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在大踏步向資本家邁進

這邊是實業日趨艱辛,那邊是資本一飛沖天。於是,我們的企業家都開始憧憬著資本家的幸福生活,開始了打新股、造題材、做PE等令人激動的資本業務,不惜將原本精心耕種的經濟作物改為懶漢思維的大田作物,甚至不惜撂荒。


企業家在大踏步向資本家邁進


倒退十年,接觸的企業大都是實體型企業,雖然也叫公司,但要麼是生產製造產品,要不是提供吃喝拉撒睡有關的服務。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整個業務運作流程可以供你觀摩,也就是說你能看得見摸得著它的產品和服務。十年後的今天,接觸的企業中有相當比例是資本型企業,也叫公司,但提供的是資本以及與資本相關聯的服務,整個業務運作流程不具有可觀摩性,也就是說你看不見也摸不著,異常抽象。

  十年前,企業家們都在辛勤耕耘自己的事業領域,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著力優化和升級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完成從資本到商品再到資本的一輪又一輪循環,從擴大再生產當中實現事業的升級和發展。十年後的今天,企業家們把這些事情交給自己的屬下,開始研究股神巴菲特,致力於實現從實業向資本的轉型,完成從資本到資本的循環,不再是擴大再生產,而是從投入、溢價、退出、再投入的輪迴當中踐行快意人生。他們的驚險跳躍不再是從商品向資本的轉換,而是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發審會的一紙批文。

  曾經有位從事PE的朋友憂心忡忡,因為在他的眼裡,踏踏實實做實業的人越來越少了。其實,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企業家在這個大染缸當中,從量變到發生質的變化實屬情理之中。所以,憂心企業家群體的消亡,倒不如憂心當今商業社會的價值取向。

  其一,實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回報趨低,企業家普遍感覺做實業日趨艱難。當今活躍在一線的企業家大多是改革開發後從事實業經營的第一代企業家,他們雖然經歷了被計劃經濟體制邊緣化、民營企業信貸歧視等歷史性挫折,但總體而言,他們處於中國從計劃經濟短缺時代到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整個歷程,處於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所帶來的國內需求持續增長的上升階段,處於由廉價勞動力及其製造成本優勢帶來的全球製造業遷徙和轉移的浪潮之中。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身處中國製造的黃金時代,時代造就了這樣一批優秀的企業家。

  時至今日,中國製造的黃金時代已然面臨危機,低端產品和服務已經充斥整個市場,幾乎每個行業都開始近身肉搏,比我們更低廉的勞動力在越南等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始上位,人民幣升值為產品出口帶上了無形的枷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過去中國企業的成功,更多在於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優勢所帶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以及企業家才能所帶來的國內市場競爭力。那麼今天,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來源趨於模糊,單純依靠企業家才能取勝,則顯得異常艱難。

  見可而行,知難而退,成為相當一部分實業企業家的戰略選擇。

  其二,資本帶來的全新盈利模式,及其高風險高收益的鮮明特徵,強烈衝擊企業家的價值信條。在以信貸為唯一融資途徑的時代,企業家們深信賺錢的途徑就是購置更多設備、銷售更多產品。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髮展,企業家們發現賺錢的途徑不只是擴大再生產,也可以以錢生錢。不僅如此,以錢生錢不必去製作詳細的生產計劃,不必去研發技術和工藝,不必去深入市場上門推銷。以錢生錢,只需要選擇一個好的主意,把錢埋進去,等秋後一到,就可以收穫成倍的利潤。這樣的故事在現代化的資訊體系下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在刺激企業家的神經。而那些手握資本的資本家們,更是不厭其煩地向企業家宣傳這些灰姑娘的故事,讓每個有理想的企業家依稀都看到了自己的水晶鞋。

  這邊是實業日趨艱辛,那邊是資本一飛沖天。於是,我們的企業家都開始憧憬著資本家的幸福生活,開始了打新股、造題材、做PE等令人激動的資本業務,不惜將原本精心耕種的經濟作物改為懶漢思維的大田作物,甚至不惜撂荒。

  其實,民工荒用不著驚慌,實業荒也用不著驚慌。因為,只要要素能夠充分和自由流動,從有一天我們的企業家會回到實業,就像有農民走出農田又有農民回到農田一樣。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互聯網、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企業家在大踏步向資本家邁進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鏈接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