的後市,不惜重倉持有。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小陸就憑藉“歐元戰”,淨賺了10%左右,打響了涉足匯市的第一槍。

有得意當然也少不了失意,小陸在英鎊上就吃過一回虧。前幾個月,小陸又根據判斷在1.58上方買進了不少英鎊,可買進之後英鎊就開始了漫漫跌途。當它跌到1.54的時候,小陸不得不忍痛“割肉”。

儘管偶爾會半夜操盤,但小陸樂在其中,“除了賺錢,我更瞭解了國際市場的變化,對我自己的銷售工作倒不失為一種有益的補充。”

外匯市場就是這麼一個一旦瞭解之後就再也不想離開的市場,在中國即將迎來井噴的發展時代,是投資者的一個福音,是金融從業人員的一個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