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需求將持續爆發 頭部企業迎利好

在線教育需求將持續爆發 頭部企業迎利好

本報記者 崔綵鳳攝影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意外推動了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一些原本以線下為主的培訓機構,一時間全都轉到線上。一家名叫松鼠AI智適應的教育機構,甚至大刀闊斧關停了線下2000家機構,全面轉入線上。就連一些早教機構也都開始通過微信群、抖音等新媒體探索線上教育模式,刷“存在感”。

甚至一些非教育機構也嗅到了機遇。如,“釘釘”是一家移動辦公平臺,本來用作企業視頻會議和員工打卡簽到等,此次也衝在了在線教育的第一線。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一路高歌猛進,這種發展態勢是否會長期持續?

在線教育模式獲認可

需求將持續爆發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機構在寒假期間停止了線下授課,全國中小學校延遲開學時間。在此階段,線上課程成為線下教育的最佳替代形式,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等多家互聯網中小學教育機構紛紛開放在線教育平臺,攜手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提供免費線上直播課程,保障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並在微博、騰訊視頻等平臺持續宣傳,為行業帶來了一波高峰。

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慕課聯盟、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等慕課聯盟,以及學堂在線、華文慕課等平臺企業也都迅速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和聯席會的倡議,積極組織人力並開展線上教學方式研究和培訓,向高校師生免費開放大量優質慕課資源。

不僅如此,由於各大院校以及企業普遍適當延遲復課、復工時間,多場公職類考試發佈相關推遲通知。在此背景下,高校學生以及社會人員的職業教育培訓需求規模性地轉移至線上,互聯網職業教育成為了滯留在家的備考人員和遠程辦公企業開展內訓的首要選擇。

“在線教育短期需求暴漲,長期來看也會很火爆,就像汽車代替馬車一樣,這是一個硬趨勢。”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大連學校校長、天使投資人範亞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個技術不斷提高我們的效率的歷史。不管是互聯網,還是AI,都是讓教育的效率變得更高。教育的本質不會改變,但是技術會改變教育傳播的方式和效果。所以,在線教育將來滲透率會越來越高,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線下,將來一定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最終目的就是讓教育的效果變得更好。

易觀分析報告也指出,在各地中小學校在國家規定下延長假期的情況下,線上教育形式成為現階段繼續有序開展教育工作的最佳選擇,其模式的優點和意義得到了更高程度的社會認可,頭部品牌亦通過推出免費直播課程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並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口碑。線上開學後,各地學生的學習剛需轉移至線上,將為行業帶來相較於此階段體量更大、使用情況更為穩定的流量,推動行業持續增長。

競爭態勢升級 頭部企業迎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中小學教育行業在迎來流量高峰的同時,競爭態勢也進一步升級。流量爭奪方面,各大平臺先後推出免費課程並積極投放廣告,而教培的後驗性使得學生、家長更重視教育品牌的口碑,從而優先選擇知名平臺,馬太效應在此階段更為顯著。

從易觀千帆觀測的活躍用戶數據來看,作業幫的領先地位長期穩固,而此次疫情期間對於延期開學的快速反應使得其日活用戶與後續梯隊廠商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持續運營方面,在中小學生返校上課之前持續提供免費課程或開放線上教育平臺,對廠商的教育資源和教研實力是很大的考驗,而廣告宣傳和免費課帶來的成本也是中小型廠商所難以負擔的。因此,這一時期的機遇主要利好頭部企業,而各大企業或平臺的流量轉化能力對其後續的發展和市場地位的變化影響很大。

範亞飛也對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此次疫情對於老牌教育機構新東方而言不但衝擊不大,反而還是一次促進。早在三年前,新東方就上線線上課程,迅速完成轉型。而且經歷“非典”時期的生死考驗,新東方也積累了生存經驗:時刻儲備足夠的現金流,未雨綢繆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儲備足夠多的“糧草”和“氧氣”。因此,在此次疫情影響之下,在線教育爆發,新東方能夠迅速搭上機遇快車。

但是範亞飛表示,對於中小企業或機構來講,需求暴漲之下,其生死仍然面臨考驗。

2月13日,明兮大語文創始人王嘉樹在給家長的公開信中表示,由於資金困難,公司已停止運營。公開信中,王嘉樹坦言由於明兮大語文發展“冒進”,導致投入增速大幅增加,同時出現融資節奏的誤判,近期未能引入新的注資方,造成了運營資金產生了巨大缺口。

業內人士表示,明兮大語文的困境只是一個縮影,疫情或將加速資金緊張的平臺被淘汰。精銳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熙判斷,一年內,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將會倒閉,因為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有正現金流,純靠投資,存在泡沫。

“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對於一些‘體弱’的中小教育機構而言,疫情會加速其滅亡;而對於一些平常‘身體’很健康的中小教育機構而言,如果沒有提前儲備好‘糧草’和‘氧氣’,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也難過生死關。”範亞飛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線上用戶的增加,關注度上升,在線教育行業這種優勝劣汰的局勢將更為顯著,龍頭具有優質的產品,能進一步積聚客源,且線上邊際成本低,這些都將加速業內洗牌。

“疫情期間能夠活下來的企業本來就能夠活得很好,而疫情期間被淘汰的企業說明本身實力不夠。此次疫情其實就是一次考試,它其實是加快了那些‘身體’不太好的機構的死亡過程,然後讓‘身體’健康的機構活得更好。”範亞飛預測,未來3-5年,在線教育行業可能會出現十億級、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頭部企業。

當然,除了一些機構由於資金困難備受考驗之外,在線教育行業整體而言,還存在一些難點,需要及時“補課”。

範亞飛表示,在線教育的一個難點在於其互動性不強;還有一個難點是技術上需要不斷迭代,比如引入AI等,這種技術迭代可能只有規模化的公司或平臺才能夠實現。另外,在線教育在培養用戶習慣方面也需要時間。“就像汽車代替馬車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樣,此次疫情雖然加速了在線教育的普及,但並不代表用戶一下子就能夠接受這樣一種模式。”

易觀分析報告也指出,疫情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機遇,但是否能夠落實這一輪機遇取決於線上教育的體驗與效果,教育機構需要放大模式優勢,突出自身的靈活性、高效配置資源和個性化教學等優勢,同時打造充分互動的線上課堂環境以儘可能地接近線下教育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