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測電子(300567):面板檢測設備領先者,半導體業務拓展可期

精測電子(300567):面板檢測設備領先者,半導體業務拓展可期

公司為國產面板檢測設備領先者,依託本土優勢承接面板產能向大陸轉移紅利。

1、面板產能向大陸轉移,OLED接力擴產

2、面板檢測設領先者,大力拓展半導體檢測設備

3、海外企業占主導地位,國產品牌加速滲透

1 面板產能向大陸轉移,OLED接力擴產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區別在於不用液晶和背光板,而是利用一層有機發光材料薄膜通電即實現發光,通過控制紅綠藍OLED子像素的亮度發出不同顏色的光。OLED相對具有更輕薄、亮度高、功耗低、響應快、清晰度高、柔性好、發光效率高優勢,滿足新一代顯示需求,缺陷為長時間通電高能激發導致更容易發生衰變和老化使用壽命較短、出現閃屏等問題。根據驅動方式不同,分為PMOLED(被動式)和AMOLED(主動式)。

預計到2024年AMOLED滲透率將超過40%。根據HIS預計,2019年全球面板企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356億美元,其中AMOLED佔比31%,到2024年全球面板企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455億美元,AMOLED佔比超過40%。

中國地區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深天馬等國產面板廠商成為LCD和OLED新一輪擴產的主力,帶動產業鏈設備公司的訂單增長。2019年,京東方在LCD領域開始超過LGDisplay,成為全球第一。檢測設備是國產化面板設備中佔比最高的品種。國內顯示面板設備中國產化率約25%,主要集中在檢測(佔34.9%)、搬運(佔24.2%)、信息系統(佔11.4%)、清洗(佔8.6%)等領域,相關公司如精測電子、聯得裝備、大族激光、北方華創、華興源創等。

精測電子(300567):面板檢測設備領先者,半導體業務拓展可期


從面板檢測到半導體檢測轉型,機遇與風險並存。全球面板檢測設備每年的市場規模在200億元左右,半導體前、後道檢測設備市場規模合計接近900億元,其中前道檢測500億元,後道檢測392億元。無論是前道檢測還是後道檢測,都是面板檢測規模的2倍以上。LCD領域密集的擴產將在2019年以後逐漸減緩,OLED擴產支撐顯示面板檢測企業享受2~3年左右增長的紅利,面板檢測企業需要為3年以後的增長動力做前瞻佈局,半導體檢測領域是比較好的切入點。全球前道和後道檢測95%以上市場依然被日本和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所壟斷。國內前道檢測企業有上海睿勵和精測電子,後道檢測企業有長川科技和精測電子。精測電子是國內對半導體前道和後道佈局較為完整的企業之一。

2 面板檢測設領先者,大力拓展半導體檢測設備

精測電子創立於2006年4月,國內平板顯示測試領域領先,產品包括模組檢測系統、面板檢測系統、OLED檢測系統、AOI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主要客戶包括京東方、三星、夏普、華星光電、中電熊貓、富士康、友達光電等。公司前五大客戶佔比超過80%。近四年,第一大客戶(京東方)銷售佔比分別為35%、53%、61%、32%。

過去六年收入複合增速58%,淨利潤複合增速42%。2013~2018年,公司收入從1.4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3.9億元,複合增速58%;同期歸母淨利潤從0.5億元增長到2.89億元,複合增速42%。到2018年,公司AOI光學檢測系統、模組檢測系統、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OLED檢測系統收入佔比分別為40%、21%、19%和16%。

精測電子(300567):面板檢測設備領先者,半導體業務拓展可期


3 海外企業占主導地位,國產品牌加速滲透

國際環境日益複雜,OLED上游關鍵材料和關鍵設備的進口難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內面板廠商擴產的步伐,但是國產OLED擴產計劃持續推進。繼去年京東方成都6代AMOLED線投產後,京東方綿陽6代AMOLED線於2019年7月份一期投產,每月可供應300萬個6.47英寸的手機屏。預計重慶和福州B12、B15線將分別為2020年和2021年投產。華星光電T4線預計在2020年投產。深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等面板廠商均有產線在2021年投產計劃,儘管面臨困難,國產OLED擴產進程穩步推進。

檢測設備是國產顯示面板產業鏈國產化進展最快的環節之一。精測電子通過收購宏瀨光電和臺灣光達,引進消化了AOI等檢測技術,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即使如此,目前70%以上的面板檢測設備依然依賴進口。公司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佈局優勢在於,面板檢測設備的積累,武漢地區貼近長江存儲的天然區位優勢,外延併購後技術消化能力以及大基金的扶持。

【估值與盈利預期】

預測公司2019-20年EPS1.4,1.8元(國金證券)。


智盈1元

http://emhg.emoney.cn/findstock/Home/CofirmOrder/buy.html?proid=ymcpszy&id=392&count=1&openid=&uid=&utype=020401&lecturer=&ordersource=&weixinid=3


分享到:


相關文章: