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在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有一座寺院遺世獨立。佛典《賢者喜宴》有云:“此寺系一難以想像之建築,此世間無以倫比之寺院”。這寺院便是桑耶寺,不如布達拉宮、大昭寺般頗負盛名,但卻能擔起“世間無以倫比之寺院”的美譽。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桑耶”,漢語為“出乎意料”的意思。相傳,此寺是由蓮花生大師修建的。在寺廟初建時,藏王赤松德贊急於想知道寺廟建成後的景象,蓮花生大師遂在掌心變出了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贊震驚於眼前的景色,不由自主地呼出了一句“桑耶”。而後,寺院便被命名為桑耶寺。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桑耶寺,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它的佈局與其他西藏寺院截然不同,是根據佛教宇宙觀來設計的,中央主殿代表須彌山,四方的旁殿代表四大部洲,各旁殿的兩旁分別有代表小部洲的佛塔,主殿之兩旁小殿代表日與月,寺廟建築群的外圍是一道圓形的圍牆所環繞,象徵著世界外圍的鐵圍山。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鐵圍山內是芸芸眾生所在的塵俗世界,眾多塔殿可以隨意參觀,但"世界中心"——烏孜大殿,是需要收費的。這座大殿的設計獨具匠心,三層建築分屬三種不同風格,最下面一層是按照藏族寺廟樣式修建的;中間一層是漢式的經堂;而第三層則是印度寺廟的風格。這也是西藏寺院建築中絕無僅有的,它的存在,正是藏、漢、印三種文化在西藏融合的標記,桑耶寺也因此被稱為三樣寺。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走進底層的藏式大殿,三座大門映入眼簾。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和無相解脫門,難解其中的含義,但穿過這三座門,仿若走過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和來世,對當下生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踏進大殿,可見一座釋迦牟尼佛像,傳說是在哈日布山洞中天然形成的。當年桑耶寺建成後,蓮花生大師託夢給藏王,告知寺院附近哈日布山的山洞裡,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像。於是,藏王率領將士們前往神山,果然在洞中發現這尊佛像,便將其迎請到烏孜大殿作為主供佛。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拾階而上,便來到了中層的漢式大殿。大殿和甬道迴廊裡,珍貴的壁畫不勝枚舉,要數其中的佼佼者,長達92米的壁畫當之無愧,自遠古傳說的羅剎女與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這塊土地上最早的人類開始畫起,描述了雅隆部落的興起;自上天迎請第一位吐蕃贊普聶尺贊普;佛教始傳入西藏;松贊干布統一西藏;藏王墓分佈示意圖;迎請尼婆羅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大昭寺的興建;唐朝金城公主進藏;桑耶寺的興建;蓮花生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揚;贊普朗達瑪滅佛;阿底峽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後弘”期,薩迦王朝、帕竹王朝的興衰;宗喀巴創立格魯派;至九世達賴喇嘛業績止,洋洋灑灑92米的內容,蔚為大觀,難怪被譽為西藏的“繪畫史記”。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殿堂內供奉著蓮花生大師像,造於8世紀。據說蓮花生大師在西藏桑耶寺看到這尊像時,曾說:“如我一般。”並給以加持,並稱“現在它與我完全相同。”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可惜在特殊年代,尊佛像遭到了毀壞,後歷經幾次,才修復完成。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再往上,便到了印度風格的上層。殿頂為金剛寶座式頂,中間三簷攢尖頂,四角均為單簷攢尖頂,殿中有雙排的回字形立柱,中央供大日如來佛,兩旁有八大菩薩及許多歡喜佛的佛像,均依印度人的外形塑造。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走出烏孜大殿,可見有白、紅、黑、綠四色佛塔環繞著,分別位於大殿的西北、東北、東南、西南四角,象徵四大天王,以鎮伏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發生,同時也是代表著佛教中的四大洲。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若是想要看清桑耶寺的獨特造型,可到桑耶寺前面的哈布日神山。站在神山上,俯瞰著桑耶寺,把盛景收入眼中,別具一番風味。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若見桑耶寺,杜絕惡趣門!

誰若看見此寺院

就能杜絕惡趣門

如若繞寺轉一圈

屠夫也能轉善趣

向桑耶寺致頂禮

禮情重於其它禮

來世能夠生為王

聽到桑耶寺傳說

罪惡即可全消除

誰行雙膝著地禮

能生王族轉輪王

向桑耶寺合掌禮

無疑能夠得正道

-----摘自《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六十五章供養桑耶寺廟

歡迎下載宿緣APP,發現生活中文化!

桑耶寺 | 藏傳佛教第一寺,世間無以倫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