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袁記花饃

袁氏花饃

天水袁記花饃


花饃藝術在我國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大多有端午節、重陽 節、 春節、 紅白喜事送花饃的習俗, 無論是添子增壽, 還是 “ 女兒追節 ” ,都要烙各種造型、花色的花饃送給 親朋好友,表達一種美好的願望,受贈者則以 “ 回饃 ” 的方式表達謝意。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 奏的加快,花饃這種民間藝術漸漸銷聲匿跡,即使逢 年過節也很難看到。

袁氏花饃,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從清末流傳至今,已經有幾百年了。天水袁記花饃在秦州區西關解放路惠民巷,從一條古老而狹窄的青石板巷進去,十七號院,一座低矮的平房坐落在那裡,乾淨整潔,所用物品擺放有序,雖處鬧市,卻是難得的幽靜雅緻。就是在這座與周圍時尚大氣的傲然高聳的現代化樓群格格不入的平房裡,住著袁氏花饃第四代傳人,他從十幾歲開始跟著爺爺父親學烙花饃手藝至今,已經有幾十年了。他家的花饃曾在伏羲廟東牌門外有專賣店,因為城市現代化建設需要,他家的店面被納入重建範圍,幾經輾轉,最後常駐在惠民巷。他家的花饃是地道的純手工製作的,當別人架起高高的蒸籠一次天可以蒸幾百個饅頭的相同時間裡,他一天能做三十個,做饃過程中還不能有干擾,他做的饃背面光滑平整,形似銅鏡,正面經過精雕細琢做成的花紋形態各異美輪美奐,袁老師嫻熟的技藝看得我目瞪口呆:他可以同時擀兩個麵餅,一團面,一根擀麵杖,或者那些製作花紋的銅鑷子,在他手裡像玩魔術一樣都有了生命,變著花樣的各盡其責。一個花饃在烙的半熟的時候要進烤箱烤會兒,這樣出來的饃才受熱均勻,熟的均勻,饃皮似焦未焦,整個花饃皮脆瓤酥,薑黃特有的香味和著熱氣騰騰的麥香舞唇齒之間彌散開來,濃郁香氣挑逗著你的味蕾,那種撩人態勢讓人慾罷不能吃了還想再吃。

天水袁記花饃


花饃的製作是頗為講究的, 有一套嚴格的工序, 發酵、 揉麵、擀餅,捏花、火烤,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捏花饃 也是大師展示手藝的過程, 沒有教材, 沒有圖樣, 全憑一代代人口傳心授,經過一番搓、捻、擀、剪、 切、捏等,螺紋形,中心玫瑰花便從袁老師手底下 活脫脫地變出來。從揉麵擀麵到捏邊,打花,擀餅,著色,點心,一個花饃進鍋之前的程序至少要八分鐘,正所謂慢工出細活,這樣做出來的花饃不香不好看才怪呢。而繁雜瑣碎的製作工序不僅需要製作人嫻熟的技藝,長久積澱的智慧,更需要極大的熱情和耐心,需要揪,扽,掐,捏,團,轉,翻一系列一絲不苟的工藝流程,才能讓一個花饃色香味俱全的同時彰顯秘不外宣的精湛卓越的獨家制作技藝。

薑黃,既有提色增色的妙處,薑黃又有活色化瘀的作用,三圈花紋,代表的是天地人和的和諧統一,中間的花朵很有立體感,層次分明,著色以後,像極了一朵盛放的玫瑰,袁氏花饃每年伏羲大典都有上供,花色講究,內涵厚重,歷時底蘊深厚,文化元素紛繁,據袁老師說他之所以花了心血功夫製作精美絕倫獨家技藝的花饃敬獻伏羲,是因為他一家祖祖輩輩多少年生活在伏羲城,家人都平安喜樂,他為了感恩伏羲的庇佑特意做的,能放半個月之久不會壞。精雕細琢的花饃承載了一位天水藝人沉甸甸的感恩情懷在伏羲大典上大放異彩,備受青睞。

天水袁記花饃


袁氏花饃形式有,柱頂食,火燒,火棒,全憑製作大師的心事,一團普普通通的白嘩嘩麵糰,在袁氏手裡被耍魔術一樣玩的團團轉,品相精美,香味肆意,讓人不得不對袁氏花饃製作大師心悅誠服,刮目相看,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袁老師說,要做幹啥用的花饃,做啥樣的,製作人完全可以加進去自己的想法和智慧,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說做一個四斤重的花饃,完全可以在上面捏上八卦圖案,

製作花饃的主要工具有枕,鑷子,自制銅鑷,婦女做針線用的頂針,錐子等。自制銅鑷好處是彈性好,不生鏽,乾淨。夾饃的部位為細密的鋸齒狀,夾出來的花紋先是順時針一圈接著逆時針一圈,夾成細密的花紋,中間夾成一朵玫瑰花狀,花瓣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快熟的時候在花上塗抹紅色素,這個環節叫‘點心’,經過著色點心的玫瑰花在袁老師純熟的手法擺弄下有了生命力,盛放了一般,嬌豔欲滴,看一眼便會產生想要大快朵頤的慾望。

那每一個精妙絕倫的花饃,是袁氏後人熱情和心血的結晶,我曾看過袁老師翻饃的過程,那是在用生命製作!普通人家烙饃翻的時候是用手迅速的翻過,袁氏花饃雖然也用手翻,可是手裡多了一樣東西,一塊專門用來翻饃的鐵板,那樣翻饃不至於把精心捏在表皮上的花紋弄變形而影響饃的品相。可見,那每一個烙好的花饃就像製作人十月懷胎的孩子,得傾注多少心血呢。

天水袁記花饃


據袁老師說袁氏花饃分為實心的和空心的,空心花饃主要是給坐月子的婦女吃的。早些年,每當有誰家出家的女兒或者兒媳婦生了孩子,新生兒的奶奶姥姥或者其他親戚都要扯上二尺花布拿上花饃去看望的,意思是孩子剛生下就有吃有穿,而且空手花饃只能是面和發粉,不能放其他提味的調料,之所以要空心,寓意是女人生完孩子,卸掉負擔,身子就靈巧輕便了,人也開心了。

實心花饃又有它的含義了,據說早些年至今,又花饃的地方就有事,有事的地方就有花饃。婚姻嫁娶要有花饃,生了孩子要有花饃,家有考生的也要有花饃,(家有考生要花饃,必要的時候給花饃著色,就是點心,取的是點狀元之意)說的是花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和所有美好的東西一樣,袁氏花饃的祖傳技藝需要傳承延續,發揚光大。毋庸置疑,袁氏花饃是天水秦州飲食文化史冊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果能有政府的重視,介入和扶持,相信袁氏花饃會為天水飲食文化繼續增光添彩,描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水袁記花饃


墨馨,女,天水人,鍾愛文字,喜歡隨拍。渴望用文字展示不一樣的自己

天水袁記花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