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記得汪洙的《神童詩》裡寫道“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說的是十年寒窗苦讀,最終考得大學

金榜題名。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將來才有出息,才能有份好的工作。”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那麼,真的是這樣的麼,名牌大學畢業之後,真的會順風順水,一路暢通麼?那麼,再問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工作叫做好的工作?什麼樣的人生才叫有出息?

北京大學算不算好的大學?碩士研究生算不算人才?那麼,集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普通話甲級、英語六法語、法語初級於一身的人,是不是該是人生的贏家,該順風順水呢?我想回答毋庸置疑,是肯定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蘇黎傑吧。

北大碩士蘇黎傑

有人肯定會說,蘇黎傑是誰,沒聽說過,不知道,我們來認識一下她。蘇黎傑,女,1978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陽市的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

十年寒窗苦讀,經過自己努力的學習,最終被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金榜題名。但這不是她的最終目標,考進北京大學是她的夢想,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四年之後考上了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讀研究生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直到碩士研究生畢業,她普通話甲級、英語六級、法語初級,可以說這一身的技能已然是人生的贏家了。但是,已進三十幾歲的蘇黎傑,竟然在家鄉幹起了油漆工,而且還自稱日子很踏實,精神很放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北京求職不順,四處碰壁

按理說,北京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普通話甲級,英語六級,法語初級,她還曾經在《新京報》上發表過《地名更替就像編年史》;在《中外文化交流》上發表過《北京老地名:改和不改的理由》。有著如此傲人的成績,現在應該是在單位裡大有作為,獲得讓人羨慕的薪水,是什麼讓她幹起了油漆工

其實,在北京研究生畢業後,蘇黎傑和大多同學一樣成了北漂一族。她也希望最終能到北京一所知名大學任教,儘管自己連體檢都參加了,但

事與願違,最後也沒有被這所大學錄用。失望之餘,蘇黎傑開始靠打零工為生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在物質橫流,經濟迅速發展的國際大都市——北京,像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確實很累,壓力也非常的大。雖然,在這期間有過短暫的大學教書經歷,但是,生活和工作都不穩定。當然也曾報考過公務員,但是最終沒能成功。

為生活回河南老家學做“油漆工”

不惑之年在北京的諸多不順,蘇黎傑最終決定還是回老家。或許回到家鄉,還能為家鄉做些貢獻。都說落葉歸根,但是在她這個年齡,在外面漂泊久了,回到家鄉,聞到家鄉的鄉土氣息,看到家鄉的風土人情,聽到家鄉的鄉里鄉音,那種踏實感,久久難忘。

短暫休整後,蘇黎傑開始找工作。在北京學的專業是環境設計,她在南陽先後找了兩家房地產公司。自己的簡歷剛遞到公司前臺,就被引薦給了老總。大學幾年,飽讀專業書,再加上在北京的經歷,沒談上幾句,覺得和老闆的觀念不對路,覺得對方的經營理念與自己的理想相差甚遠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商人的運作自然是以利益為主,南陽市人事部門又給她推薦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最終也與她的理想和抱負大相徑庭,無疾而終。

是自己本身就不夠優秀,還是天公不作美?三十多歲了,工作沒著落,還在“啃老”,這讓家庭條件一般的蘇黎傑心亂如麻。承受的打擊多了,目標和要求自然也就下降了。偶然間,她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一則免費培訓油漆工的,想都沒想就直接報名了。

報名處的一位老師看到蘇黎傑的報名資料立即問她:“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來學油漆工,你不怕別人說閒話嗎?”蘇黎傑的回答是肯定的,當然不怕,父母本身都是普通工人,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生活平淡而幸福,這樣的生活反而然自己更加的輕鬆和愜意。

不難發現,蘇黎傑學油漆工的原因是想先讓自己能正常的生活下去,有了生活保障之後,然後才能去實現理想。建築裝修與地產設計是一脈相承的兩個專業,一個是從基礎做起,一個是在基礎上添磚加瓦。本質上來說,也算不上浪費才華。

俗話說的話藝多不壓身,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有什麼丟人的!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工作無貴賤

有人說,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培養成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就去幹油漆工,那父母何苦去培養你,對得起自己的寒窗苦讀麼?

這是對自己,對父母的不負責任。

也有人說,油漆工怎麼了?工作無貴賤,想想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還記得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賣豬肉麼?最後不還是賣出了家產萬貫,這樣的能力和經濟頭腦是我們趕超不來的。

還有人說,大學生找工作專業不對口,再到技工學校回爐學習,這並不代表學生個人沒有理想和抱負,也不能代表大學教育的失敗。“活到老學到老”,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發現自己所學的東西還不能完全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重新學習一些相關技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力,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祝福蘇黎傑越來越好

魯迅先生的《故鄉》裡有這樣一段話“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特別喜歡魯迅先生的這段話,其實,魯迅先生的本意是說故鄉的,但是現在我們拿來延伸之後成了一段富含哲理的話。蘇黎傑當油漆工,就好像在朦朧中看到了碧綠的沙地,深藍的天空中的那一輪圓月。

是什麼讓她放棄“北漂”回河南學做油漆工,北大女碩士遭遇了什麼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每年湧入社會的大學生比比皆是,並不是進入國企,考入公務員才是對國家辛苦培養的報答。條條大路通羅馬,清華大學的大學生,畢業之後賣豬肉,賣出了家財萬貫,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我們並不知道蘇黎傑內心真實的想法,我想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接下來,生活只會越來越好,理想還會越來越多。讓我們祝福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