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至今保留“一妻多夫”,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尷尬?

“不到天堂,就到雨崩”

曾經,我很想去雨崩村,去看看這個藏在梅里雪山腳下的小村莊究竟是什麼樣的?是否像驢友遊記裡說的那樣,是香格里拉的縮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然而,很可惜的是,由於雨崩村真的隱藏得太深了,至今依然沒有通公路,進入的唯一方式便是徒步前往。

但是,如果要從西當溫泉開始,徒步去到雨崩村,這中間有18公里的路程。雖然18公里的路並不遠,比較難的地方就在當地的地勢情況了,海拔從2560米起,中間還要翻越3700米的埡口,爬上45度甚至達到60度的陡坡,再加上當地高原森林氣候,天氣常常是變化莫測的,所以直到我離開雲南的時候也一直沒能去一趟雨崩。


這個村子至今保留“一妻多夫”,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尷尬?

這大概是一種遺憾吧!

如果要問我,這樣雨崩到底有什麼魅力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只是看過驢友們的照片,一眼就愛上了這裡罷了。

因為對雨崩有了關注,後面也才知道,原來在這個村子裡頭,至今還保留著“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一家子兄弟只娶一個老婆,晚上不尷尬嗎?


這個村子至今保留“一妻多夫”,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尷尬?

至今保留“一妻多夫”的雨崩村,妻子嫁給兄弟一家是常態

據悉,在雨崩村裡至今也不過是20幾戶人家,人口非常少,而且都是藏族人民。

在藏族地區,其實自古以來就一直實行著“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多夫、多妻制度的,像在中國的芒康和昌都等地,這種情況到現在都有不少。


這個村子至今保留“一妻多夫”,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尷尬?

雨崩村當地的景色一般是美好,一般是神聖,當然,這與它至今依然獨處在大山深處脫不開關係。雖然進出不便,卻也讓當地的風俗、景緻都很好地被保留了下來。而“一妻多夫”制便是如此。

一妻多夫制指的是一名女子與幾名男子同時保持著夫妻關係。在雨崩村當地的藏民家庭中,同一個家庭中的幾個兄弟同時娶一個老婆,哥哥娶老婆,弟弟也同樣享有丈夫的權利。


這個村子至今保留“一妻多夫”,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尷尬?

雨崩村子裡的女生,嫁給了一個家族中的兄弟後,也相當於她嫁給了這家裡的所有兄弟,和丈夫的兄弟在一起生活,如果說這家有兩兄弟,那兄弟就只娶這一個老婆,如果說這家人有五六個兄弟,那這五六個人都是她的丈夫。

而實行這樣的制度,歷史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中,人們為了能夠更好地保留大家庭的財產,兄弟一家只娶一個老婆可以保護財產不被分隔。

兄弟倆服侍一老婆,晚上不會尷尬嗎?

而對於這種情況,想必就會有人表示好奇,在這種制度下,夫妻“三人”之間如何安排呢?難道妻子都不會覺得尷尬嗎?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需要擔心,自然就會有解決的辦法的。

因為妻子是不會和丈夫們住在一塊的,而是和家裡的孩子一塊住。如果說要有個丈夫去妻子的房間,那他就會在門口放個信物來提醒其他人,這樣看到這個信物大家也就懂了。

舉報/反饋/<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