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苦心設置智能音箱作網課上課鈴,卻遭孩子怒剪電源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區學校均改為網絡授課。線上授課學習是此前大部分在校師生,包括家長都未嘗試過的新型模式,自開設網課以來,老師學生和家長都"狀況百出",呈現出了與日常教學極為不同的一面。老師被迫適應直播教學,轉型"網絡主播";家長則要和孩子"共享網課",協助老師成為孩子的首席監督官。學生們則每天忙著聯網、確認平臺,從早上睜開眼,可以一直上網課到天黑,諸多花式"逃網課","逆襲"網課的事件也"應運而生"。前不久剛有小學生"組團"給轉型為網課"利器"的辦公軟件釘釘一星差評,近日又發生了一起熊孩子為逃網課怒剪鬧鐘音箱電線的事件。

父親苦心設置智能音箱作網課上課鈴,卻遭孩子怒剪電源

有家長在網上放出兩段錄屏,爆料稱,為了監督學習情況,老師要求家長定期在班級群上彙報孩子上網課的近況,有位學生的父親在群上分享了自己使用家中的天貓精靈智能音箱,設置成剁菜、老虎叫,甚至放屁聲等不同的奇怪聲效來作為孩子起床和上課鬧鈴的方法。為了證明行之有效,該父親還在群上放出了幾段孩子被鈴聲催促的視頻。不料,四天後,這位父親在群上放出照片表示家裡的天貓精靈音箱電源線已經被孩子剪斷,此事迅速引發了網絡熱議。

據進一步瞭解獲悉,當事人父親丁先生曾在微博上向天貓精靈官方微博求助,詢問是否可以保修的事宜。隨後,天貓精靈官方回應表示,將會免費贈送一臺新的天貓精靈,丁先生對此表示了感謝。

父親苦心設置智能音箱作網課上課鈴,卻遭孩子怒剪電源

網絡授課,在家中學習,減少了孩子奔波往返於學校的時間,也相對降低了學習的成本。同時,當實體教學空間被抽走,面對面的直接授課方式被改變後,學生在相對彈性和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可以更容易、更充分地提出問題表達意見,每個人的表達機會更為平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會更為頻繁和暢所欲言。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受制於網絡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網絡授課的質量會有一定的折扣。同時,在家學習缺乏監控,不一定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而缺乏面對面的互動,也很難讓老師得到教學效果的及時和直接的反饋,較難掌握學生的接受程度。

在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家長就擔負起了部分老師在學校中的作用。當今社會,親子教育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尤其當網課這一形式突然開始在家中實行,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大幅度延長的同時,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事件中的X先生本是出於督促孩子學習的良苦用心,卻並未被孩子"領情",孩子甚至不顧用電隱患,做出逆反舉動,值得讓人深思。如何在尊重孩子合理意願的同時,又能有效監督孩子上課學習和居家生活,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值得家長們在實踐中不斷揣摩與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