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幣圈實現財富自由?殊不知你的錢包已被黑客盯上

最近圈內的利好消息不斷,極有可能成為又一波的進場紅利時期。

先是美國最大的數字交易平臺Coinbase正式獲得監管標準,後是近日的G20峰會上“近乎確定”比特幣ETF和其他加密貨幣產品,會與第一套加密貨幣法規將於年內一起公佈。

如果以上利好落地,無疑給近期處於低迷期的圈子注入強心劑。利好的到來,勢必會引起一波小牛,倘若大眾反響好,說不定真拉出一波大牛也不無可能。

順勢者昌,逆之者亡。縱觀如今圈內的許多大咖,很多在前幾年還名不經傳,最近幾年卻憑藉著區塊鏈硬生生地是殺出了一條血路,混得風生水起。說白了這些人就是趕上了風口,趕上了趨勢。

幣圈的財富之路來得特別迅猛,一夜之間賬戶上多了兩億在傳統行業簡直天方夜譚,在幣圈卻算不上稀奇事件。但幣圈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你還在盯著交易所的分紅,殊不知你的錢袋子早已被黑客盯上,一夜暴富還時機待定,一夜歸零卻可能是隨時發生的事情。

想在幣圈實現財富自由?殊不知你的錢包已被黑客盯上

安全無絕對?90%錢包存在漏洞

作為數字資產的最後一道防線,數字錢包毋庸置疑成為眾兵家必爭之地。

在一些資深的幣民手機裡,甚至裝了三四個不同的數字錢包APP。和傳統的電子錢包不同,數字錢包產商不能直接操控用戶資產,只提供幫助用戶管理私鑰、助記詞、錢包地址等服務。

數字錢包在安全性上,明顯優於第三方金融機構。尤其是不斷傳出交易所被盜的消息,就在前不久韓國Coinrail交易所被盜四千萬加密貨,再次敲響了數字貨幣安全的警鐘。

隨著數字錢包的興起,越多越多人加入這個戰場,抄個代碼,換個皮膚,想個名字,又是一個新的數字錢包上線。但是這些廠商對技術理解不透徹,對錢包的安全意識也往往不到位,這大大增加了用戶的資金安全隱患。

加密貨幣錢包分為冷錢包、熱錢包兩種。冷熱錢包錢包最大的區別就是網絡能否訪問到私鑰的錢包。其中冷錢包因不聯網極大避免了被黑客盜取私鑰的風險,被視為“絕對安全”的存儲幣的方式,一度成為區塊鏈世界的最後一方安全淨土。

但是這最後一方安全淨土,最近也不安全了。某數據安全公司技術總監表示,現在市面上90%錢包都可以被破解,包括冷錢包,並當眾破解了Ledger錢包和多款基於手機平臺(MTK)的比特幣錢包。“只要接觸手機2分鐘,黑客就能搞出數據,不管你是否有屏蔽保護口令。”

黑客為何頻頻得手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自然也少不了黑客的身影。數字貨幣成為下一波財富新靶標,也成為眾多黑客的競技場。想擁抱數字資產實現財富自由的投資者們,千萬別忘了,黑客也在積極擁抱著你。

黑客事件發生在互聯網是喪失用戶信心,而發生在數字貨幣上簡直就是謀財害命。每個交易所都在堅守安全保衛防線,但隱匿在暗處的黑客仍同午夜豺狼一般,一旦抓住漏洞必定一擊致命,上演一場又一場區塊鏈安全厄禍。

對於很多黑客而言,盜取用戶信息和錢財很多時候不是為了發財,更多時候是為了挑戰更高難度的安全防火牆,越是嚴密的防衛,反而越能引起黑客攻堅的興趣。

有翻越防火牆的人,自然也就有建築防火牆的人,也就是反黑客者白帽。同樣從事技術類工作,白帽的收益要比黑客少了許多,加之常常會被誤解成黑客,如此種種導致圈內白帽技術大咖之流十分短缺。

當然,除卻黑客的因素,很多交易平臺被黑客攻擊是因為發展過快,對平臺的安全投入太少所致。很多區塊鏈項目社區、數字貨幣交易所,對於頭部的功能開發可能就高達幾千萬,但對於安全的把控卻只花了幾萬塊錢

交易所安全防衛工作一旦鬆懈,黑客入侵手到擒來。交易所一旦被攻擊,損失的就不僅僅是幾萬塊錢,往往都是以千萬開頭。

交易所設保險機制,幣民的定心丸?

作為數字資產的中轉樞紐,交易所自誕生便一路風波不斷,各種系統漏洞和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關於交易所被盜的信息幾乎是每週都可以看到。

想在幣圈實現財富自由?殊不知你的錢包已被黑客盯上

美國數字加密貨幣安全公司CipherTrace發佈的報告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就有價值7.3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黑客竊取,被盜的加密貨幣規模是去年的3倍,2017年這一數值約為2.66億美元。

據BITQQ交易所聯合創始人唐友俊表示,即使交易所非常注重安全,但世界上不存在絕對意義上100%的安全,各種不可抗力因素都可能導致各種損失,交易所只能承諾盡一切可能確保用戶的安全

各大交易所自身難保,更別提怎麼平息投資者的恐慌。缺乏安全保障的中心化數字貨幣交易所,想僅憑藉平臺自律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交易所的安全隱患和接觸投資者的顧慮的。

面對交易所的安全問題,設立相應的保險機制似乎成了最可靠的方式。目前許多交易所都在設計相應的保險機制,作為對客戶的額外保護。

鏈研所瞭解到,BITQQ交易所將會為用戶設立賬戶保險機制。在白皮書闡述如下:雖然整個系統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冷錢包和熱錢包管理制度,確保數字資產的95%保存於離線冷錢包中,也就意味著每個賬戶的損失最多不超過該賬戶總資產的5%。我們還將會在Bitqqex.com上線之後成立賬戶保險理賠基金,把與平臺有關的衍生收入(例如數字資產P2P配資業務、期權、ETF、期貨等)的50%注入該基金,將用於被盜客戶的數字資產理賠,單個賬戶(需實名認證賬戶)理賠上限暫定為50萬USDT。

對此,BITQQ交易所聯合創始人唐友俊解釋道,設立賬戶保險機制,將從技術上解決了數字資產99.99%的安全問題,從制度上解決了不可預料的偶然性問題。

數字資產世界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黑客如獵人般潛伏在森林中,如果它發現獵物,必定會發動攻擊。無論是交易所還是數字錢包,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小心翼翼控制風險,盡最大努力保障用戶安全。

區塊鏈的安全之戰,說白了就是一場技術的博弈。建立再完美的安全防範系統,也可能會有技高一籌的技術極客可以破解。既然風險難以規避,如若有交易所設立資產保障機制,願意為用戶損失買單,無疑是給廣大用戶吃上了一顆定心丸。

現今各方交易所被盜信息頻發,你還敢隨隨便便就把資產放在在一家毫無安全意識,沒有安全保障的交易所那裡嗎?託管前,不如先了解下交易所的安全協議和保險機制,再做定論吧!

鏈研所上週文章曾指出,更安全,是下一代交易所的核心特徵之一。圍繞用戶數字資產安全展開的這場戰役,已悄然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