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在很多人眼裡,寫小說是一件需要極高天賦和靈感的事情!

所以對大多普通人而言,他們可能覺得寫小說是遙不可及的!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和其他方面的寫作一樣,小說的撰寫也是一項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技能。特別是在知識共享經濟的今天,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專研,學會寫小說也很容易。

美國的著名作家艾麗斯·馬蒂森就曾針對寫小說的技巧,寫了一本具有指南性意義的書,也就是《寫作課》。艾麗斯·馬蒂森是哈佛大學的文學碩士,除了作家的頭銜外,還是一位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寫作課教師。那些經過她指導的學生,有很多都已經出版了作品,且得到了較高的人氣。

這本豆瓣評分8.0的《寫作課》,也是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寫作和教學經驗所完成的。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這本書,來探討和學習一些“寫小說的方法”!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一, 想寫小說不知如何下筆?這裡有3個方法教你積累小說素材!

不管是寫小說,還是寫一篇文章,素材都是必不可缺的。只有當我們腦子中有足夠多的素材,在動筆的時候,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對於如何積累素材,作者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一書裡,給出了3個方法!

1,增加自己的生活閱歷!

生活閱歷對小說的撰寫很重要。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在很多作家的小說中,他們描寫的地方就是他們生長或生活的地方,寫的生活方式大多也是他們所最為熟悉的。

比如路遙和賈平凹都是農村出來的作家,他們對農村生活無比熟悉。所以在他們的作品裡,很多都會以農村為環境背景。

因為如果我們要寫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或場景,單單靠想象是很難動筆的,即便寫出來可能也會不如人意。

80後作家韓寒在寫完《三重門》後,曾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困頓期。他說因為當時他才當入社會不久,對社會還不熟悉;但一方面他在校園上的生活經歷都已經寫完了。所以根本不知道該寫什麼。

他也曾說過,有一次在他寫小說的過程中,其中有段情節是關於辦公室的。但因為他是自由職業,沒職場方面的生活閱歷,所以寫了很多遍,都覺得比較突兀,最後只能去除了那個情節。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2,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洞察力!

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中,還提出了,如果想把小說寫得更貼近現實生活,平時我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洞察力。

比如簡單到留意姑媽做飯的細節,因為或許在你以後的寫小說撰寫中,會有關於做飯方面的情節。如果你腦海裡面已經事先儲存了相關的素材,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言情小說家顧漫便是一個很有洞察力的人。她曾講述,在她的小說《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和趙默笙在超市相遇的場景,便是她自己觀察到了超市中熙熙攘攘人流的情景後,所想到的。

3,多和身邊的人交流,從他們身上獲得寫小說的素材!

前面我們有提到過,如果想要積累更多的素材要增加閱歷。但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很有限,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必然也是有限的。

因此,我們還需要多和身邊各色各樣的人交流,從而在他們身上獲得一些寫小說的素材。

例如,作家老舍有一次聽朋友講述了一個關於車伕的故事,朋友說,這個車伕自己買了車,又賣了車,經歷了三期三落,最後還是受窮。後來老舍以這個故事素材為藍本,寫下了經典書籍《駱駝祥子》。

此外,路遙《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也是他聽說了弟弟王天樂的經歷所後朔造出來的。書中,孫少平在農村當老師,去城市工地當苦工,以及去當煤炭工人等一些情節,其實都是以王天樂所經歷過的事為藍本寫的。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二,想寫出好的故事情節,不知道怎麼做?以下3點很重要!

不管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都是由一個接著一個的情節組成的。而同時也只有足夠好的情節,才能吸引讀者繼續往下看。

艾麗斯·馬蒂森就在《寫作課》中,關於如何寫出好的情節,給出了幾點建議!

1,想要寫好出好的情節,麻煩和衝突很重要!

作者提出,小說和現實世界並不一樣,在現實社會中,一旦發現了麻煩和衝突,我們第一個要做的是想辦法去解決,防止它擴大。

但在小說中恰恰相反,當小說中出現了麻煩和衝突時,我們不但不應該去終止,反而要想一些情節去擴大這個矛盾和衝突。

因為小說是故事,只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才能引人入勝!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用《駱駝祥子》裡面的一個情節來加以說明。

在《駱駝祥子》裡,有一個這樣的情節:虎妞看上祥子後,便逼著祥子回到她家的車廠和她成親。祥子自然是極其不願意的,他很痛苦。

這個時候也就意味著故事出現了麻煩和衝突。接下來作者老舍並沒有幫助祥子解決這個麻煩,反而再設了一個情節讓麻煩擴大了。

因為沒多久,祥子所有的存款都被一個官兵搶去了。這也導致了祥子對生活漸漸絕望和死心,他不得不選擇回去和虎妞成親。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2, 在好的情節中,巧合很重要!

現實生活中,巧合很少發生。但在小說裡,因為故事情節是作者自己安排的,所以有巧合並不難。且巧合也是好小說情節裡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因為它可以加劇小說的戲劇性。比如讓很多的危機在同一時間匯聚,讓很多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匯聚等等,這些都會增加故事的可讀性。

我們以餘華的小說《活著》裡的一個情節來做為例子。

小說中,福貴的兒子在給縣長夫人獻血的時候,因為被抽血過多意外死去了。福貴傷心欲絕,他決定去找縣長報仇。巧合的是,這個縣長竟是福貴以前共患難的戰友春生,這也讓福貴不得不放棄報仇的計劃。

所以如果我們要進行小說撰寫的話,在情節裡,安排一些類似這樣的巧合,故事的效果也會更好。

3,好的情節不能執迷於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要學會用人物的行動描寫來間接表現他的心理!

對於很多新手的小說而言,他們很喜歡陷入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比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後,緊接著會寫很多人物此時的心理活動。

作者指出,這樣對讀者來說其實是比枯燥的。

所以我們更多要用人物的行動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因為只有讓人物行動起來,故事才會豐滿有趣,對讀者來說才是趣味無窮的。

還是用《駱駝祥子》裡的一個情節作為例子。

祥子有一次在拉包月車時,把僱主的車弄壞了。當時老舍沒有寫祥子此時的內心多麼害怕,多麼後悔。他寫的是祥子很著急去看車子,想把車子弄好。再後來,祥子回到僱主家後,別人告訴他,他臉上有比較多的血,祥子這才知道原來自己也受傷了。但他依然沒把這個傷放在心上,更沒有去處理傷口,他只是久久盯著黃包車壞掉的那個地方。

作者全篇幾乎都沒有描寫祥子的心理活動,反而是用祥子的行為動作來間接表現他的心理

。從祥子沒有發現自己的傷,到知道了自己的傷也任由不管,反而只對車子被弄壞的地方十分擔憂,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祥子對這件事有多痛心。

所以我們如果進行小說撰寫的話,最好也更多地“用人物的行動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只有讓人物行動起來,故事才會豐滿有趣,對讀者來說才是趣味無窮的。

想寫小說不知從何下筆?你可能需要一堂《寫作課》

三, 想要讓故事更有代入感,你需要處理好“敘事角度”!

《寫作課》中,艾麗斯·馬蒂森指出“敘事角度”是一個清規戒律般的文學術語,但卻也是小說創作中最難的部分!那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把自己的敘事角度處理得更好呢!

其實關鍵在於,我們在寫小說的時候,要把自己代入到筆下人物的內心裡面這些人物所作出的行為和他們本身的性格,以及他們以前的經歷都是息息相關的。只有這樣,小說裡的人物才顯得更加真實,故事也會更好代入感。

以《邊城》中的情節作為例子。

小說中,翠翠被天保和儺送倆兄弟同時喜歡上了。不過翠翠喜歡的是儺送,不巧的是,天保卻先去翠翠家提親了。

但即便翠翠不想嫁給天保,她也依然保持沉默,什麼都不說。最後因為她的沉默,導致了她家和儺送家產生了很大的誤會,同時也讓她錯失了和天保在一起的機會。

很多讀者在看到這樣的情節後,都在怪翠翠,怪翠翠當時為什麼保持沉默,為什麼不告訴爺爺自己不喜歡天保,而喜歡儺送。因為只要她說了,她和儺送完全可以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但其實這是翠翠的性格使然,翠翠本身就是那種害羞,且不懂得和他人交流的人。所以相反,如果她當時真的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明瞭地說出來了,她就不是作者筆下的那個翠翠了。

因此,我們在寫小說時,一定要注意敘事角度,要記住人物做出的每個舉動是由他本身性格決定的,而不是我們想怎麼寫就能怎麼寫的。

總而言之,寫小說其實沒那麼難,只要我們懂得了相關一些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寫小說也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需要我們在實際中去練習。只有通過不斷練習,類似《寫作課》中提到的這些技巧,才能變成自己真正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