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每天沉迷於手機、電腦遊戲的我,為了孩子能夠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在今天破天荒的放下了手機,拿起了久久不曾動過的寶藏——書籍。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書中的故事

對於閱讀,原本是我一直熱衷的一件事情。從小學開始,我就很喜歡閱讀,那時候不像現在,不用發愁照明,更不用為了得到一本好書而煩悶好幾天。在我小時候,因為生活在農村,幾乎天天會停電,而且家裡比較拮据,根本買不起一本新書。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本書,我我叔伯家哥哥送給我的,講的是中國神話故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熱衷起了閱讀。

那種光怪陸離的神奇,形色各異的奇珍異獸,英雄豪傑,深深吸引了。以至於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陪伴我最多的,不是課堂,而是圖書館。

為了孩子有個正能量的學習環境,我聽從了教育學家的方法,拾起了久違的書籍,當書本攤在雙手的那一刻,緊張的心情一瞬間便平靜了下來,原本以為自己不會耐下心來看書的我,這一刻無比的輕鬆,彷彿又找到了當年的感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讀書的樂趣

展開在我面前的書,是一本名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書籍,起初以為是哲學性又或者是成功學之類的書籍,抱著薰陶孩子的念頭,我翻開了第一篇文章。在如同囫圇吞棗般看完後,我突然愣住了:這是一本什麼書籍?為何讀完後,感覺有些不自在呢?

隨後我大致翻了一遍全書,作者的敘事手法很單一,都是一問一答,再加上作者自己一些見解和感悟的方式,可就是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人產生書外的聯想。

其中開篇前幾章有一章名為“思維蟲子”,單從標題來看,就比較吸引人。因為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研究思維空間,甚至多維空間,可是面對那些晦澀難懂的詞語,我雖然也很好奇,但卻聽得迷迷糊糊,遠不如這篇簡單的一問一答領會的通透。

故事大概內容依舊是作者與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對話。被稱為精神病患者的人,不過是一個17歲的少年,而作者在經過多次失敗後,不得不去深造,當再次去見少年時,又不得不帶著一位量子物理學的教授幫他坐鎮。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思維空間的克萊因瓶

從作者與少年的交談中,少年聲稱可以感覺到絕對四維空間的蟲子,並說出了四維蟲子對人類的看法,並生成它即存在於過去,又生活在現在,還能夠看到未來,關於他的說辭,就連量子物理學教授都無法去反駁,甚至有些是這個教授都無法理解的事情。

通過他這個故事(我們暫且稱之為故事),我突然想到了俄羅斯著名的火星男孩,那個男孩不也一樣是在年少時便語出驚人麼?甚至為了辨別他的真偽,動用了不少科學家,可是結果仍舊是震撼的,火星男孩所知道的,遠遠超過這些科學家,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他不過是個小孩而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火星男孩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我一連氣讀了十餘篇,不是不想繼續在讀下去,而是不敢在讀下去。也許是我比較愚鈍,不能理解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但是看著裡面的各種對話,各種故事,我發現我竟然開始一點點懷疑起這個世界了,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我們一直很自信,人類便是地球的主宰,人類便是最高級的生命,又豈止那些看似平凡的石頭沒有生命?在書中一章名為“生命的盡頭”中寫道:

聚在一起,就是生命。大腦是肉,聚在一起就有了思維,砂石和土聚在一起,就會有思維,就是生命。在石頭看來,我們的動作太快,生得太快,死得太快。在石頭看來,我們即便站在它面前一輩子,它們也不會看到我們,因為太短了。

當看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我不禁在想,也許這位精神病患者的說法是正確的。石頭的生命在我們人類看來,幾乎是沒有盡頭的。正如蜉蝣這種昆蟲和我們人類相比,生命是何其的短暫。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部另類的奇書,看不懂,卻很著迷

蜉蝣

據相關統計,最短壽命的蜉蝣,生命只有數小時,也因此有了朝生暮死這個說法。相比較人類來說,按照人類平均年齡80歲計算,那便是將近三萬天,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將蜉蝣比作人類,而人類恰恰就是山石呢?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在蜉蝣眼中的人類,正像人類眼中的山石,我們不會去關心一個蜉蝣的生死,也不會看到一個蜉蝣的生死,那山石又何須看到我們人類的生死?

對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我欲罷不能,卻又不能明白它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也許正如現在很多人,乃至科學家一直說的: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