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火箭隊在過去的二月份共計打了11場比賽,拿下9勝2負的他們將交易卡佩拉帶來的動盪和質疑徹底消除了,似乎一切都非常順利的在朝著交易前的既定目標前行著,2月10日輸給爵士隊兩連敗後,火箭隊從勝綠軍開始到再勝綠軍結束拿到了一波六連勝,兩勝東部豪強綠軍也是給這波連勝灌注了足夠的含金量,而因此拿到了月最佳教練的德安東尼也算是證明了自己對於進攻端極致空間追求的可行性,但緊接著輸給尼克斯和快船的兩連敗卻又給了火箭隊當頭一棒。

誠然,我們不能因為兩連敗就斷定火箭隊在這個賽季註定走不遠,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六連勝就徹徹底底的忽視火箭在追求極致空間同時帶來的弊端,利與弊共存,天平傾向哪邊,這個平衡點我們只能通過火箭本賽季的終點能走到哪裡去下結論,不過通過近一段時間的比賽卻也能在勝負結果上找出些端倪。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威少遇水化龍,乘著體系的優勢打出現象級表現

在來到火箭隊之前,儘管連續三個賽季拿到場均三雙震鑠古今,但與此同時你也不得不承認威少在個人數據、效率和帶隊能力上都正在走職業生涯的下坡路,這也是最終雷霆選擇在喬治離隊後交易掉威少選擇推倒重建的最根本原因。

2016-2017賽季——場均31.6分10.7籃板10.4助攻,投籃命中率42.5%,季後賽首輪1-4不敵火箭

2017-2018賽季——場均25.4分10.1籃板10.2助攻,投籃命中率44.9%,季後賽首輪2-4不敵爵士

2018-2019賽季——場均22.9分11.1籃板10.7助攻,投籃命中率42.8%,季後賽首輪1-4不敵開拓者

數據很漂亮,但我們不能忽視威少在過去三個賽季的高使用率和低迴報率,過去三個賽季威少的球權使用率分別為41.7%(聯盟第一)、34.1%(聯盟第二)、30.9%(聯盟第九),威少的MVP賽季也就是2016-2017賽季,威少的效率值PER30.6高居聯盟第一

,可惜的是在季後賽中威少沒能帶隊扛過二弟哈登率領的火箭,2017-2018威少的效率值PER24.跌至聯盟第十一2018-2019賽季威少的效率值PER21.1跌至聯盟第三十而他在這三個賽季的場均真實命中率分別為55.4%、52.4%和50.1%,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最高的55.4%的真實命中率也只能排在聯盟的中下游,這個下滑還是蠻直觀明顯的。

也就是說過去三個賽季威少的場均數據一直在靠高球權撐著走,但是高球權使用率的背後卻是不等同於其他一線球星的低效率和低迴報,這也是威少在連續三個賽季拿到場均三雙卻無法得到一致好評的原因,除此以外就更別提連續三個賽季雷霆在季後賽首輪就被掃地出局的尷尬局面了。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來到火箭之後,威少在擅長使用控衛的德安東尼手底下迎來了職業生涯新的生機,而卡佩拉離開後,威少便遇水化龍打出了現象級的表現(質的提升),通過威少近端時間的表現也能判斷出,火箭隊劍走偏鋒放走球隊唯一首發中鋒的目的就是最大化威少的個人能力,讓雙核驅動的“雙核”能夠更駭人,而事實上,威少也確實做到了。

整個二月份,威少場均可以砍下33.4分7.3籃板6助攻,投籃命中率高達54.9%(高出職業生涯場均43.7%十個百分點),另外,在卡佩拉被交易之後,威少場均在禁區能夠拿到20.1分,同期僅次於錫安排名聯盟第二。

在陣容裡沒了中鋒之後,火箭隊在追求進攻端的空間上面終於達到了極致,當威少持球進攻時,火箭隊其他四人全都遠離禁區站在三分線外或者三分線裡一步給威少的進攻路線上掃除障礙,忌憚於火箭隊的三分火力,任何一支球隊在威少突破時都不可能在防守端做到內外兼顧,顧此必然失彼,一旦威少突破後有協防和補防,威少就能將球給到外線處於空位的投手,即使防守球員腳步快可以形成一定的干擾,處於半空位的火箭球員依然可以舒適的出手或者通過再一次的傳導球來找到更合適的出手機會。

而威少自身從中獲取的便利可以直接體現在數據上,突破禁區是威少這類型球員的天賦,在內線幾乎沒什麼阻礙的情況下,威少的突破更堅決了,成功率更高了,三分出手少了(場均3.8次為過去七個賽季的最低值)威少的啟動速度和上籃後的制空以及終結都能使其最大程度的擺脫防守去將球放進籃筐。

更驚喜的是,也許是禁區和身邊沒有其他防守球員壓力驟減,威少在進攻端處理球似乎變的更加得心應手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威少這賽季在禁區外一步背身單打後的中投效率提高了不少(通過比賽就可以肉眼判斷出來命中數相較此前的職業生涯提高了不少),這也是禁區空間大開給威少帶來的正向收益,所謂一步順步步順,本賽季目前威少的投籃命中率為場均47.1%(職業生涯最高),不管賽季結果如何,我都不希望看到“加盟火箭對於威少來講是錯誤選擇”的言論,雖然不能說是德安東尼和火箭體系拯救了威少,但至少在生涯急速下墜的情況下,他們很及時的拉了威少一把。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威少本賽季投籃熱圖

利與弊共存,哈登和球隊體系一同遭受衝擊

威少個人能力最大化讓火箭豪取六連勝是追求極致空間的利,那麼猝不及防的兩連敗就是追求極致空間的弊。

輸給快船的比賽中,哈登投籃17中4,三分8中0,投籃命中率23.5%,其實卡佩拉的離隊對於哈登的負面影響是比較微妙的,畢竟在兩連敗之前,哈登正和威少攜手連續共同單場拿到30+,但如果非要給輸給快船的糟糕個人表現,我可能會將原因歸結在卡佩拉的離隊身上,何況,哈登已經連續低迷三場了(過去三場比賽投籃合計63投19中,投籃命中率30.2%,三分38中7,命中率18.4%)。

上個賽季哈登給人的表現就是,即使手感不佳,單場照樣可以輕鬆砍下30+,但是過去三場比賽哈登在進攻端太力不從心了,三分打不開,他的突破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一方面主觀原因是哈登單純的手風不順,就像德安東尼賽後說的那句話一樣:這就是那些個會發生的夜晚之一。但連續三場比賽都沒能在進攻端找回感覺,這和卡佩拉的離隊的客觀原因是分不開的。

哈登和卡佩拉的擋拆是過去幾個賽季火箭在內線取分的第一手段,當三分打不開時,以往的哈登就會尋求和卡佩拉的擋拆來打開進攻端的閘門,擋拆之後通過判斷防守球員上下的位置,哈登一來可以直接擊地或者空接讓卡佩拉完成終結,二來哈登可以藉助卡佩拉的掩護和內線的卡位直接攻擊籃筐,手風不順時,不僅僅是將三分球投進,幫住隊友得分和成功攻框其實都能幫助自己找回手感,但面對快船的比賽中,哈登三分手感不佳,突破時面對快船聯盟頂級的單兵防守能力也顯得力不從心,而不熱衷於中投的他又沒了卡佩拉在中間做調劑,就這樣,哈登在進攻端進入了死衚衕和死循環,一事不順,事事不順,打不開進攻端這個潘多拉魔盒的哈登只拿下了16分。

以哈登的個人能力,連續三場比賽失靈確實不正常,他甚至有可能繼續低迷幾場比賽,但毋庸置疑的是,超級球星強大的個人調節能力必將使其重回正軌,到了常規賽結尾,哈登依舊是聯盟得分王的最熱門,而這也是他過去兩個賽季在體驗過歷史上花樣最多防守策略後所摸爬滾打鍛煉出的能力,

對了,提到防守策略還要提到一點,沒了卡佩拉之後,其他球隊在哈登和隊友擋拆後對其實施包夾變的更加果斷和肆無忌憚了。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哈登可以通過個人能力進行自我調節,但球隊體系在卡佩拉離隊後所受到的衝擊又將如何化解呢?我甚至覺得,在首發陣容平均身高聯盟最低的情況下,這個衝擊德安東尼壓根就沒有化解的辦法。

123-125兩分惜敗弱旅尼克斯,兩隊的籃板球數為34-65,火箭隊被爆了31個籃板球,拋開哈登糟糕的個人表現不談,我覺得哪怕籃板球在多搶兩三個,火箭或許就可以拿下這場比賽,當然,在不能一場論的前提下,我們不能就以此來直接抵消到卡佩拉離隊給威少帶來的正面效益。

但緊接著輸給快船隊的比賽卻又暴露了一些問題,這場比賽中,不僅僅是哈登一個人不準,除了哈登之外的其他人三分球加起來也只有可憐的38中7,整場比賽除了末節的垃圾時間外,前三節比賽火箭隊除了威少似乎沒人能得分了,這就跟上述的哈登和卡佩拉擋拆又有了聯繫,哈登在自己投不進,傳球后隊友也投不進的情況下在進攻端沒有了更多的選擇,儘管卡佩拉難堪大任,但過去幾個賽季的常規賽中,以卡佩拉的特點來看,在和祖巴茨和哈雷爾這種級別的內線對壘時,卡佩拉在哈登的喂球下場均輕鬆拿到15+10的數據還是沒問題的,另外,那麼多三分球投不中,如果有卡佩拉(或者是其他中鋒)在的話,火箭是不是會多出一部分進攻籃板和二次進攻的機會呢?這個疑問所帶來的終極影響就留到火箭賽季結束後再去下結論吧。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進攻效率115.8聯盟第4 真實命中率59.3%聯盟第3 失誤12.8次聯盟第7少 防守效率108.1聯盟第7 搶斷10.2次聯盟第2 蓋帽5.6次聯盟第6

這是火箭隊整個二月份交出的各項數據,足夠優秀,但以潰敗式的輸給快船卻似乎又讓這些數字顯得蒼白無力,畢竟對於衝冠的他們來講,在士氣大振、全隊情緒高漲的時間點被一個這樣高級別的對手以這種方式狠狠的踢了屁股,這無異於將火箭整個二月份的慶祝聲又都硬生生的塞回了火箭的咽喉中,快船把火箭從天上重新拽回了現實中,想衝冠?哪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公說公道的講,無論是從陣容深度還是從綜合能力上看,陣容豪華的快船紙面實力都要在火箭之上,快船在進攻端要什麼有什麼,內外線有路威和哈雷爾,攻堅和續航有萊昂納德和喬治,火箭隊防守端身高不足的劣勢可以靠以考文頓和塔克為首的球員去彌補,但當快船的進攻大潮推過來時,火箭的防線還是崩塌了,祖巴茨和哈雷爾投籃合計15中11拿到26分22籃板就足以說明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倆並不是快船的主攻手,他倆只是萊昂納德和路威持球進攻時的第二選擇,變對他們兩個順下後的接球終結,考文頓和塔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他們還需要顧忌萊昂納德、喬治和路威在外線的威脅。

在防守端疲於奔命後,火箭隊在進攻端難以打開局面也就情有可原了,畢竟不能指望塔克和考文頓場場都得分、籃板和防守一把抓,拳擊比賽有重量級的約束,可場場讓他們兩個和比自己大一號的內線球員去絞殺,他們也會吃不消的,投入了大量精力的他們也無法在進攻端給予更多的回應(兩人面對快船合計投籃9中2拿下6分)。

如果有卡佩拉或者是其他中鋒在場時,這些情況可能會改善很多。

追求極致空間的利與弊:威少遇水化龍,哈登和球隊體系遭受衝擊

德安東尼的執教理念和火箭隊對於極致空間的追求打破了我們對於籃球的常規認知,進攻端哈威二少輪番掌勺、外線齊開花的比賽讓我們有了美妙的視覺體驗,而潰敗式的失利也足以讓我們去直面他們的缺點和不足,不出意外,這套陣容終將一條路走到黑持續到賽季結束。

利與弊的共存,天平將會傾向哪一方我們不能以六連勝和兩連敗去下結論,所以,讓我們拭目以待繼續去見證我們還未見證過的新事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