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農民,也是木匠,同時網友稱他是“中國第二個袁隆平”

胡代書,重慶忠縣的一位農民,同時也是一位職業木匠。而同時他被譽為“世界再生稻之父”。


他是一位農民,也是木匠,同時網友稱他是“中國第二個袁隆平”


1982年春,胡代書在去往梁平縣走親戚的路途中,在精華山上發現了一片野生稻,於是採回四株,並將它們與自己家的水稻一起種植,利用野生水稻的花粉與自己家的水稻雜交,最終培育出能夠越冬的水稻,他發現雜交後的水稻能夠自然脫落,並且耐冷性、抗病性及耐寒性優於雜交稻跟普通水稻。成功的那一刻他像孩子一樣笑了。

他是一位農民,也是木匠,同時網友稱他是“中國第二個袁隆平”

1989年,試驗終於成功,胡代書為雜交成功的水稻取名為"89-1"號越年再生稻。

1993年4月,胡代書為再生稻申請了發明專利。1995年,再生稻榮獲國家"火炬杯"新技術成果、新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1999年,獲首屆世界農業成果博覽會金獎。同年,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該米米質達農業部一級米標準。

《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記錄,2000年1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予胡代書"越年再生稻"發明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權限20年。

日本《朝日新聞》說他"將改寫水稻歷史,使全世界受益";網友則稱他是"中國第二個袁隆平"。

他是一位農民,也是木匠,同時網友稱他是“中國第二個袁隆平”


胡代書的故事也給我們一些啟迪,生活中需要我們發現,也許不經意的一瞬間,就會有重大的發現,同時,無論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只要我們認真去做,勇於探索就會有一定的回報。

對於胡代書的故事你有什麼啟示嗎,可以留言一起跟小編探討,謝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