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例狗感染新冠病毒 不是恐慌排斥寵物的理由

一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的愛犬,早前經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兩次病毒測試,發現其口腔及鼻腔樣本呈弱陽性反應。3月4日,漁護署表示,有關結果顯示這隻狗已經低程度感染病毒,成為世界首例。

香港首例狗感染新冠病毒 不是恐慌排斥寵物的理由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截圖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感到擔憂。事實上,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關於寵物的疑慮和糾結就一直存在。一些寵物主人擔心傳染,表示要棄養貓狗;有些確診患者的寵物未經主人同意,就被捕殺;甚至還有小區僅僅因為遛狗就把業主的寵物狗打死……種種做法,其實都出於對新冠病毒的恐懼。

這次寵物狗感染新冠病毒,更是讓很多人對伴侶動物畏懼三分。家裡的狗還要不要養?如果狗可以感染,那麼貓能不能?原本就存在的過激做法,現在很可能變本加厲地出現。

但是,防禦病毒最好的武器不是恐懼,而是科學和理性。香港漁護署發言人強調,現時沒有證據顯示寵物會傳播新冠病毒,或會因此生病。除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外,寵物飼養人不須過分憂慮。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應棄養寵物。

所以,回頭理一下寵物問題,就是這樣的:狗可以感染新冠病毒,並且很可能是從人類身上感染的;但沒有證據證明它們會傳染給人類。就目前來看,狗才是受害者。

香港首例狗感染新冠病毒 不是恐慌排斥寵物的理由

此前,西安某物業貼出通告,禁止居民養寵物否則捕殺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狗命算什麼,人命才更重要啊。但即使是抱著“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極度謹慎心態,也不該棄養、捕殺寵物。隨意棄養會導致大量流浪動物的產生,而流浪動物在人類的控制之外,缺乏防疫措施,自然更容易傳播病毒。此外,流浪動物帶來的城市衛生問題、生態問題以及不法商販捕殺販賣等問題,都不容忽視。

而大量捕殺寵物同樣會導致病毒的傳播。即使是在專業的屠宰場,屠宰動物也需要一系列的消毒衛生措施。非專業人士在公共區域捕殺動物,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可想而知。

因此,即使不考慮動物福利,單純從人類的利益考慮,棄養、捕殺寵物都是不可取的。更何況,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剛愎自用、傲慢無知,已經屢屢引發災難。這次疫情也大概率與人類不當對待野生動物有關,可以說也是大自然在敲響對人類的警鐘。現在,無論是家養動物還是野生動物,我們都該好好了解一下,如何與它們和諧相處。

香港首例狗感染新冠病毒 不是恐慌排斥寵物的理由

那麼,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對待家養寵物?總結專家給出的意見,其實還是那幾句話:保持隔離,注意衛生。事實上,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已經屢屢發現新冠病毒的“狡猾”了,比如有無症狀感染者,卻同樣有傳染性;再比如有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後,複查又呈現陽性。寵物狗也可以感染病毒,雖然不是一個好消息,但也不至於讓我們改變對這種病毒的看法。

只要我們堅持適度隔離,不要因為疫情緩解而“蠢蠢欲動”;外出返家戴口罩、勤洗手,觸摸寵物後也認真洗手;不要逗弄他人寵物。那麼,我們就仍然能夠與病毒保持距離,拒絕傳染。老辦法也可以應對新問題,寵物狗感染病毒的風險無需過度憂慮。當然,疫情尚未終結,防控仍需努力。該做的隔離防護措施,還得堅持做下去。因為這才是我們早日走出家門,暢快呼吸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